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烧钱这件事 特斯拉扛了15年 那么蔚来、威马和拜腾的极限是多久

来源:汽场
作者:清宵
2018-06

 

刚从世界杯揭幕战的刺激中缓过神来,我的目光便落到特斯拉裁员这件事了。

 

美国时间6月12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通过电子邮件向全体员工宣布,特斯拉正在经历彻底的重组,管理架构要实现扁平化,决定裁掉大约9%的员工。

 

利润并不是我们工作的驱动力,但是我们还是要盈利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特斯拉有4.6万员工,按9%的比例计算,本次裁员将涉及4100多人。特斯拉如此大规模裁员,与其说是要彻底重组,倒不如直接点明是想缩减开支、缓解财务危机。

 

根据特斯拉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财报,特斯拉汽车一季度净亏损7.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3.97亿美元的净亏损,增加了近98%,这比特斯拉2016年一年的亏损还要多(特斯拉2016年亏损6.75亿美元)。

 

 

实际上,自2003年7月成立至今,将近15年来,特斯拉还没有一年能实现盈利。这在埃隆·马斯克给员工的邮件中也有所提及,“在过去将近15年中,特斯拉没有任何一年实现了盈利,很显然,利润并不是我们工作的驱动力。我们的驱动力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方面转化的愿景,但是如果我们不实现盈利,我们将永远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由此可见,连续15年亏损的特斯拉,大规模裁员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盈利。可以说,巨大的财务危机面前,特斯拉迫切需要通过盈利给投资者带来信心,从而获得更多资本的支持。

 

而彭博社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彭博社消息,特斯拉的现金流已经连续5个季度为负,并且还在以每分钟6500美元的速度烧钱,如果今年年内得不到额外融资,将很难撑到2019年。同时也有分析机构指出,假如特斯拉半年内无法融到资金,就不得不面对可能破产的风险。

 

作为电动车行业标杆企业,特斯拉算得上是造车新势力里比较成功的了。但在十五年这个节点上,始终无法盈利带来的财务危机,还是把特斯拉送上了破产的风口。如今的大规模裁员,或许可以暂时缓解特斯拉的财政压力,但若产能不足这个致命伤得不到根治,破产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长悬于特斯拉之顶。

 

忙着圈钱的拜腾 是不是也得考虑下盈利的事

 

大洋彼岸,特斯拉大规模裁员,步履维艰。大洋此岸,造车新势力拜腾却风光无限。

 

 

最近,拜腾汽车,先是获得一汽、宁德时代入股投资,频上头条,引得其他新势力羡慕嫉妒恨,接着又发布全新概念车K-Byte Concept,靠着超大中控屏、L4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酷炫配置,赚得无数眼球。

 

志得意满,用这个词形容现在的拜腾,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别忘了,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如今的拜腾表面虽是风光,背后却是问题重重。稍不留神,就将被打回原形。

 

首先是资本。造车是一个很烧钱的活儿,何小鹏对此是深有感受,他曾说过,“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而目前的拜腾,两轮融资,一共才获得7.4亿美金,距离100亿都有距离,更别说是小鹏汽车觉得不够花的200亿了。可以说,想造车,拜腾的资金缺口还大着呢。

 

然后是量产。目前的拜腾汽车尚且停留在概念阶段,所有的美好都是PPT勾勒出来的。从概念到量产,按照拜腾的计划,至少还要两年。也就是说,直到2020年,拜腾首款量产车才能与消费者见面。且不说这两年,造车市场会不会有什么新变化,连汽车生产资质都没有,拜腾凭什么让消费者等两年?

 

最后看盈利。造车想要盈利,就得量产,就得有销量。先不说拜腾的概念车能不能量产,也不说量产后有没有市场。假设拜腾有大量订单,没有生产资质,也没有制造工厂,拜腾靠什么交付车辆?退一步说,可以走一汽的工厂代生产,但受制于人,拜腾拿什么保证产能?没有产能保证,拜腾靠什么实现销量?没有销量,拜腾拿什么盈利?没有盈利,投资人凭什么继续支持拜腾?

 

联想到大洋彼岸特斯拉的大裁员,根本原因就在无法盈利这件事上。所以,别看拜腾目前风光,到了谈盈利的时候,少不了“头疼”。

 

留给造车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众所周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收益。造车新势力能获得大量资本关注,无非是因为走在了新能源和智能出行的发展方向上,投资人觉得有利可图。所以说,盈利这个事儿,不只是特斯拉、拜腾要面对的,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无法逃避。

 

我们把目光放到走在融资前头的蔚来和威马。

 

 

2014年成立的蔚来汽车,经过5轮融资,拿到了146亿多元,并且在去年上市了量产车型ES8,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算是冲在最前面的。按照蔚来此前公布的计划表,到2020年要开始盈利,2021年则盈利161亿元。

 

但目前来看,量产这一关,蔚来便困难重重。今年5月31日,蔚来一拖再拖的10台首批交付车才勉强完成,而交付对象,无一例外,都是蔚来内部员工,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加上早前媒体走访蔚来代工厂,现场毫无量产迹象,公众对于蔚来的交车承诺充满质疑。这种情况下,蔚来要在2020年实现盈利,基本是天方夜谭。

 

比蔚来汽车晚一年成立的威马汽车,也没靠谱到哪里去。

 

 

今年4月,威马EX5上市,补贴后9.9-21.63万元的售价,让媒体直呼平民。沈晖直言这一价格来自威马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时,也透露威马的阶段销售目标是10万辆,他还表示,10万台仅仅是生存线。

 

从媒体曝光的威马订单来看,虽然达到了1.3万人,但离沈晖的10万台生存线还有很大距离。更为可怕的是,受谷神电池的负面影响,威马首款车型 EX5陷入“退订风波”,目前到底还有多少订单,无从得知。

 

尚未量产交付,便遭遇“退订风波”, 把10万台定位生存线的威马,显然离盈利还很远。

 

其实,一定时间内,造车就是烧钱,根本没法盈利,这个道理投资人都懂的。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个一定时间是多久?三年、五年?还是十年、二十年?

 

从特斯拉大规模裁员来看,强大如斯,投资人的忍耐极限也不过15年。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比特斯拉,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大大不如,这个忍耐极限肯定是要大大打折扣的。

 

现在看来,无论是走在前面的蔚来、威马,还是最近风光无限的拜腾,距离盈利,都还很远。如果说国内投资人的忍耐极限是五到十年,那留给造车新势力们的时间,真没多少了。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