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进化与共生,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朝圣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的一丝暖意和继续奋斗者的一个行动指南。
编者按
4年前,也就是2015年1月初,刚刚履新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一年的郑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北汽新能源价值链伙伴大会。会上,公司提出了到2020年力争实现整车销售20万辆以上,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5.8万辆,同比增长53%,连续6年稳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接下来的2年时间,它要完成20万辆的既定目标,看起来是非常容易,但因为补贴政策的退坡,又导致了一丝不确定性。
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否定了这种不确定性。他在1月27日在昆明举行的新款产品EX5发布会后的“卫蓝之夜“记者会上说:“失败肯定不存在的,没有补贴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综合的供应链体系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运作能力。EX5,北汽新能源已经做到了大幅度退补贴预期下的产品定价。这个价格就是我们今年基于对国家补贴政策调整之后的预期而制定的价格。”
郑刚进一步表示,3年之后,新能源汽车就能够真正做到在补贴之后仍然能够跟传统燃油车竞争,即成本比燃油车高20%到25%也能够争取到传统燃油车的用户向新能源汽车靠拢,这考验的是产业链低成本能力、运用新技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能力和深刻理解用户痛点及提高用户体验的能力。“过去几年的努力,没有一天不是在向这三件事靠拢。”
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连庆锋认为,北汽新能源拥有的三个红利——制度红利、管理红利、资本的红利,都助力企业能力向上。他说:“我们是国有企业的属性,但好像没有企业有像我们这样的拼法,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企业的独特性。北汽新能源作为北汽集团独立运作的板块,这几年围绕着机制上的突破做了大量布局。”
北汽新能源的产品销售结构也体现了这家公司的战略布局。2018年,它实现A0级以上产品销售在总销量中占比达到了42%,比前一年高了21%。而且,A级以上产品占比达到了20.3%,同比增幅达到113%。2019年的目标A0级以上产品要占到50%到60%,其中A级以上产品要达到35%。
郑刚认为,过去行业或媒体普遍对北汽新能源有一种误解,总认为他们只有A0级以下的小车,或者只会干A0级以下的小车,EC系列卖得好就说北汽新能源产品低端化,企业不行。其实,“这是一个公司的战略选择,不是行不行的问题,是我干不干的问题”。
2015年年初的价值链伙伴大会上,北汽新能源第一次提出来企业和市场的战略目标,提出要“做中国电动车行业的福特“,郑刚希望“将电动汽车拉下神坛,不是富人、有钱人的玩具”,响应国家的环境战略、能源战略,给自己定位就是要生产大众化的电动车,所以选择了市场容量最大的细分市场来进入。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呈现金字塔形状,如今消费升级逐渐向棒槌型形状转化,北汽新能源过去是A00级市场第一,现在向A0级发展也已经连续6个月第一。再过一年到两年,A+级,B级以上市场容量将提升8%到10%的空间,这时候北汽新能源ARCFOX的N60和N61产品就接着跟上。郑刚说:“这就是战略的选择,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看市场成长区间如何。一个企业最大的成功就是战略的成功。”
1月28日上午,云南昆明,2019年北汽新能源价值链伙伴大会召开的第二天,身为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的郑刚以《进化 共生 领先》为题,进行了长达30分钟的激情演讲。
在这个长篇演讲中,他全面回顾了自己领导北汽新能源5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经历的风风雨雨。这可以看做是对北汽新能源能够取得当下成绩的一个说明,更是对这家2018年刚刚上市的国内A股第一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未来的一个预告。
郑刚说:“从2014年到今天,我们用5年,打造了一个行业的奇迹。不过相比IBM、丰田这样伟大的企业,我们的路还很长。但这个行业从不缺少心怀梦想并脚踏实地的变革者。即便冬天来临,我们也在心中相信春天不会太远。”
《汽车商业评论》特意在此刊出演讲全文,他所提供的不只是北汽新能源成立9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以来的所作所为,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的一丝暖意和继续奋斗者的一个行动指南。
进化
时间过得真快,想想第一次跟大家在价值链伙伴大会见面,至今已经4年了。有句话说得好,人们通常会高估一年内的变化,而低估5年的改变。
今天再次站在这里,我感到非常的熟悉和亲切,因为我又看到了这么多年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众多老面孔和老朋友。我们今天在春城昆明召开这次产业链变革者的聚会,就是希望在寒冬中带给各位一丝暖意。
昨天晚上,和大家一起参加“卫蓝之夜",北汽新能源2019年度荣誉盛典。一部螺旋式进化共生的“史诗电影”让我热泪盈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小朋友们合唱的《蜗牛》,以初心致敬创新、以匠心探索未来。卫蓝追梦人,虽背负重责,但永远砥砺前行,一步一步往上爬。
让我的思绪回到2015年1月的全球价值链伙伴大会……
那一年我们正式提出“要做变革者”这一主题,当时有人问:变革代表了什么?我心里的答案是,主动走出舒适区,进入自我进化,自我挑战!
那一年,于德翔带着特锐德,决定杀入充电桩领域;贾跃亭刚刚回国提出“超级汽车计划”;李斌还在等待着他的A轮融资,蔚来还叫作“NEXT EV”——当他和第一批创业伙伴决心打造一款纯电动超级跑车时,听起来还像一种“近乎疯狂”的做法。
那时我来到新能源公司刚刚一年,但我们这些被命运击中的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进化论”。
随后,沈海寅离开360,决心进入新能源汽车的蓝海;戴雷离开了老东家英菲尼迪,和毕福康共同创立了一个叫做FMC的品牌。今天,这个公司以BYTON拜腾的名字被我们所熟知。
那年,我们布局了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投产了第一个京外基地,嗅到了消费升级的苗头,发布了一个高端品牌与超级跑车Arcfox。
2017年的我们,见证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见证了生产牌照批量下发,见证了资本和地方政府高涨的热情。同时,也经历了产品定义和品牌定义的痛苦探索,经历了供应链的艰难整合,经历了人才、资本和管理的多重挑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后,有的创业者按时交出了作业,有些黯然离场。
而北汽新能源则开始布局全球研发中心,将总部搬迁至中国蓝谷,从一款爆品的销售,荣登全球销量榜榜首开始,开启了“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全新篇章。
而2018年的我们,交上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2018年,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太多的意义,北汽新能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式开始了以产品向上和品牌向上为核心的“双向上”战略,为2025年实现“全面进化”的宏伟目标吹响了冲锋号。
技术方面,2018年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名列行业前茅!
全年在研的技术开发和预研项目共27个,参与国家科技项目14项,自主研发动力系统表现优异,连续三次在“中国心”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中脱颖而出。
其中EMD3.0超级电控技术、PEU一体化动力总成等三电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18年新能源领域公开专利数量,北汽新能源以548件的专利公开数量位列第三,是新能源整车企业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