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弯道超车成空谈
又到一年放榜日,几家欢喜几家愁!
每一年,全国乘联会公布全年销量数据时,笔者的心里大概都是这句话!2021依旧是这样,但也不完全是。
虽然国内车市有小幅回暖,但整体销量依旧可以用凄惨来形容,相比2019年的2069.8万辆有着明显退步!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是一枝独秀!2021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全年累计销量达到298.9万辆,相比2020年呈现几何式增长,这背后新势力汽车品牌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斯拉一家独大
笔者丝毫不怀疑埃隆·马斯克最近做梦都能笑醒,全球年销量近百万的特斯拉至少可以让马斯克离梦想的宇宙又近了一步,也可以让他不再觉得特斯拉的股价虚高。
现在的新势力虽发展迅速,但销量始终与特斯拉有着不小的差距!即使是“蔚小理”去年的交付量之和也仅为280075辆。几年前,这也就是一个品牌活下去需要的体量。如果单看某个自主新势力品牌,与特斯拉的差距会进一步放大,甚至已经处于不同量级。
有大卖的自主纯电动车型吗?有,宏光MINIEV。宏光MINIEV的销量算得上出众,可是过低的售价限制了它的发展和成就。“双积分”政策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让它带来不错的利润,可政策会改,补贴会变,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特斯拉在2022年还将带来更能代表品牌尖端科技的产品全新Model S、Model X,即使过高的售价注定其销量无法达到Model 3、Model Y的高度,但要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却并不难。
另外,特斯拉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遇见问题也总能发现不一样的解决办法!就拿“缺芯”这事举例,拥有超强自研能力的特斯拉拥有更高的效率。在自主新势力还在炫耀自己全面把控供应链时,特斯拉只是默默的表示供应商有的我可以采购,当它供应不过来,我还可以自己造,又领先了一大步。
其实自主新能源要面临的对手远不止是特斯拉,自主的新能源之路还将面临“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等限制取消”的冲击,外资车企在解决了外资股比问题之后可能会放“大招”。
尽管自主新势力品牌发展的势头十分猛烈,传统自主车企也在积极地布局新能源市场,但事实依旧是特斯拉无人可挡。笔者期待看到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更多的是被自主车企所瓜分,但也不得不认清自主品牌未来的路荆棘密布。
补贴缩水,政策收紧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无疑是市场的一枚重磅炸弹,补贴退坡比例将近30%,这无疑将增加消费者的购车成本。现在我们买到的新能源车都是补贴后售价,所以相对来说会比正常售价便宜一些。
其次是税费,新能源车基本上都享受免购置税补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买到的新能源车在享受补贴售价之后,基本是没有任何税费,买了保险就能开车上路,这也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成本。一旦取消相关税费优惠政策,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时势必将付出更多的成本。
最后就是相对更容易获取的绿牌,在许多有限行政策的一线城市,一张本地车牌让许多人爱而不得。以上海为例,一张普通车牌的价格在9万元左右,且还不一定能够买到,这种时候,一张要求更低的绿牌就成了许多人的不二之选,这也是许多新能源车热销的一大重要因素。如果2023年直接取消了免费绿牌的政策,那对于当地新能源车市场无疑是致命的。
怎样在这种现状下活下去,成为多数以新能源为主的车企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更多市场等待拓展
以上海为例,2022年新能源小客车上牌量共为243141辆,占到全市全年汽车销量的39%,约为全国新能源车销量的8.1%,这仅是上海这样一座限行城市。目前来看,新能源车的主力消费区域还是这些一线限行城市。
那一线限行城市真的是最适合新能源车的区域吗?笔者认为并不是。一般一线限行大城市基本是车多车位少,车位供应问题将是一大难事。
如果你跟笔者一样生活在上海这种城市,燃油车占据公共充电车位的事应该是屡见不鲜,实际不是燃油车车主想这么干,而是车位缺少导致的无奈之举。当然,这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同样不公。再加上大城市的私人车位一般都伴随着高昂的售价,许多消费者并不能负担这样一的开支,那就只能选择公共充电桩,那对于公共充电桩的建设也将形成压力。
相对来说,二线城市以及更往下的区域会有更丰富的车位资源,再加上更丰富的家庭充电桩,实际使用效果很可能胜于一线限行城市。这种例子其实在笔者的农村老家能深刻感受到,满大街的宏光MINIEV带给用户的是极佳的体验。晚上在家庭充电桩充电,满电后基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虽公共充电桩分布没有那么密集,偶尔去一次,也能随去随充。这才是新能源车最大的用武之地。
然而,这些地区除了宏光MINIEV这种低端产品外,基本没有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中高端产品的踪迹。
并不是这些区域的消费水平不够,而是大家都专注于在限行一线城市进行销售,短期内能看到量在明显提升。一旦绿牌没那么容易获得,那新能源车很可能在一夜之间回到谷底!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这些没有限行城市的地区可看作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在这些地区做好电动汽车的宣传、充电桩的布局或许才是山那边的新天地。
写在最后
毫不客气地说,目前许多国内自主新势力品牌依旧在靠资本活着,或许它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但也没有那么丰田、大众那么安稳。
笔者认为,想要真正在这个刺刀见红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市场份额才是硬道理。面对政策变化,2022年大概率将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陡增的一年,是自主品牌将特斯拉拉下马最关键的一年。自主品牌们,即使前路坎坷,也要全力以赴,别让“弯道超车”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