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艰难,经销商维权事件愈演愈烈,力帆遭30家经销商“讨薪”
汽车圈的维权事件,以往常常发生在消费者对于购买的车辆出现质量问题,在解决无望的情况下,针对经销商做出的过激反应。但是伴随着车市由曾经的“增量发展”转向“存量竞争”时代,维权事件的主角双方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曾经牛气哄哄的经销商,从以前的被投诉方,演变成了维权事件的受害者,借用政经热词——“新常态”来形容,大概也可以称之为“维权新常态”吧?
从去年至今,经销商维权事件层出不绝,愈演愈烈,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全都深陷其中。仅在过去的4月份,网络上就爆出了两起“重大案件”。近百名幻速经销商在与北汽银翔沟通不利的情况下,选择集体北上进京,向北汽集团这个名义上的单一最大股东进行维权。几十名观致经销商,与宝能管理层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他们选择了在上海车展这个万众瞩目的地点与时间“搞事情”,希望引起宝能的关注,以便能够妥善解决当下生存问题。
进入5月份,此类维权事件依然在不断发生,最近媒体又报道出,5月5日,30多家力帆汽车经销商,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身着“力帆还钱”的T恤,向力帆维权。据了解,这是他们一个多月来的第四次维权。
力帆经销商与力帆汽车的矛盾爆发早已埋下伏笔,力帆汽车这几年销量的大幅暴跌以及品牌知名度的骤降,注定无法兑现之前对于经销商的承诺。乘联会数据显示,2018年力帆汽车迎来暗黑时刻,全年销量仅5.8万辆,同比下滑47%。市场全面瓦解,一方面是力帆长期以来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在售车型普遍换代周期长,技术老旧,新上市车型在颜值、做工、配置等方面已经跟不上主流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其对于品牌层面的广宣几乎没有,在汽车这个爆品不断的行业,即使那些头部车企也要加大宣传或是促销力度,抢占传播资源,以赢得用户更多关注的情况下,何况力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车企。
对于力帆经销商而言,一方面之前被强制压库的车辆不能在短期内消化完毕,另一方面很可能占据利润大头的销量返利没有按时兑现,如若硬要关门退网,之前投入的几百万建店成本将注定无法挽回,想要转手店面,眼下车市如此狼藉,对于这种重资产的项目,谁也没有胆量敢在这时候勇敢接盘。
所以,此次力帆经销商维权事件,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力帆汽车原价回收老旧代售车型;将DMS账户中返利部分退还经销商;落实对前期力帆汽车承诺于经销商的广告宣传等政策;将经销商的入网、建店保证金退还;对经销商非正常经营性亏损予以补偿;妥善处理欲退网经销商的售后问题。
而对于力帆汽车而言,这两年已成为命运转折的起点,但是这个起点并不是向好发展,而是滑向深渊。2018年,力帆汽车年报显示,营业总收入110亿元,同期减少12%,净利润2.5亿元,但是扣非净利润亏损2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减少990%。2019年一季度,同样是不容乐观,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下滑31%,净利润亏损9720万元。
当下,力帆汽车步履维艰,面临着再次转型的窘境,去年与造车新势力各取所需,李想旗下的车和家急需一块新能源车型的生产资质,力帆十几年前拿下的两张牌照,此刻成了救命稻草。用其中的一块牌照卖出了6.5亿元,对于双方而言,这似乎是件双赢的事情,但对于苦苦支撑的力帆而言,这点钱也是杯水车薪。
其实,力帆汽车作为重庆摩帮的典型代表,在90年代依靠摩托车的市场红利攫取了第一桶金,伴随甲A联赛,力帆雄起的呼声,振臂一呼,响彻云天,在10年前,成功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精准地切入到乘用车市场,成为当时重庆车坛的一颗新星,也曾是摩帮转型的一面旗帜。
可以想象,从之前制造一辆几千元的摩托车,到制造几万元的汽车,利润也随之大增。高光时刻,力帆年销量也曾好几年销量达到15万规模,这个成绩虽说不是特别耀眼,但是却也勉强维持生计。车市本身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这里,如若你不是野心家,注定无法长期立足。看一下同为民企的吉利与长城,10年前他们的销量也是毫无亮点,但10年过程中他们快速发展,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长城聚焦SUV,奉行“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之策,江湖地位越来越巩固。
80岁的尹明善,或许是宝刀已老,曾经在摩托行业呼风唤雨的他,面对着汽车这个异常激烈的竞技场,已经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和判断。抱残守缺肯定行不通,不思进取只能会越来越弱。车市是真正强者的舞台,如果摊上了个不争气的儿子,那的确是只能寄望于职业经理人,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贻误了时机,的确怪不得谁了。
眼下,车市淘汰赛狼烟四起,经销商揭竿而起的维权事件同样会不断发生。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件,在当下的车市要想立足,除了拥有超强的产品力外,渠道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如若经销商对于主机厂丧失了信心,那么距离死期也已经不远了。而30家力帆经销商的维权事件,只是当下车市衰败的一个缩影,此时此刻,主机厂与经销商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哪一方都不能倒下,否则对于品牌必定是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