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品牌沉思录:最能打,还得硬功夫
同样遇冷,不是所有品牌都能打破僵局
2019年末,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收紧,行业整体环境遇冷,新能源消费逐渐回归理性,尽管由于前期技术的先行先试和产品的不断完善,各大新能源品牌都推出了自家的诚意之作,但新能源车销量断崖式下滑已成定局。
根据中汽协销量数据,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万辆和9.5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6.9%和43.7%;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3万辆和10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
大浪淘沙。飘在天上的“大趋势”,极有可能面临“硬着陆”。想要产品继续叫座,企业返场盈利,转型升级不可避免。然而谈何容易,政策“空窗期”带来的变数,即使延续到明年下半年也未可知,如此持久的僵局,并不是谁都能轻易打破。
时势唤英雄。
本事说话,不是所有三电都是真功夫
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是三电,这个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电机电控、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几乎每一个字都在考验资本的嗅觉敏锐度。尤其是电池技术,眼下除了选择国际大厂,几乎无解。新能源销量常青树的北汽新能源,就在月初一口气签下了宁德时代和SK两家大厂,一个是签署战略框架,一个是合资建厂投产,手笔不可谓不大气。
其实,早在今年9月,北汽新能源就已经与宁德时代携手共同推出了全球首款无模组动力电池包,较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电池包,整体利用率将提高15%-20%,生产效率也将提升50%。
左手市场,右手技术,让北汽新能源在行业内占尽了先机,广州车展上市的中级纯电旗舰BEIJING EU7,几乎可以称作是2019年新能源车市的“收官之作”:同样的尺寸,续航更强;同样的续航,尺寸更大。
电池技术有了突破,就时下热门的换电题材而言,痛点有望迎刃而解。日前,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同意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2.57亿元现金对北京奥动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投资金额为257,142,857.00元。新能源汽车销量名列前茅的北汽,再一次对换电业务作出大手笔投资。
目前主流的换电技术包括模块分箱和底盘换电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东风,众泰等品牌采用;而北汽、蔚来等品牌主要采用后者。分箱换电还可以选择人工或者半自动或者全自动换电模式,投资强度要求不高;而底盘换电则只能全自动换电,因此它在实际推广层面上,资金要求更高,但模式成熟之后,无疑更具影响力。
可以说,慷慨的投资,需要对“真功夫”的执念。
资本市场,不历严寒酷暑不足以谈人生
即便功夫至此,北汽蓝谷也难逃“断崖”厄运。
12月9日的11月产销快报显示,北汽新能源销量7005辆,去年同期销量18732辆,同比下滑幅度显著;1-11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113988辆,同比下滑11.20%。
严寒中瑟瑟发抖的,又何止一个北汽蓝谷?11月,“领跌”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1.12万辆,环比下滑10.72%,同比下滑62.69%。江淮、福田的新能源车型销量也处于不同程度的下滑之中。
若要维持“体温”,“造血”显然是唯一途径。为进一步占领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北汽新能源制定了“产品向上、品牌向上”战略,联合麦格纳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同打造全新ARCFOX品牌及产品,以积极布局,应对市场的竞争风暴。与此同时,中高端产品在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中占比业已达到80%以上。
不过,与其他企业产品条线分散布局相比,北汽似乎更擅长专注于打造某一款产品。以北汽的EU系列为例,前11月该车型的累计销量接近10万辆,几乎占北汽新能源整体销量的80%。由此可见,牢牢抓紧一两款走量车型,同样能带来较为可观的市场表现。
工业产品理应如此。不管是现有产品压缩成本,还是未来技术研发投入,销量,才是王道。市场占有率,恰恰是北汽的基本盘,市场占有率更高,走量车型不仅定价更实惠,产品维护成本也会摊平。
不仅如此,销量的稳定,还能保证北汽能够优先、可控地获得一流供应商,尤其是电池供应商的鼎力支持,事实上也是如此:同样的价格,北汽拥有更长的纯电续航和更全面的产品表现;而同类产品当中,仅有北汽的价格最为亲民。
目前,北汽EU系列以绝对优势领跑新能源车型榜单,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90,404辆,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冠,再次成为了一个大概率事件。
所以说,补贴退坡也好,行业严冬也罢,一边牵手SK,一边牵手宁德时代的北汽,造血能力不可谓不强劲。
拳头产品,不够务实徒增销量也枉然
在同级别车型当中,EU系列的产品优势不仅让它变得“最能打”,更是树立了全新的行业标杆。
上市已有2个月的EU7车型,搭载最大功率为160kW(218Ps),峰值扭矩为300N·m的永磁同步电机,官方公布0-100km/h加速时间为8.4秒;采用的仍然是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锂电池,容量为60.225kWh,NEDC续航里程451km,成绩傲人;前后独立悬架,整体调教偏舒适取向,经过缓和的起伏路面时车身较稳,细碎震动的过滤也相对干净,整车品质方面,具有相当水平的完成度。
尤其在乘坐的舒适性方面,以EU7目前的表现来看,不仅力压同级别新能源车,而且早已不输燃油车。动力响应丝般顺滑,自然是电动车的传统强项,除此之外横向比对,2785mm的轴距已经超过速腾,并接近天籁,加之超出预期的坐垫舒适度、充裕的腿部空间、基本纯平的后排中央地台,使其更能轻松胜任新能源中级车旗舰的定位。可以说,不论是专车,还是公务用车,EU7在更多场景逐渐替代同级别燃油车型,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可行性。
续航给力、空间主流、乘坐舒适,相当一部分的新能源共性问题在这款车上已经解决。而EU7身上的闪光点,让我们看到曾经的北汽新能源,如今正在变得务实和接地气,把有限的成本,花在了实实在在的功能性上面。
其实,市场回温与否已不重要,乱军之中,想要能打,只有花拳绣腿是顶不住的,还得硬桥硬马的真功夫。有了业界大佬深度背书盯住产品,有了拳头产品绝对优势盯住销量,无论是谁,行业龙头地位都将一时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