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怒一个大学生方程式队员
不一而足的各种“专业意见”出自所谓行业公知和专家人物之口,着实令人伤感。
更多内容
详见2019年9月15日出版的
《汽车商业评论》杂志
几年前,某著名车评人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提出过批评,从质疑赛车安装的发动机成本过高开始,最后拔到了关于国家高等教育经费如何更有效使用的高度。这个话题最近在某大型知识平台上又被引向了更有趣的方向——如何激怒一个大学生方程式队员?
包括很多参与过大学生方程式的学生在内,大家做出了许多五花八门的假设回答。比如问整个赛车中自制零部件的比例,或者拿赛车设计制作的耗资与商品车价格相比,或者问买零件再组装也就几天的事儿,却为何要花好几个月?为什么像个卡丁车但却这么肥硕臃肿……各种答案的数量相当可观,可见队员们遇到过很多对于工业产品开发非常不了解的人。
我们大多数人的确不知道产品开发中Prototype原型的概念,也不了解汉语“模范”一词与现代工业制造模具的紧密关联;我们往往认为开发设计就是坐在图板或屏幕前绘图,却不知道浩繁的试验验证标定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而且其耗时往往更要长出几十倍。
我们知道紫砂壶买来之后要经历热身降火滋润重生一系列工序之后方可开壶使用,但并不知道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匹配竟然要耗时数年、耗资数亿元之久;我们可以理解万吨水压机和水库大坝这种大家伙的巨大投资,但却难以接受一粒药丸、一颗芯片背后十亿百亿美元的开发成本。
公众如此,无可厚非。毕竟我们真正的工业化时期其实很短,人们花了好几十年来熟悉自行车和半导体收音机,但对于数码家电、智能终端、人工智能、虚拟技术这些真正的高科技却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来适应,的确是太快了。即便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大众,对于真正大工业产品的开发也知之不多。
第一次雇佣来自欧洲某著名汽车设计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时,我就以为他来自汽车文化如此发达背景、又是在专业高校熏陶数年,应该具备更多基础优势,但实际上——关于汽车的专业知识和我们的应届毕业生差不多,仍然要在工作中真正学习和深入。这个例证让我对专业与大众之间壁垒和距离的尺度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但这位朴实的德国小伙子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对专业非常尊重,不论是自己的设计专业,还是开发工作中接触到的其他技术领域。一方面对自己的专业极为认真专注,而另一方面对别的专业不想当然、不妄议。时间久了之后,大家还是从这种素质感受到了来自汽车工业百余年先发优势国家的沉淀和厚重。
我们也有隔行如隔山的古训,但往往又对客串和随意跨界兴趣盎然。特别是对自己专业掌握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很容易凭借着天下万物道理相通的哲学自信而跨入别的专业指点评判。其实,露怯得狠——直接从结果入手的知识片段与经历过程而来的系统认知有着云泥之差,更别说经年累月的技艺训练、深广兼顾的繁杂积累带来的发散和无界,怎么是几句道理就能说得清楚。反倒是对自己专业真正精通的高人,就不大随便去别人领域指点江山了。一则是自己钻研的深了实在没有闲工夫,二则是越了解自己专业的高深,也越能类比出别人行当的不易。
前文所提激怒大学生方程式队员的方式中,还有一类变成了针对部分所谓专业人士的吐槽,例如急停开关放在左边不符合右手习惯会被扣分,车身形状会被目测认定空气动力学性能不好,座椅坐着舒适了居然会被认为有引发赛手困意之嫌……不一而足的各种“专业意见”出自所谓行业公知和专家人物之口,着实令人伤感。
他们源自上古时期的知识经验暴露了自己的冥顽不化,而以一般想当然化的常识否定专业校核的自信则彻底激怒了队员。这种情形也时常发生在职业设计师的工作场景中,尤其是在与汽车造型紧密相关的空气动力学领域。
笔者就遇到过不止一位在世界级大厂家工作多年的其他领域专家,中欧美韩全都有,会对造型设计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妄加评论。比如对前保险杠上的任何凹坑都表现出会把气流兜住的担忧、对任何缝隙都表达出风噪和啸叫的疑虑、对车轮开口面积太小刹车散热不足又放心不下……
实际上,他们完全不知道保时捷多款车型的前保迎风位置都有深达百余毫米且底部完全封闭的深坑造型,只为营造与进风口类似的深邃光影效果同时还遮挡后面零碎的部件,他们也不知道重要缝隙的两侧都有专业的阶差控制,所谓缝隙风噪完全是微乎其微;他们也不知道特殊区域的气流加以有效引导,可以变废为宝对整车空动性能产生好处。
而另一方面,虽然他们经常觉得自己的目测能力可以超越一台专业级的小型(不是微型)计算机狂算数天的模拟结果判断,但却又总是对尾灯侧部的微型扰流突起和走势不那么符合想象中的流线型的特殊后扰流板这类基本设计技巧表示完全不解。
至于如何帮助他们消除自己身上这种反差,有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就是像初学汽车设计的学生一样,去大街上好好看看那些每天都会看到、但其实从未真正看明白的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