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车祸,人进医院车没事?别再被骗了,钢板的厚度不能代表安全
相信不少朋友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那就是钢板越厚的车越安全,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长辈们,甚至会拿欧系,美系的车和日韩的车进行对比,以此来给某些车加上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这种说法是非常不靠谱的,实际上钢板的厚度跟车内人的安全性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决定车子安全的是汽车内部结构件的强度,比如我们常说的A、B柱,大家经常会看到车壳凹陷或者凸起,但应该很少见到结构件发生类似的情况吧?车子在发生碰撞或者翻车时,所受到的冲击力最终都会作用在这些结构件上,一旦这些结构件因为强度不够或者冲击力太大而受到损毁,不论你车子上的钢板再厚都将无济于事。下图中,深紫色为强度最高的结构件,黄色次之。
也许有朋友会问了,车身钢板在安全性方面就真的没用吗?答案当然是有的了,但不一定越厚,强度越高越好。在汽车安全设计上,有个词叫做溃缩吸能,它的大意就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指在车头到驾驶室之间,用不同强度,不同厚度的金属材料,从车头开始,设计成阶梯式的不同区域,碰撞发生时,最脆弱的车头部分先发生溃缩变形,其次是第二段,第三段,以此类推。这样可以为车内乘客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并有效减少车内人员因为惯性所负担的冲击力。当车辆受外力影响发生碰撞后突然减速时,乘客仍然在惯性下高速向前,巨大的惯性远远超出人类躯体的承受能力(这也是车祸出现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溃缩设计,就是用来为突然减速提供一定的缓冲,以降低乘客可能遭受到的最大损害,这也是除了安全带,安全气囊之后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现在在世界各国的汽车行业,溃缩吸能设计,已经成为了衡量一辆汽车安全与否的重要依据。
不难想象,既然需要利用钢板的溃缩来吸收动能冲击,那么强度太高太厚的钢板肯定就不适用了,硬碰硬的结果只能是,出了车祸人进医院,车子还好端端的没事。不过钢板也不能太薄,否则随便一些磕磕绊绊就把车壳弄坏了,修车费咱也吃不消啊。
最后,大家在挑选汽车时,千万不要被销售的那些钢板厚就安全的言论所忽悠了,科学理性的看待每一辆车的设计。毕竟,人的生命安全才是制造汽车时最先考虑的因素,不论是咱们消费者,还是那些汽车生产商都不敢忽视的。
(文/XZY)
(图片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