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凶猛来袭,自主品牌如何应战?
3月7日,特斯拉官方公布了旗下Model 3标准版车型的销售价格,换算成人民币仅需23.4万元。与此同时,特斯拉旗下的其他车型也全部下调了售价,消费者的购车门槛降低了不少。
随着特斯拉最低售价下探至自主品牌价格区间,自主品牌也最终迎来与特斯拉的正面交锋。不仅如此,2019年还有很多合资品牌也将投放新能源车型,这无疑让自主品牌的迎战范围进一步扩大。
▍特斯拉的入华围猎
特斯拉从入华伊始,其不菲的售价一直都让大多数消费者没能力入手。很多潜在购车人群非常中意特斯拉的产品特性以及驾驶感受,无奈囊中羞涩只能另购他车。特斯拉也并不是没有留意到此类问题,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特斯拉主动大幅度下调了官方售价。这一举动虽让不少新晋车主不买账,但客观上来看的确降低了购车门槛,能有效提升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
另外,特斯拉入华属于吸引外资的招牌项目,也是上海市政府的明星建设项目。特斯拉在华投产几乎获得了政策上的一片绿灯,马斯克更是从国开行和其他几个商业银行拿到了数目不菲的贷款。因此,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量产也得以在年内实现。不得不说特斯拉的效率还是相当高,从签订征地合同到整车落地仅用时一年多,这即便是全球一线燃油车大牌也很难做到。
综上,特斯拉明显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在未来可以预见——当国产化特斯拉上市后,其售价会因为没有关税和生产成本较低而再次下降。届时,最便宜的特斯拉车型可能仅需要不到20万的价格就能拿下。面对性价比更高、续航能力更强、品牌更硬气的特斯拉,消费者们会怎样选择就不必让车行哥多说了。
▍正视差距,自主品牌如何应战?
但令我们欣慰的是,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车型销量依旧喜人。不管是比亚迪这样的传统造车大户还是诸如蔚来、小鹏、车和家等造车新势力,它们的产品表现都在稳步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行业标准、评价体系、研发投入、技术储备、人才梯队及配套厂家等多方面的因素差异,导致了国内新能源车企与国外车企存在一定差距。
而这些差距最终在产品上表现出来。而随着补贴退坡,政策开始由保护转向开放自由竞争,自主品牌想要积极应战,就必须在大环境上做出改变。车行哥认为,自主品牌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彻底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特斯拉有超级充电站,但这位“异乡人”在国内耕耘时间不长,深度不够。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利用主场优势铺开自家的快速充电站,和国网电桩一起解决用户们的充电难问题。
其次,自主品牌还应该在技术研发和储备上更下力气,比如我们熟知的丰田汽车,其技术积累已经能够满足未来几十年内的造车需求。科技树培养得大一些从短期来看可能成本高昂。但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则是最节省成本和拉开与友商差距的方法。此外,配套企业的发展也不能忽视,只有配件可靠、性能稳定,整车厂的产品才能切实做到可靠耐用。
当然这些美好的愿景想要实现还需时日。只是特斯拉今年就会完成国产化,量产任务也将在年底落实、其他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也普遍将投放节点定在了2020年,留给自主品牌的窗口期并不宽裕。对于大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产品升级的能力还比较大,但对于小厂而言,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则很难做出革命性的变化。
▍补贴退坡后,自主或将迎来洗牌考研
自主新能源车、尤其是新成立的互联网车企,由于数量大同质化严重,在2019年将大概率面对行业洗牌。由于大部分外资品牌都将投放新能源车的时间节点定在2020年(预计补贴完全取消之年),留给自主品牌的窗口期也只剩下不到一年时间。面对即将而来的残酷竞争,已经量产交付的新能源车企或将兼并一些小品牌,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取暖。若不如此,最后面临的可能就是“出局”的尴尬局面。
这一点对新势力尤其致命——传统自主品牌还有燃油车和合资方拖着,大量的资金流可以反哺新能源事业部,但造车新势力们一旦销量没有上涨上来,分摊成本效应意义不大,利润率不高,最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而资方如果觉得压力过大则很有可能撤资。因此,行业洗牌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只有提前做好准备的品牌才会成为“活下来”的胜利者。
▍积极应战,自主品牌该从何入手?
由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限制、充电难、充电时间过长的特性,导致了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对纯电动车毫无兴趣。在原本就狭小的电动车购车人群中争抢客户,对于每个新能源车企都是重中之重。可话又说回来了,新能源车市场群体就那么大,车企们争破头赚到的钱能有燃油车企业多吗?因此,车行哥认为,新能源车企们想扩大市场份额,不妨从燃油车领域获取更多的客户。
这就要求新能源车企们必须把电动汽车的行驶体验,尤其是续航及充电体验提升至让人可以接受的水平。以目前续航里程最长的自主车型来看,也仅仅达到了主流家用燃油车的三分之二,然而过慢的充电时间和充电桩数量太少的问题,都阻碍了人们的购买热情。另外,电池损耗和冬季取暖夏季制冷的问题也不得不让人们三思而后行,新能源车所需要升级的地方还有很多。
国家逐渐减少直到完全停止对新能源车型的购车补贴,在政策意义上车行哥解读为国家希望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完全进入自由竞争模式。有特斯拉等一众外资企业倒逼,自主新能源汽车自然会为了生存下去而应战。提升产品力、保持售价优势都不算太难,再加上特斯拉的质量也不怎么样,自主品牌松松就能超越。综合比较下来,只要性价比够高,消费者们肯定愿意买单。
▍结语
新能源领域的变革与洗牌即将到来,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有的车企肯能会消失,有的车企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