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汽车记忆|刘经传:鲜为人知的产品规划(下)

来源:帮宁工作室
2019-02


汽车记忆|刘经传:鲜为人知的产品规划(下)

口述 | 刘经传

整理 | 葛帮宁

设计 | 杨 杨

采访 | 2018年5月26日上午 5月27日上午 5月27日下午

本文首发于《中国汽车报》

06.

破坏性试验

解放开始做生产准备。首先是调试零件,每调试出来一个,检查合格后再由苏联设计专家和工艺专家鉴定认可,每个零件都这么做。费思达在中国两年,我在他身边继续学习两年。

设计处要配合生产准备,对准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设计图纸上的问题要尽快解决。我记得调试的最早成品,是轮胎打气时中间那个气门芯,由金属品车间生产。零件调试出来后,我陪着苏联专家鉴定,检验合格后才能生产。后来就陆陆续续地,哪个车间建起来,就立刻调试生产。

解放牌自制率很高,当时中国技术较落后,有部分外协产品,大概占比30%。外协产品要在中国本土购买,具体选什么配套企业,要实地考察,这个工作量很大。两位苏联专家:一位费思塔,设计专家;一位卡其科夫(音译),工艺专家,他们也经常到全国考察外协件厂。

对外协产品规定很严,要符合技术条件,还要做试验,很多工厂都达不到。比如山东淄博电机厂,它做汽车电机,起初做得很差,苏联专家就指导他们怎么做。比如火花塞,当时火花塞非常粗陋,用土办法做出来,根本不能用。

还有刹车摩擦片。当时做得最好的是南京一家企业,用石棉裹着铜丝,然后用树脂压成片。而我们规定汽车上要用压制成型的石棉加树脂。苏联专家很仔细,虽然对专业厂不了解,但对技术熟悉,也知道配方,就让他们按要求做。

配件厂也很努力,说要为中国造汽车,那也是全力以赴支持,按照图纸要求和苏联专家提示做,后来就出来一批正规配套厂。

最早成功的是开关电器,零件不多。设计处有电器试验室,我老伴是电器试验室主任,她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电器试验室的设备,都是组织设计里规定好的。

试验设备有的从国外买,有的自己做。零件调试出来后,交给试验室鉴定。电器开关要拨几十万次,试验室没有这套设备。怎么办?他们就组织人,不分日夜用手拨,旁边带个计数器。就这样来调试产品。

解放投产时自制零件和国内配套件数量很少。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大部分是苏联零件,从苏联运过来,然后生产调试,在总装线上装配。只有很小一部分国产零件,但要说具体用了多少苏联零件,用了多少国产零件,还真讲不出来。

在调试生产过程中,住宅宿舍陆续建成,如300区、301区,这是一汽最早的标准宿舍。苏联专家住哪里?给他们建了74栋,也叫一汽招待所。74栋很有名,像个小宫殿。

我们在老皇宫待了半年,就搬到位于东风大街的53栋,上面有个小角楼,作为设计处办公室。住在昆仑路上的96栋。搬过来后生活条件就好了,有暖气,也有热水。

一汽电站在开工时就已建成,建厂时曾用火车头蒸汽来保冬季施工水泥保暖。电站建成标志是4根大烟囱和1座冷却塔,在中央大道尽头。

刚搬回来时,工地还没完全建成,厂房也没建完。我们就到工地干活。苏联有个义务星期六,我们跟着苏联学,积极参加劳动。

共青团花园怎么建成的?大家义务劳动。土方工作量很大,大家排成一行,传递土篮子运土。还有汽车工人俱乐部,在一汽5号门那里,是用细菌工厂的砖头砌起来的,当时是一汽唯一能集会看电影的地方。对汽车工人俱乐部,我们很有感情。这都是建厂时一汽人的精神面貌。

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下线。开工投产后,我们的工作也一直在继续:调试零件、图纸解释、选择配套产品。汽车质量要做汽车道路试验,不知道谁建议,要做一次破坏性试验,看汽车能不能抗震?

总厂采纳了意见。破坏性试验不是常规试验。第一辆解放牌出来后,汽车试验由设计处道路试验室做,做试验要有试验道、车道、跑道,也要有直线路段。直线路段约一公里,全加起来至少3公里长。

当时没有试验条件,就在长春市南湖那边找到一条路,在土石路上做试验,测试汽车性能是否达到技术标准。做试验时,两边站着警察,不让其他汽车经过。常规试验做了很多,苏联专家也参加。

汽车装出后要做常规的性能道路试验,测试汽车性能是否达标。当时没有试验条件,做试验要有试验道、车道、跑道,也要有直线路段。直线路段约1公里,全加起来至少3公里长。我们就在长春市南湖那边找到一条路,做试验时,两头站着警察,不让其他汽车经过。常规试验做了很多,均达标了。

不知道谁建议,要做一次破坏性试验,看汽车能不能抗震?总厂采纳了意见。破坏性试验不是常规试验,就选了废弃的坑坑洼洼的一段西四环路。试车司机头戴坦克帽,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行驶,汽车颠簸十分厉害。做完检查后,看什么地方破,什么地方裂,做好记录,作为汽车改进的依据。苏联专家也参加了。

汽车记忆|刘经传:鲜为人知的产品规划(下)


汽车记忆|刘经传:鲜为人知的产品规划(下)


汽车记忆|刘经传:鲜为人知的产品规划(下)


07.

“我一直佩服孟少农”

解放牌刚投产,孟少农就提出来建议。解放牌原型吉斯150比美国汽车落后,驾驶室鼻子太长,车头长度几乎快占一半,不成比例,载货不合理。应当把驾驶室缩短,把载货面积加大。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紧接着应该做解放牌改装车或者变型车。比如用解放牌底盘,做公共汽车和客车。最重要的是,解放牌出来后,要立即做牵引车和翻斗车。当时牵引车可载货20多吨,中国要搞建设,需要大量翻斗车。

1956年孟少农(一汽副总工程师)找设计处商量,他说,解放牌要做改装,要为翻斗车和牵引车做准备。当时改装车在社会并不多见,且解放投产还不到一年,还需要改进。更多人想的是好好干,把产量提高。解放年产能目标3万辆,苏联这类车年产量可达6万辆,最高纪录是7万辆。

所以我一直佩服孟少农,他真是学术泰斗。设计处领导已换过好几茬,起初是吴敬业,后来是史汝楫,富侠原来是设计处底盘科科长,再加上刘炳南和陈全,主要是他们4个人讨论。

在孟少农领导下,设计处提出产品规划。其实就是一张A4纸,纸上有张表,列着几项任务:一是解放,要做变型车,包括牵引车和翻斗车,还要做公共汽车。同时提出,解放牌要换型。

规划提出要做解放牌改进,消除三大缺陷。通过做试验,造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解放牌。这是当时的说法。

规划里最后两项,其中一项是做中级轿车,相当于后来的东风轿车,1961年推出。另一项是从1962年开始做高级轿车。

这个规划了不起,别看就只是一张纸,但是你想想,一汽后来就是走这样一条路。一汽的产品改造,产品改进其实就是这些内容。

解放牌有三大缺陷:水箱开锅,驾驶室闷热,转向沉重。这三大缺陷一汽很早就知道,开工前就确定要改进,苏联专家过来后一直在做改进试验。

水箱开锅试验怎么做?发动机试验室完全隔热,再把室温提高,进行试验改进方案。试验开锅时都是满负荷,满负荷时发热多,发动机前摆个水箱,模拟汽车里面的情形。

转向沉重就改轴承,第一批车就改过。原来是片状,没有试验工具,就用人工,在南湖公园外一块平旷地上,把汽车开过去做试验,那可是真累。

驾驶室闷热做改进时,以道路试验室的老师傅为首,把汽车开到南京去做,两边窗户都关着做试验。

解放牌改进投产后还在做。翻斗车和牵引车都是苏联图纸,翻译完后,随图纸一起,底盘都送到改装车厂,让他们按照苏联图纸生产。公共汽车也落实了。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公司名称:天津推动力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中国国际科技会展中心A座1903室  |  许可证号: 京ICP备1801918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