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极狐阿尔法T5上市,增程版标配215km纯电续航
10月28日,极狐全新阿尔法T5正式上市,以10.98万元起的限时售价,推出纯电与增程双动力共7款车型。新车不仅在价格上极具穿透力,更以“元境智行”与“神擎增程”两大技术核心,重新划定了15万级SUV的竞争边界。在新能源市场逐渐走向分化的当下,阿尔法T5没有选择“堆料内卷”,而是聚焦于“技术平权”,把曾经高不可攀的城市NOA、舱驾一体、高压超充等配置,首次带入主流消费区间。

把“真人驾驶逻辑”装进15万级SUV
当前,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虽已成为用户购车的重要考量,但普遍存在两大痛点:一是系统“机械感”强,应对复杂路况时决策僵硬;二是高阶智驾多搭载于20万以上车型,普通用户“想用而用不起”。
极狐阿尔法T5的突破,正在于把“最像真人驾驶的辅助系统”首次拉入15万元以内。其搭载的“元境智行”,并非简单堆砌硬件,而是构建了一套以“仿生视觉”为核心的感知-决策闭环。

行业多数智驾系统依赖高精地图与预设数据库,而元境智行采用“惯导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模拟人眼立体视觉,配合IMU惯性测量单元,实现防抖、抗眩光。这意味着即便在隧道明暗交替、夜间强光干扰、颠簸路段等极端场景,系统仍能稳定识别任意类型障碍物——包括那些未录入系统的“异形物体”。
极狐全球首搭骁龙8775舱驾一体芯片,算力达144Tops,并实现“座舱域+智驾域”共脑运行。这不仅是硬件上的集成,更是逻辑上的重构:系统能够以接近人脑的方式处理多任务、持续学习。在实际路测中,阿尔法T5已可完成无保护左转、自主上下匝道、拥堵跟车等高频高难场景,并针对“加塞”“鬼探头”等突发状况进行强化训练。
可以说,极狐并非在做“功能下放”,而是在重新定义入门级智能驾驶的体验标准——让辅助系统不再是“配置表选项”,而是真正可信赖的“驾驶伙伴”。

打破“满电龙、馈电虫”的增程魔咒
增程式电动车近年来快速普及,但也陷入了“电池越做越大、车身越来越重”的怪圈。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仍普遍面临馈电性能弱、增程器噪音大、抖动明显等体验痛点。
阿尔法T5增程版搭载“北汽神擎增程动力+宁德时代骁遥增程专属电池”,其目标不是单纯拉长续航,而是回归用户真实场景,实现“全工况高性能”。

传统增程车在馈电状态下动力衰减严重,高速超车信心不足。而神擎增程系统在SOC仅9%时,电池仍可输出140kW功率,系统总输出保持在200kW。实测馈电零百加速仅6.8秒,几乎与满电状态持平。WLTC馈电油耗5.18L/100km,CLTC综合续航达1215公里——数据背后,是混动专用阿特金森循环技术实现43%热效率的技术支撑。

极狐通过自研增程启停无感技术,对12项参数进行45轮优化,使启动振动降低33%,熄火振动降低25%。同时采用“以波制波”的主动抑制技术,结合34项NVH优化措施,让增程器在启动、运行中几乎无感。这种“纯电级静谧”,打破了用户对增程车“吵而抖”的刻板印象。
不只是“配置升级”,而是“体验重构”
除了智驾与增程系统的突破,阿尔法T5在空间、补能、舒适性方面也做出精准升级:
空间重构:轴距2845mm,第二排座椅放倒后容积达1546L,满足家庭露营、儿童装备装载需求;
纯电版续航达705km,搭载800V高压平台与5C神行电池,15分钟补能500km,兼容多品牌充电桩;前排座椅支持180°放平与8点按摩,18扬声器音响+电动遮阳帘等配置,将豪华车体验进一步下放。

写在最后
阿尔法T5的上市,并非又一款“性价比车型”的简单堆料。其背后是极狐对“用户真实场景”的深度洞察与技术解构——把资源投向用户感知最强的系统,而非盲目追求硬件参数。
在新能源竞争进入“体验为王”的阶段,极狐通过把高阶智驾首次普及至15万级,把增程技术从“可用”提升至“好用”,把豪华配置从“选配”变为“标配”,构建出“强感知价值”突出的产品体系。预售订单突破1万台,印证了市场对“技术普惠”路线的认可。

正如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张国富所言:“极狐始终怀揣为用户造好车的初心,让技术普惠更多用户。”在阿尔法T5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条新的竞争路径——不以价格战为终点,而以“价值重构”为原点,推动整个细分市场回归用户体验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