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怕买到「破产」的车?教你如何避开悄悄消失的汽车品牌

来源:汽场
作者:郎玉峰
09-03 17:16

汽车品牌的突然消失,想必在近几年的汽车市场中,已经不再陌生,尤其是一些曾风光无限的品牌,如今已陷入困境,留给消费者的只有无尽的烦恼和担忧。

2025年,哪吒汽车宣布破产重整,从2022年新势力销冠到破产仅用了3年时间。高合汽车在2024年2月全面停工停产,负债超过228亿元。

众泰汽车的生产线甚至被法院强制执行拆除,2025年复产无望。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买车不仅仅是选择一款产品,更是选择一家能够长期存活的企业。

企业生存的生命线

汽车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链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哪吒汽车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超180亿元,每卖一辆车亏损超8万元。

截至2025年3月,哪吒汽车账面现金仅剩3.2亿元,但短期债务却高达20亿元,负债率飙升至217%。最终资金链断裂,导致破产重整。

高合汽车同样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截至2024年8月31日,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系52家公司的合并口径账面负债总额高达157.81亿元,账面资产总额仅59.83亿元。在预重整期间,债权人申报的债权金额合计约228亿元。

销量是硬道理

在汽车行业,销量意味着一切。足够的市场份额才能维持企业的良性运转。2025年7月,中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84.36万辆,同比增长7.3%。

但市场分化明显,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扩张,占总销量的65.8%。而一些弱势品牌则逐渐被边缘化。

哪吒汽车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5.2万辆,同比下滑47%。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量跌破6000辆,环比再降35%,直接导致现金流枯竭。

技术是护城河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车企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很难在激烈市场中生存。

哪吒汽车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的12.3%骤降至2024年的3.2%,智能驾驶团队解散,三电系统转交代工厂。导致车机系统断网、续航虚标等问题频发,2024款车型仍沿用2019年技术架构,智能化水平落后竞品。

众泰汽车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模仿,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时代,其研发投入占比极低,2023年数据显示,其研发投入占比不足行业头部企业如比亚迪的5%的1/3,导致产品迭代停滞。

稳定的核心

稳定的管理团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频繁的人事变动和高管流失往往是企业危机的先兆,尤其是汽车的最高领导者,尽量不要选择「打工人」的身份,无论是哪吒的张勇,还是威马的沈晖,包括极越的夏一平,都是打工者,打工者的领导人,怎么可能关心汽车品牌的长久发展,只要把高薪牢牢的揣在自己「兜里」,比什么都重要。

哪吒汽车管理层的频繁更迭加剧了战略摇摆。创始人方运舟股权被冻结1986万元,前CEO张勇被曝滞留英国并涉嫌转移资产,多名高管离职,研发团队裁员过半,这便是最好的例子。

反观蔚来、理想、小鹏、小米汽车,这些车企的一把手,全都是车企的创始人,真的是在做自己的「买卖」时,才能够认真负责。

管理层的动荡让哪吒汽车在困境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高管不稳定导致公司决策混乱,从“全员降薪”到“债转股协议”,自救措施效果有限。

隐形的支撑体系

健康的供应链关系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一旦供应商停止供货,生产线可能瞬间停摆。

哪吒汽车拖欠供应商货款超60亿元,直接导致宁德时代、博世等核心供应商断供,2024年起生产线全面停摆。

高合汽车面临的供应链挑战同样巨大。头部供应商如宁德时代要求合作车企承诺一定数量的电池采购量,以换取优惠。无论是算力芯片、激光雷达模组、摄像头模组等硬件,都需要高合重金投入。

写在最后

选择比亚迪(8月销量37万辆)、吉利(25万辆)、长安(23.3万辆)等销量稳居前列的品牌,风险要小得多。

即便是选择新势力,也一定要选择目前销量稳定,领导人可靠的品牌,买车的决策,已经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的比较,更是一场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考验。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