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特斯赋能,吉利德国研发中心首次揭秘,银河A7操控有惊喜吗
提到驾控体验,相信爱玩车的用户,一定会想到所谓的德系汽车工艺,尤其是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的多年历史沉淀,更是让用户对德系的驾控体验有着较高的评价。
但其实驾控体验的进阶也在持续变化,现阶段,驾控体验由多方面所影响,传统底盘用料工艺,工程师对于悬架和弹簧的调教,以及新时代智能底盘深研,都在关乎驾控的体验,而麋鹿测试更是驾控表现的一杆标尺。
当麋鹿测试80.2公里/小时的数据在屏幕上亮起,中汽中心驾控性能验证证书成为其性能背书,一个属于中国混动家轿的操控新时代已然降临,而这款中国混动家轿便是吉利银河品牌全新力作——吉利银河A7。
那相信很多用户也会好奇,吉利银河A7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能够完成超高快速的麋鹿测试。
德国研发基因
法兰克福以西100多公里,纽博格林北环赛道呼啸而过的测试车,承载着吉利全球化的野心。这座基于路特斯工程团队建立的德国研发中心,汇聚了23个国家超150名顶尖工程师,他们手中掌握着百年路谱数据库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的密钥,而吉利的德国研发基地,便是吉利银河A7所汇聚心血的地方。
前文说过,目前的底盘系统,不只有传统机械结构,吉利汽车也深知如此,吉利目前已搭建起覆盖全球200种细分路况的虚拟验证系统,实现“数字仿真-实车验证”的双循环。从城市道路到极限赛道,每一处颠簸都转化为优化底盘表现的字节,这便是吉利银河A7每一次测试反馈后,根据反馈数据可以及时调整底盘调校参数,有效的让吉利银河A7更快更精准的成长。
当工程师将车身垂向频率设定为1.25Hz——接近人类步行时的自然律动,一种名为“心跳拟合技术”的创新正颠覆传统底盘开发逻辑。这不仅是参数调整,更是对驾乘体验的哲学重构,在不同的路况和操控能力下,这套开发算法有着不一样的方式。
在起伏路面,传统车型车身晃动频率多在1.6-2Hz,恰是人体最易晕车的敏感区间。银河A7通过精准的频率控制,将振动能量转化为如履平地的安定感;而在过坎冲击时,46处软连接+大尺寸衬套组合,使冲击力消散于无形。直径超越同级38%的悬挂衬套,如同为底盘装上气垫船;除了驾驶的路况下,在制动刹车状态下,CST2.0系统在刹停瞬间主动减压,将制动俯角压制在0.97°/g。前悬4.7deg抗点头角(奥迪A4为4.8deg)的背后,是毫米级制动响应速度的精密控制。
当技术开始模仿生命节律,工程便拥有了温度。 高频滤振指数0.135的数据背后,是工程师对人体感知的深度解构。
所以在调教方面,吉利德国研发中心,才是真正的将每一次测试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才能赋予吉利银河A7更好的驾驶细腻性。
如何才能调校出用户爱的体验
在法兰克福试验场,路特斯专家对悬挂进行的第37轮调校刚刚完成。银河A7的底盘印证着一个行业真理:堆料易得,调校难求。
吉利银河A7采用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的硬件架构下也绝对不是简单的参数那么简单,底盘的铝制转向节将簧下质量削减50%,悬挂响应速度提升20%,同时搭配三通路顶置安装设计隔离弹簧、减震器、缓冲块振动传导,加上衬套偏心结构使颠簸过渡如丝绸般顺滑,加上5.3米转弯半径——在2845mm超长轴距上实现的操控奇迹。这需要转向几何、悬挂刚度、轮距参数的完美协同,如同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所以无论是开头说的麋鹿测试,还是34.4米百公里刹停距离测试,都证明,吉利银河A7的出现,撼动了传统德系车型在底盘能力的地位。
中国方案已经开启领先时代
在沃尔夫斯堡与法兰克福的无声较量中,是对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能力的凸显。
吉利的GEA平台,在设计带宽扩展40%,兼容更多能源形式,同时车身扭转刚度提升25%,奠定操控基础,最为关键的是,采用AI大模型实时优化悬挂阻尼,动态舒适性跃升。
纽北赛道呼啸而过的测试车,轮胎划过的不只是沥青,更是技术霸权的边界。银河A7的底盘革命,本质是研发范式转换:从硬件堆砌到体验设计,从参数竞赛到人文关怀。
写在最后
吉利银河A7的登场,不仅仅是吉利品牌对于全新轿车市场的冲击,更是要从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上下足了功夫,其实国内近两年的汽车市场,已经在日益攀升,但从能源的转变到用户需求的变更下,其实更多品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初心”,尤其是把产品研发重心放在了一些“奇怪”的方向,但吉利银河A7的用心调校,则是证明吉利汽车始终不忘初心,持续以汽车本身为核心。
而吉利银河A7也将在未来不久正式与用户见面,这台拥有德国研发中心注入心血的产品,究竟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