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来源:丹东晓程
2018-08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在一些问题上,谜团重重,难题不少。

一、487家电动汽车制造商 有资质的寥寥无几

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最新报道称,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达487家。这个统计,远远超过此前国内关于新能源造车企业达200多家的数据。

而自2016年3月启动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审批以来,获得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或者经过发改委核准的企业共有15家,分别为: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和江淮大众。算上之前拥有资质的新能源企业,在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没有资质的企业还是大多数。

获得资质的企业很少,更多企业没有合法资质。这些没有资质的企业,若给它资质,技术不达标;若不给它资质,它企业已经成立了,并且已经有了大量投入。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二、拿出量产车的少 融得巨额资金的多 最终多数企业夭折

其实,很多新能源造车者并不在意有没有造车资质,他们重视的是融资的多少。

很多没有获得造车资质的造车新势力,早已展开了融资竞赛。融资额度大,造车进度慢,只见资金到手,不见产品下线。雷声大,雨点小,量产车推出进度缓慢。

业界普遍认为一些人借机融资圈钱。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据观致董事长陈安宁预测,5万辆车就可以盈亏平衡,威马汽车的盈亏平衡点位10万辆,蔚来汽车的盈亏平衡点也是10万辆。

奇点汽车首席执行官沈海寅预计,当前的中国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中只有10%能够在未来五年内存活下来,而一些汽车分析师甚至认为这个数字只有1%。

综合起来估算,未来存活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只有12-15家左右。

三、新能源产能大跃进将引发产能过剩危机

除去融资圈钱之外,新能源车企也通过大量投资和扩充产能,野蛮生长。

数百万美元的补贴,让很多人“野心”膨胀,新势力造车人准备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新能源造车领域。

仅截至2016年底,有数据显示,有30家新能源车企打算投入3000亿来造新能源车,同时有14家新兴车企的投资规划和产能规划显示,总投资金额为1060亿元,到2020年,将会增加229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能。

传统车企也将投入1300亿元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往最大增幅估计,到2020年补贴取消为止,新能源市场规模预计有400万辆左右。而官方期待的规模是250-300万辆。

而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2.88万辆,相较于2400万辆的乘用车总销量,比例只有1.37%!

届时,新能源产能将超过需求将近一倍。

要命的是,这些产能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同质化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产能过剩,不仅直接导致产品积压库存增加,更从根本上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后的生存危机。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产能泡沫、融资泡沫、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电池衰减的技术泡沫,导致新能源行业水分大,体量虚。

新能源汽车产品对于续航里程、电池衰减方面的数据存在很多夸大的虚假宣传,很多业界人士都将这些数据打折计算。

一旦新能源产业泡沫破裂,新能源车型普及难度就将加大,电动车技术信仰就会崩塌,新能源市场化进程就将收到阻碍,代价巨大。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建议尽快实行新能源车购车补贴标准全国统一;强化新能源市场准入门槛化管理不松动;完善新能源奖励补贴机制,弥补漏洞,杜绝骗补现象;挤压水分,对新能源产能优胜劣汰,全面过滤,选择从优。增加消费使用方面的补贴力度,把更多补贴用于科技研发的同时,适度向消费者倾斜,向充电桩、充电站建设倾斜;加速充电桩标准一致化进程;切实协调房地产、物业、电业和汽车企业多方关系,提高充电桩和充电站建设普及效率;降低充电站服务费用。通过各种综合措施,让政策激发出来的新能源产品消费能力和环保积极性得到保护,让新能源车市场化成果得到切实巩固。

新能源汽车三大难题待解 泡沫若破裂代价惨重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