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等Model Y再降14万?大众ID.4 X它不香吗?
3周前,特斯拉把国产Model Y的入门价“拉低”到33.99万元,瞬间卖爆了。21天后,上汽大众咬咬牙以20万找你112块的价格预售国产ID.4 X,结果......
感觉看神仙姐姐的人比看车的人要多欸。
这不科学!
特斯拉确实在全球都非常猛,在北美一家单挑BBA三家,在中国更是把新势力们都打得落花流水,但是,唯独在欧洲,特斯拉输了。
准确点说,在2020年的欧洲市场,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远远不及大众ID.3。
这两款车很快也将会在中国市场较量一下,但都是作为过气网红的身份,因为眼下的当红炸子鸡无疑是Model Y和ID.4。
Model Y vs ID.4?认真的吗?
有不少人觉得ID.4的对手是哪吒U5、威马EX5、广汽Aion V,但这几个新势力在造车这件事上都太嫩了,根本不能和大众比。现在国际上大家都认同在品牌和技术层面都站在ID.4同一高度的只有福特Mach-E,当然,还有大众嘴上说看不上,但实际上很在乎的Model Y。
去年外媒就挖到了一份大众内部的文件,上面非常细致地比较了ID.4和Model Y。
德国人就喜欢做这种理性到冷酷的事情,不过我喜欢。
从这表格中能看出来,ID.4和Model Y真的是旗鼓相当。有意思的是,在尺寸参数上Model Y其实是略胜一筹的,尤其是轴距长了124mm,不少了。但文件却说车内空间反而是ID.4要多一点点。另外就是ID.4的转弯直径要比Model Y短1.9米。
严格来说,这两辆车真的不是差很多了,真正拉开距离的是价格——ID.4比Model Y低了大概一万欧元!
当然,那是人家欧洲人的事,我们还是关心一下这两款车在国内的兄弟吧。
Model Y的国产版基本跟欧洲版一样,但ID.4在国内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一汽大众的ID.4 CROZZ和上汽大众的ID.4 X。因为我对ID.4 X的情况比较清楚(绝对不是因为刘亦菲代言了所以多看两眼的关系),再加上X用了欧洲原版的设计,所以后面我就以ID.4 X来代表国产版ID.4了。
ID.4 X的优势
我知道你们就等着我吐槽ID.4 X的后轮鼓刹,但我就不说~我就要先说一下ID.4 X相比Model Y的优势,那就是更严格的自我要求。
可能大家平常没留意,我们国家对所有正式销售的机械产品都会有一系列的标准要求,也就是“国标”。其中在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的安全相关这一块就有53项标准,必须要用国标的方法测试并通过了才能上市销售。
但上汽大众自己在内部弄了338项企业测试标准,数量上足足是国标的7倍,同时在标准上也比国标要严苛得多。
比如大家都关心的电池起火问题,国标的要求是热失控蔓延时间是5分钟,而上汽大众内部的要求是17分钟。
又比如电池包的碰撞安全,内部要求也是国标和C-NCAP的2倍左右,用大众内训师的话说:这相当于把ID.4 X从5层楼高的地方推下来,电池包也还是安全的。
还有电池寿命,国标要求在循环500次后电芯的容量要保持在90%以上,而上汽大众则按照97.2%来要求自己,这相当于正常上下班开十年,电池的性能才损耗3%不到。
不用再举更多的例子了,德国人在车辆的品质要求上向来都是“过分”的,而且这种近乎强迫症的要求还体现在生产环节上。
ID.4 X在上汽大众位于安亭的新工厂中生产,这是大众在中国目前唯一一个MEB纯电车型的专属工厂,在这一点上,ID.4 X要比它的兄弟ID.4 CROZZ更占一点优势。
最近我就去参观了这个工厂,里面的什么工业4.0的黑科技多先进就不说了,这里只讲一个细节。
在总装时,ID.4 X的电池包是先放置在底盘上,然后再在上面安装车厢的地板,如果不慎有零件掉落在电池包上,那么理论上就会因为后面的挤压而带来安全隐患。但因为前面提到的热失控蔓延时间控制,上汽大众使用了更耐高温同时也更坚固的钢板来作为电池包的上盖板,所以就算有工人肉眼都发现不了的异物掉落在上面,也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可以挤压到电芯。
但就是为了避免这个发生概率很低,即使发生了影响也很有限的意外情况,上汽大众在生产线上安装了两台视觉识别机器来检查电池包表面是否有异物。
(工厂内不能拍照,大家自己脑补吧)
可以感受到那种强迫症了吗?这就好像每次吃完饭一定要找一个人用专用的去污毛巾来为自己擦嘴一样!
我没有机会去看特斯拉的生产线,但从他们的最终产品来看,并不能感受到像大众那样的严谨。
当然,除了品质更高以外,ID.4 X的优势还有价格。因为Model Y目前只有高配的长续航版,因此用20万的入门版ID.4 X来对比还是有点不讲武德的,但即使是27.29万元的顶配车型,也还是要比33.99万元的Model Y便宜了6.7万元。
Model Y的优势
那Model Y就死定了?也不是。
首先,Model Y在配置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AP选装包就不说了,毕竟那要加6.4万元去选装,都可以用来雇一个真司机来帮我驾驶足足半年了。
即使是入门版的Model Y,也还是要比顶配的ID.4 X在0-100km/h加速上快3秒左右、NEDC续航多70km左右、中控屏幕大了一倍左右、天窗也更大一点,还有,你们最喜欢拿来说事的,后轮有通风盘式刹车。
还有,特斯拉自带的满满一钱包的社交货币,这点就不用解释了。
那么最后灵魂的拷问来了,如果我买车的话,会买ID.4 X还是Model Y?
作为一个靠甲方恰饭的车评人,我要很圆滑地回答这个问题:
理想诚可贵,
未来价更高,
若是手头紧,
两者皆可弃。
懂?
啊~我们来揭晓彩蛋吧!我在参观上汽大众的MEB工厂时,发现了好多车模,都是上汽大众建厂以来生产过的车型,以及,即将要生产的车型。
左上角那辆孤零零的黄色小车就是ID.4 X,但它不会孤单很久,ID.6和ID.3已经排上日程。另外还会有一款斯柯达品牌的新能源车,应该就是同样基于MEB平台的ENYAQ iV了。还有一款神秘的A+级别纯电SUV,估计就是途观了。
上汽大众造新能源车的决心在这面墙上展露无疑了,现在你会考虑大众还是特斯拉呢?不要耍滑头,告诉我真心的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