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与刀》看透日本车:异常矛盾的民族性格,让人既喜欢又讨厌
提到日本,不少人都会想到那本著名的《菊与刀》。“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象征美好,而“刀”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象征好战。
正如《菊与刀》开篇所说,日本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就像菊与刀,看似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性格,贯穿整个日本文化,让人匪夷所思,更深刻地影响着日本汽车。
保守而喜新
没有一个民族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人诚不欺我也。
日本的土地资源极为缺乏,没有充裕的生存空间,从而导致日本人从内到外产生了一整套维护个人和集体、个人与外界的生存准则,一方面极端自律、极端服从、极端保守与内敛,但一旦爆发起来又非常可怕。
尽管当今日本社会与《菊与刀》中所描述的日本有了天差地别,但是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不会轻易改变。这种极端矛盾的性格反映在汽车上,就变得拘谨又高傲,朴实又暴力。
与一向以“技术激进”而闻名的德意志战车完全不同,极端保守的日本人从不把最新产品拿到国内市场,在产品方面总会显得慢一拍。相比德系车的“水土不服”,他们略显狡猾的成熟车型战略,以及对中国消费者偏好的拿捏,让他们取得花之绽放,交出令人羡慕的成绩。
在大众把涡轮增压推广成熟后,日系车企也不再坚守已把技术压榨到极致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是转投“T”怀抱,从而补齐了和德系美系的差距。
即便如此保守,日系车企还是善于在外型设计中求变创新,并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表现出鲜明的双重性。在电动汽车方面,如今也不再徘徊,转向大举进攻。
丰田、雷克萨斯就是日本人“菊与刀”性格的典型代表。它们一方面拥有着凌厉动感、富有激情的外观设计,符合年轻人的喜好,但开起来却又是非常平顺、舒适,即使他可以跑得很快。你不觉得吗?
勇敢而懦弱
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历史的“负债者”,这种债既有父母的“恩”,又有“皇恩”,还有别人施加的“恩”。这些恩都是必须偿还的欠债。由于报恩意识的存在,日本的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服从的关系,比如子女要服从父母,下级要服从上级,人人都要服从天皇。
日本社会具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各守本位”是其关键词,也就是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并履行义务。对日本人来说,依照等级制度生活、工作就像每日的呼吸一样自然。从幼儿时期天真无忌地生活到成年后克己谨慎的处世行为,使日本人的内心充满矛盾。
这和国内的文化大不一样,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以丰田汽车为例,其组织结构是等级制、近乎官僚化,更像是一个“失败停滞”的公司。许多高管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很难接近,在组织机构内部会明示每个管理层间的细微差别,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比如,拜访中层管理者的客人与拜访总裁的客人会受到非常不同的礼遇。前者要求戴上访客胸牌,接待人员对其行35°鞠躬礼;后者则被视为尊贵的客人,无须挂胸牌,接待人员对其行90°鞠躬礼。
在日本很多公司的内部,如果规定是6点半下班,但6点半领导不走,其他人都不太敢走,敢走就是胆大包天;而在一些等级森严的单位,中午吃个饭还得说“我先去吃饭了”,有的部门上个厕所还得报告“我离席一会儿”。
虽然日本等级森严,但日本人把名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名誉受损的情况下,日本人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挽回自己的名誉,甚至会不择手段。
例如,下级在受到上级的误解、侮辱时,会奋不顾身地予以反击,即使这违背了等级秩序。在解决完与上级的矛盾后,他们才会处理自己冒犯上级的过失,甚者可能以自杀来谢罪。
在丰田汽车公司,发表与上司不同的见解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寻常事。不同意上司、不盲目追随上司、给上司带来坏消息、不把上司当回事在丰田都是允许的行为,员工似乎并不担心,只为给领导提供建设性的批评。
崇尚等级又允许自由,这种精神是很可怕的。这种矛盾、对立既不是妥协也不是求和,而是超越矛盾、对立,使组织更加多样化,决策更加科学,驱动丰田不断走向成功。
花之绚,刀之痛
极端的民族性格让所有日本人都像是处女座,力图把每件事、每个细节都做到趋于完美。
无论是丰田佐吉发明自动织布机,还是丰田喜一郎造汽车,都遵循着“百忍千锻事遂全”的精神,坚忍不拔、绝不服输。因此,“日本汽车”以高品质、高性价比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也为全球带来了全面质量管理、TPS等知名管理方法,更有“工匠精神”的美誉,成为自主品牌学习的榜样。
然而近年来,日本已经丢掉了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开始在偷工减料、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
丰田汽车因“召回门”深陷危机,先后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千万辆;三菱、铃木在油耗测试中采用不当手段,使得燃油经济性测试结果好于实际情况;神户制钢篡改部分铜、铝产品的检验数据,把产品以次充好地卖给客户,令人震惊的是这种造假已持续10多年,且经过高层领导许可......
不仅是日本汽车行业,其他领域也是一样,一次又一次造假、作弊、召回等事件,让“日本制造”的人设崩塌。这是整个日本的危机。日本人不允许自己的产品有缺陷,但现实无法达到“完美”,故而集体“造假”,成为日本社会的常态。长此以往,日系车花之绚烂后,将零落成泥碾作尘。
写在最后:
《菊与刀》所描述的日本人异常矛盾的双重性格,其实无可厚非,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生存法则。日本汽车也表现出鲜明的双重性,产品线保守而技术稳重,还诞生了全球膜拜的精益管理体系。这是一把“双刃剑”,等级森严、官僚化十足的同时又十分在乎名誉,集体“造假”带来的危机足以击垮百年日本制造。当前,虽然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不断攀升,但潜在的危险正在缓慢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