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为何危机感如此强烈?欧洲社会危机之下,恐有覆巢之祸
前有“颠覆者”特斯拉,后有众多“追赶者”造车新势力,大众集团的危机感越来越重。
在CEO迪斯的带领下,大众的电气化转型步伐变得非常“激进”。无论是开发纯电汽车平台,自建电池工厂,先后控股国轩高科、入股江淮汽车并控股江淮大众,还是组建庞大的软件开发团队,重新构建整车电子电器架构,无不反映出大众不想成为“被颠覆者”。
这里不免让人产生一个疑问:造车近百年,面对敌手无数,从来没惧怕过的大众,为何面对如今这场汽车变革,坚定的内心遭到了动摇?
德国人本茨在188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汽车,随后德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壮大,百年来引领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新四化”转型的风口上,汽车行业的内在逻辑正在被全面改写,“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来临。简要地说,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以硬件为代表的制造端全面转为以软件为代表的创新的软体。
作为汽车的发源地,欧洲不愿意、也不能承认,其他厂商能穿过未来的时光,在技术上远超自己。因此,当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厂商纷纷转投电气化阵营后,欧洲最初反而构筑了“马奇诺防线”,保卫着欧洲人脆弱的自尊心。
从另一个角度看,大众集团在电气化转型上所遇到的危机,正是整个欧洲发展迟缓的缩影。作为曾经主宰过世界秩序的地方,今天的欧洲显得垂垂老矣,甚至可以说整个欧洲正在走向衰落。
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然后跨越英吉利海峡,扩散到法国、德国、俄国......
欧洲各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世界食物链的第一梯队。由于殖民地和均势原则,那时的欧洲就是世界,欧洲大战就是世界大战。
但是,辉煌了数百年的欧洲,在动荡的现代局势中似乎有一些进退失据。如今的欧洲,首当其冲的是面临严峻的老龄化和无子化。
有一个现实,欧洲始终无法解决:高福利、高物质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工作的意愿降低,进取心大大降低。当然,中国也有败家子,但只是极少一部分。
欧洲的政治领袖早已被选民绑架,不敢祭出有效、但会触及民众既有福利水平的经济政策,反而在竞选时会许诺一大堆高福利政策。
另外,欧洲几乎所有主要国家的领导人都没有孩子,比如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荷兰首相吕特,甚至还有“出柜”的卢森堡首相。
上层精英的无子化倾向,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不断向社会渗透,加上年轻人乐于享受生活,拒绝生养小孩,正让欧洲陷入老龄化危机。
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的困局,近年来欧洲不断引入外来劳动力。
大批移民的进入,特别是中东难民的涌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但最终点燃了欧洲保守人士和主流价值观的剧烈冲突,民族主义在欧洲又复活了。据不完全统计,欧洲各座名城的穆斯林比例都很高,其中马赛高达25%,巴黎也超过了15%。
这样的困局好比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发布赦令,给予所有帝国范围内的自由人罗马公民权。虽然罗马从新公民那里榨取了更多税收和兵源,但此后罗马主体民族变得不强,社会动荡不断,最终导致帝国的解体。
随着美国、日本和中国,甚至其他亚非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欧洲国家的先发优势越来越小,发展陷入停滞或非常缓慢,欧盟GDP占世界的份额正在快速萎缩。全球汽车格局也是一样,百年间发生了数次重构,法系、德系、美系、日系、韩系等全面开花,英系则逐渐没落。
如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速的快慢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新兴产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后兴起的机械行业,欧洲走在前列,最典型的是汽车工业,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汽车品牌;二战后兴起的电子信息行业,美国成功登顶,日本、韩国等也迎来快速发展;冷战后,尤其是21世纪后,互联网开始兴起,这是未来的战略制高点。
欧洲衰落的本质是产业上的衰败,死守传统行业,缺乏产业创新。在互联网、智能化等新兴领域上,美国、中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相比之下,欧洲行动迟缓,至今毫无建树。
手机产业就是欧洲不断衰落的典型案例。
比如,在法国的FNAC平台上,售卖的手机只有5个品牌——三星、苹果、华为、诺基亚和Wiko。由于欧洲本土几乎没有手机企业,各国的手机企业都把欧洲的定价设得比较高。
其中,三星和华为的手机比在国内同款通常要贵1500人民币,而且配置可能更低;苹果和诺基亚的手机比国内同款通常要贵500人民币;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法国人引以为傲的“国产手机”Wiko,实际是被一家中国企业——天珑100%控股。
从另一个角度看,排名前20的互联网企业,美国和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但没有一家来自欧洲。
当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欧洲可以算是世界领先,和美国不相伯仲的。第一代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即GSM技术,也诞生于欧洲。如今,美国有微软、Google、苹果等世界巨头,中国也诞生了阿里巴巴、百度、华为等世界巨头,但来自欧洲的诺基亚、阿尔卡特等早就节节败退。
在欧盟,人口最大的是德国,只有8000余万,仅仅相当于四川省,丹麦的人口只有500万,荷兰人口1100万,许多国家的人口只有几百万,但是每个国家都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
几十个国家拼凑而成的欧盟,文化分裂、语言纷杂,想发展互联网真的很难。
互联网不同于制造业,德国产的奔驰和宝马可以无阻碍地畅销世界,但是德语的网站连欧洲国家都进不去。欧洲的多语言,多文化的格局对于互联网的发展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说,欧洲各国的小池塘,很难长出互联网的大鱼。
举个例子,比如大众想开发一套智能车机系统,面对欧盟几十个国家,需要开发不同的版本,投入十分巨大,但问题是各个国家独立的小众市场能不能支撑起这么大项目的运转?
相比之下,美国有3亿人口,且英语世界通用,注定全球领先;中国有13亿人口,又自成一体,简直就是互联网的最好土壤。所以,大众发力电气化转型,最重要的阵地就选择在了中国市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孕育着无穷的发展潜力。
欧洲的巨人们打了个盹,一转眼便被时代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没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欧洲,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无法和中美抗衡。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欧洲依然不会有多少创新型企业出现,甚至可能错过整个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
当然,欧洲衰落的原因还有许多,比如均势原则、殖民地体系的坍塌。但最关键的只有一个:欧洲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内部不联合、不团结的欧洲,从一开始就在互联网时代输掉了。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从来没惧怕过的大众,面对如今这场汽车变革,坚定的内心遭到了动摇。如今,年逾80、危机感十足的大众集团果断地撸起袖子追赶特斯拉,反而一举成为欧洲汽车电动化转型的代表性企业。
那么,奋起直追的大众,能否追上颠覆者的脚步,重新夺回领先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