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迎来一波换人潮,未来能干好新能源吗?
5月12日,上汽通用汽车发布消息称,原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王永清调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原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庄菁雄接任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
今年2月,原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健旭,接任陈贤章,成为新任上汽大众总经理。作为国内最大车企上汽集团旗下规模领先的两大合资品牌,上汽通用汽车、上汽大众在短短不到4个月内全部换帅。
我们把范围扩大会发现,进入2023年已经有多家合资品牌的高层发生了变动,这其中有福特中国总裁陈安宁退休,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辛宇到期离任,北京奔驰销售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铭(Jan Madeja)返回德国总部就任新职,而丰田章男的辞任卸任社长则是震惊业界,开启了2023年车企换人大潮。
合资车企高层频繁换人,是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迅猛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比亚迪在2022年强势崛起。
国内品牌的强大压力
2022年的比亚迪给所有的合资品牌都上了一课——比亚迪在新能源业务领域的速度实在是太惊人了。2022年4月,比亚迪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型,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
8个月之后,比亚迪交出来的销量数据震惊了业界,比亚迪2022年年报显示,比亚迪2022年总销量为180.25万辆,同比增加149.88%。根据中汽协数据,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达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
2023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更是气势如虹,累计销量为440798辆,而南北两个大众的累计销量为427269辆,比亚迪超过大众13529辆,创造了历史,成为中国车市最畅销的乘用车品牌。
纵观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比亚迪位当之无愧地位居头号位置。而排行榜单前十五名里,国内品牌占了13个位置,合资品牌只有大众一家,前三十的排名里,只有5家合资车企,这就是合资品牌交出的新能源答卷,可以说没有一个能打的。
2022年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渗透率攀升至28%;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479.9万辆,同比增长101.3%,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到84.6%,这样的表现远超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型(2022年累计销量87.6万辆)。
合资品牌不仅在新能源领域被打得溃不成军,在燃油车这个强势项目中,它们的表现也出现了颓势。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燃油车整体销量为1816.19万辆,到了2022年燃油车的整体销量为1525.29万辆,一年之内减少了291万辆,两个大众品牌在中国一年的销售总量大概就是这个规模。
具体到合资企业的表现来看,2022年全年,一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增长为0,上汽大众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4.7%,上汽通用累计销量同比减少18.8%,东风日产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0.9%,一汽丰田同比下降5.6%,东风本田同比下降17.8%,广汽本田同比下降6.2%。
新能源业务落后,燃油车业务萎缩,偏偏各家合资车企还拿不出什么有效的策略,换人也就在所难免了。
合资品牌的能与不能
笔者认为,合资车企业务全面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船大难掉头。合资车企进入中国市场深耕几十年,产品线非常丰富,车型从小型、紧凑、中型到中大型,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
合资车企收获了巨大的销量,获得了丰收的利润,更是深度绑定了上下游产业链。因此在面对新能源化大变革的时候,传统合资品牌想调整业务方向的决心和动力并没有那么大,在产品层面的体现就是后知后觉。大众MEB平台是在2019年正式发布,丰田E-TNGA在2020年正式发布,通用汽车纯电平台奥特能在2021年9月正式发布,现代汽车E-GMP纯电专属平台也是在2020年底才发布,目前平台车型在国内还未有一款上市。
同时,合资品牌由于体量太大,产品线太过丰富,车型从小型、紧凑、中型到中大型,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在这种形势下,合资品牌往往是有心无力,应对措施没有针对性,不像造车新势力那样精准有效,要么像蔚来、理想那样专攻中高端市场,把口碑做上去,要么像哪吒和零跑专攻低端市场,先获得销量,再图大业。
更深层次的逻辑是,合资品牌和全新品牌发展的路径和动力不一样。前者是传统的阵地战思路,想得更多的是先维持住局面,再伺机突破,后者则是特种作战的思路,通过大单品来引爆市场,以此打响口碑,进而谋求全局。
这就是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的差别,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某种意义来说,面对新的形势,大公司的反应就是慢半拍的,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在知道慢了之后,大公司接下来的动作就很关键了,对公司的决策者是重大的考验。
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业务线的调整,进而出现人事变动。当然,各家变动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整体业务应对不力而已换人,有的则是针对具体线调整而换人,有的则是老人回归,但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大趋势是合资品牌人事集体变动的底色。
百姓评车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燎原之势,目前竞争局面不仅会更加激烈,而且也会更加复杂,合资品牌只能进不能退。进,还可以抓住机会。后来者居上的情况也不是不能出现。
只是,合资品牌会付出代价,未来的人事调整也还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