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选模式不再独家,赛力斯将何去何从?
华为已经成了汽车领域最新的“流量风口”,不管什么品牌,只要和华为沾上边,即便是市场不火,话题流量也是顶流的存在。
近日,AITO汽车官方社交平台发布最新三组问界M5宣传海报,以往问界的车型海报品牌都印刻着AITO,而此次海报右上角由原来的“AITO”替换为“HUAWEI”;不止于此,网传一张聊天记录截图显示,AITO汽车品牌话术由“华为深度赋能”改为“华为全面主导”,因为关系和话术逻辑上的变化,再度引起整个汽车行业,以及关注AITO问界产品的用户,对华为以及AITO内部架构的猜想,当然,更多人有意认为,华为将要正式开启入局造车。
虽然后续华为官方回应称,华为与赛里斯的长期深度合作没有改变,而改变品牌话术主要是想给外界释放“华为将于赛里斯开展更全面的合作,而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合作”的信号;从官方回应的字里行间,其实就算华为极力的掩饰,但也可以知晓,目前华为在与赛力斯的合作模式以及话语权方面,华为逐渐从赋能走向“台前”。
2021年12月,AITO品牌登场就吸引了整个汽车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的光芒,依托华为技术赋能、华为流量推动、华为销售渠道覆盖,让AITO问界M5交付不到3个月,就达到了交付破万的成绩。而这家从前以微卡、面包车为主要业务的东风小康,在短时间内,瞬间转变为新能源豪华SUV制造商,主要的功臣就是华为。
但后续随着华为的“野心”逐渐显露,华为在知悉自己在行业内巨大的影响力以后,“智选模式”也开始从独家变成非独家,并且问界在经历M7碰撞测试“A柱变形”以后,AITO汽车的市场出现了起伏,未来华为很可能对AITO的精力投放越来越少,届时AITO将何去何从?
品控遭质疑,利润持续亏
22年11月,问界M7因中保研碰撞成绩陷入“A柱变形风波”,收到行业舆论关注,关于此次测试结果和后续的产品分析,此前笔者也做过很多有关信息,从可观的表述来看,问界M7作为“换壳”的油改电产品,在产品质量把控、制造工艺不达标的问题显现以后,问界M7在市场上从此一蹶不振,尤其是作为30万元豪华产品,甚至在碰撞成绩不及15万元的产品时,彻底伤了用户的心。
很多汽车品牌,为了不断提升自身产品力,以及市场营销的能力,品牌会倾听媒体、用户的声音,而华为对于主导AITO品牌的产品把控方面,却没有在产品出现问题后,立刻对产品内部进行调整,尤其是面对记者询问用户关心的问题时,内部选择“视而不见”,正是通过这样的管中窥豹,才更看得出内部的波动影响颇深。
从2022年问界M7上市发布会时,赛力斯领导在面对华为余承东的态度时即可知悉,华为对AITO汽车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正是因为用户对华为的极度信任,才会花真金白银选择AITO汽车,而华为却对用户的诉求“置之不理”,甚至将用户的安全抛在脑后。
最可怕的是,在AITO汽车未来褪去华为光环以后,AITO汽车背后的制造商赛力斯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饱受风霜,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根据赛力斯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的营业收入在335亿元-3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亿元到-39.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亏损为38.5亿元-43亿元,利润目前仍在亏损状态。
虽然因华为的光环,给赛力斯带来了品牌赋能和销量增长,另一方面也连接着赛力斯销售成本的大幅上升,而在内部电动化转型之势中,赛力斯如何降本增效、扭亏为盈、提升自身影响力,才决定这未来赛力斯可以靠自己,而并非依靠华为独立生长,决定着关键性作用。
智选不再独家,AITO该如何走路?
2022年,笔者多次剖析过AITO汽车,其中说过很多次,华为站台的影响力,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品牌,销量持续增长。
华为虽然一直坚称不造车,但却在汽车领域有三种合作模式:第一种为售卖标准化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零部件模式;第二种时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huawei inside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见的(HI版);第三种就是深度参与产品、整车设计、销售渠道的华为智选模式,目前AITO品牌依旧为唯一智选合作品牌。
目前huawei inside模式已经有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后续也将会与广汽埃安开展深度合作,而与赛力斯智选合作模式的AITO汽车却是比前面三家合作更深,也更是可以由华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当然因为华为可以主导,才可以利用华为渠道销售,得以让AITO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市场数据。
对比,赛力斯紧急发布澄清,称其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关系及合作模式均没有发生变化。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出更多受用户欢迎的、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2023年,不仅仅局限AITO一个品牌的野心,近期有消息传出江淮汽车将于华为合作的消息,并且中建集团官方发布消息表示,中建六局联合体中标安徽肥西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EPC项目,中标额约15.44亿元,建成后将有华为与江淮集团在合肥共同开发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车。
也就证明,华为智选模式,绝不局限于AITO汽车一个品牌,再加上前文表述的logo更换事件的发酵,外界关于华为亲自造车的声音越来越大。
写在最后
我们目前先不去评论华为究竟是否造车,就来评论华为智选模式,对于用户而言是值得选购的产品吗?也许值得选购,但合作模式终归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拉扯,用户被迫夹在中间,也许两个品牌一切和睦时,用户的产品体验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但如果品牌与品牌之间开始有一些摩擦,那用户势必要夹在中间受到牵连,而和华为合作的品牌,也将因为华为的“抛弃”变得雪上加霜。
当华为智选不在“独家”,对于AITO汽车以及问界产品来说,未来需要如何走、怎么走,不是车企的问题,也是目前购买了AITO品牌产品用户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