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观察|AI风口,北京汽车如何打好智能牌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进入2018年10月中下旬,刘明的每一天都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作为北汽股份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负责开发的绅宝智道正在进行一场内部试驾。
他在焦急中等待试驾反馈。
“至今,没有听到他们对这款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2018年10月19日,刘明在接受帮宁工作室采访时略显轻松,“包括要求严苛的董事长(徐和谊)都没有提意见。”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无论是对负责产品开发的刘明来说,还是对处在智能化转型的北京汽车而言,能够让第二款智能化车型有力落地是他们共同期待的结果。
5天后,看起来“没有瑕疵”的绅宝智道完成首秀。
2018年10月24日,广州,绅宝智道下线。它成为北京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又一新作。
就在9月底,其首款智能化战略车型绅宝智行刚迎来上市。
短短一个月内,北京汽车2.0智能化时代双子星接连落地,绅宝品牌所代表的北京汽车展现了智能化转型的成果,更是宣告北京汽车从以性能为标签的1.0 SAAB时代迈入以智能化为标签的2.0 AI时代。
这是时代所选。
当“汽车四化”裹挟着技术革命重塑汽车行业时,捕捉汽车发展动态的北京汽车正以智能化为突围方向,承担着北汽集团“二次创业”的使命与重任。
“未来,北京汽车以AI 技术为核心突破口,打造具有领先竞争力的2.0 时代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体系,打造满足新生代消费升级需求的个性化、智能化、品质化的2.0 时代精品,构建北京汽车中高端产品引擎。”北京汽车股份公司总裁陈宏良将发展关键总结为产品与服务智能化的双核驱动。
这不是简单的战术转变,而是基于技术变革下发展理念的深刻改变,是汽车厂家的身份或将由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变。而藏在双核驱动背后的是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一体化智能生态圈的建立。
而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套出行解决新方案。

01.
全面智能化
更多人已经达成共识,这是一个裂变与重塑的汽车市场。
纵观当前汽车产业形势,国内市场进入微增长,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加速分化,淘汰赛正在打响,以低增长、强竞争和体系力的竞争新模式已经到来。
汽车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蓬勃兴起,跨界竞争与颠覆式创新方兴未艾,新兴需求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加速转变,产业环境和生态体系深度变革。
而以智能化、电动化为代表的“汽车四化”一面将汽车行业推入巨大的不确定中,同时也展示了巨大机遇。
危机与机遇前,把问题抛给了每一个深处行业剧变的汽车制造商:是否选择勇敢地闯入新世界?
北京汽车同样面临同样选择。“快速颠覆的技术变革、不断涌现的跨界竞争和持续提升的消费预期,使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全产业链的革新与巨变。”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判断道。
或许,这也是北京汽车改变命运的机遇点。你无法忽视处于混改中心的北京汽车需要更多的动能,更无法停止如何刺激北京汽车自主事业走出低潮的思考。

很快,一场激烈的比拼就此展开。
以全面智能化与全面新能源化两大核心战略齐驱并进,北汽集团勇敢进入了新的世界,而以AI为发展动能,也为北京汽车指明了突围方向。
他们早已未雨绸缪。
在产业生态合作方面,早在2017年,北汽集团已经先后与科大讯飞以及百度达成战略合作,范围包括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车载智能化及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智能车联网平台等。
如今,北汽集团已推出了NOVA-PLS智能化发展战略,形成了智能驾驶NOVA-Pilot、智能互联NOVA-Link、智能驾舱NOVA-Space“三维一体”的智能化战略。
这为北京汽车智能化发展战略增添了新动能。
2018年10月18日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北汽集团正式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五年行动计划——“海豚+”战略,宣布将全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到2022年,力争实现所有产品具备“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功能。
根据“海豚+”计划,北汽集团将全面推进L2及L2.5级智能驾驶规模化量产应用;加快建立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全新平台;2022年之前实现L3级智能驾驶规模化量产;开展L4级相关产品的开发、测试和示范,通过冬奥会示范运营,实现全球首次规模化L4商业化运营。
这是一份领先又有序的智能化战略,也是上升到集团层面全方面的智能化战略,不仅为集团主力军的北京汽车智能化突破奠定了基调,更是设立了目标。
但现在的考验是,如何在智能化战略中实现领先,这不仅需要信心与决心的加持,更是需要一份清晰的实现路径。
轮到了北京汽车出牌。

02.
双核驱动
“全面而坚定的智能化战略转型下,我们将以‘产品+服务’双核动力作为打造中高端品牌的核心路径。”更早的表述里,陈宏良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即核心为产品与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这不仅是简单的战术方案,而是包含着对汽车行业转变的洞察与理解。
当“汽车四化”以颠覆格局的力量袭来时,传统的汽车行业或将实现由传统汽车制造商到整体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需要围绕客户建立一整套的出行服务体系。
相同的判断包括丰田汽车、大众汽车都已经成行。
这同样也是北京汽车智能化的目的与路径。
在北京汽车的规划里,以产品与服务为核心,通过产品智能化强化客户智能体验与升级;强化智能化服务,破除产品与客户之间的孤岛关系,构建出一条智能生态圈,完成出行服务的闭环。

首先看产品。
在以性能为标签的1.0 SAAB时代里,北京汽车开发理念是对标竞争对手,常常在解决产品有无问题。迈入以智能化为标签的2.0 AI时代,北京汽车的问题回归到消费者需求和价值本身,解决的产品是否优秀问题。
在智能化战略里,北京汽车将AI 技术融入产品基因,整合集团优势资源打造具有领先竞争力的2.0 时代产品研发、设计、制造体系。
绅宝智道已将战略有力落地。智道搭载了智能互联系统Carlife,具有AI车况管家、AI语音助手和AI安全卫士三个核心功能。
其中,AI车况管家实现汽车从被动控制到智能主动服务的进化,具有动力卫士、保养秘书、用油会计、电池助手、驾车达人、消息提醒六大功能。
AI语音助手系统具备自然语义识别功能,可实现人车对话。AI 安全卫士则解决了驾驶中的盲区问题。
这让NOVA-PLS智能化战略掷地有声。与此同时,智道的智能化并不只是为了追逐热点而盲目增加新功能,而是在整体性能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优势。
“品质,是产品的核心基础,也是最考验企业功底的门槛。智能互联科技是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不是全部。过分吹嘘智联,对车辆本身的综合品质避而不谈、甚至是忽视,是行不通的,更不会长久。”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