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北京建设74座加氢站,电动车主:难道电动化要被抛弃?

来源:汽场
作者:郎玉峰
2022-04

自新能源转型以来,网络上经常会因为新能源的方向所争执,纯电动or氢燃料?

不仅仅发生在各大社交平台,就包括日本的两大著名车企的领导人,丰田和本田两大日系品牌的领导人,也因为新能源的未来方向隔空开撕,本田领导人认为丰田坚持氢燃料是非常蠢的行为,奉劝丰田早日回归纯电动的行列当中,可见,新能源的未来终极方向,目前没有任何人可以过早的下定论。

北京加氢站即将建成

近日,北京市城管委制定关于《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自2022年4月18日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关于此次加氢站建设意见征求,在《管理办法》中明确:“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力争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其中2023年前建成并运行37座。

其实提起氢能源汽车,就不得不提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本次冬奥会上,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作为重要的新能源和环保理念的推动者,本次北京冬奥会也秉承环保和能源变革的理念;在本次冬奥会上,使用了超过1000辆氢燃料电池车,用于各个场馆之间的交通运输,并且也为此配备了30余座加氢站。

丰田作为本次冬奥会的赞助者之一,也提供了一批来自丰田旗下的氢燃料电池车,就是最近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的——丰田Mirai,作为氢燃料汽车的坚持者,丰田一直将一部分研发精力聚焦到氢能源,作为环保和补能等多维度的考量,氢燃料固然也是新能源未来的重要核心方案。

而在冬奥会之后,北京也开启了加速氢能源推广和建设,本次在北京开启建设加氢站就验证了国内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纯电还是氢能源,都将共同发展,不在新能源领域有“掉队”的可能性。

说到这,肯定有一些小伙伴会想,如果开启布局氢能源,自己想买纯电动或者是已经有纯电动车型,是不是几年以后就要被淘汰,或者在电动化领域的建设生态上,就要停止呢?

加速氢能源会波及电动化吗?

此前,关于氢能源目前着重研发的氢燃料电池车,笔者此前有过内容介绍,想要了解车型和技术,可以点击后文链接跳转详情。(汽场文章链接)

笔者此前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想要购买电动车,但是因为经常看网络信息,比较担心,问了笔者一个问题:“电动车到底能不能买,现在都说氢能源才是未来大趋势,我能不能买了个电动车,以后国家不认了,我这不白买了么?”;相信很多人的疑问和笔者的朋友一样,都有此类的顾虑,而今天,笔者就一起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目前,纯电动和氢能源都是新能源发展的方向,只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方向,目前,纯电动车型是全世界的政策趋势,并且,很多造车企业也将重心放在纯电动车型上,所以目前,我们能够在路上看到的新能源车型,几乎全都是以动力电池来组成的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车型。

不仅仅是企业在车型研发上一直非常用力,包括很多国家,也将纯电动车型作为主力推广的新能源方向,以挪威为例,纯电动车型的销量已经远高于传统燃油车,甚至也远高于插电式混动车型,而且在挪威国家,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和覆盖也在积极建设,导致挪威的新能源车主完全不需要担心任何补能问题。

不仅仅是国外,国内也在积极覆盖充电站建设,包括类似于特斯拉、小鹏、蔚来等品牌,也在国内致力于构建补能生态,方便纯电动车主更好的用车环境;从目前的大环境来看,纯电动车型以及车主完全不需要担心纯电动车型会被淘汰,从目前的全球大环境来看,纯电动依旧是新能源发展的主力方向,也是国内能够在汽车领域完成弯道超车的最好机会。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来看,除特斯拉品牌外,剩下的热销新能源车型,均为国内品牌,甚至比亚迪已经能够在世界新能源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国内在新能源领域的主导权和能力,已经从传统燃油车时代完全扭转成为行业领军者。

而氢能源,从用车角度来看,更为环保和便捷,氢是地球生态中存储量占比非常高的能源,这也是在元素周期表中,氢可以排在首位的原因,并且在氢燃料电池中,氢生成电后,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只生成水,所以环保方面完全不需要担心;最后就是氢能的补能速度,相较于目前电动车的充电速度,要更快,所以,很多人将氢能源视为新能源未来最终形态。

但氢能源的构建难度非常大,无论是制氢、运氢、加氢、储氢等多种领域,都需要非常高昂的造价成本,甚至,一台氢燃料电池车,成本价格也远高于目前纯电动车型,虽然非常环保也非常便捷,但动辄40万-100万的车,有几个消费者能买得起?中国的汽车黄金消费价格在10-15万元之间,氢燃料目前的成本,普通消费者完全无法接受。

现阶段的发展,纯电动车的趋势是不可忽视的,即便是氢能源也在积极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要么并行,要么会成为民用和商用的两种构建形式,当下,想要购买纯电动车,或者已经成为纯电动车的车主,也无需担心,电动生态依旧会继续大力建设。

写在最后

无论是电动还是氢能,都是“碳中和”计划必不可缺的发展路径,而目前的全球化发展,更多国家和企业都将重心策略放在了纯电动车型,所以在10年内,纯电动车和电动化生态会呈快速上涨的发展曲线,而氢能源,依旧会继续扶持,但根据难度和成本来看,想要能够达到消费者心中的覆盖能力,还有些距离,笔者只能说“未来可期”。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