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只要装外壳,突然“火”了的滑板底盘落地难在哪里?
天皇巨星?旋风冲锋龙卷风?每一个80后和90后男生的小时候,肯定看过《四驱车小子》或是《四驱兄弟》,而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四驱车,也是那个年代能够和朋友们炫耀的资本。
四驱车在同一个底盘里,只要装载不同的马达、电池和轮胎,就能实现不同的性能,而外观配件更是个性化选择十足,各种各样的车壳和滚轮,让每一个四驱车爱好者为之疯狂。
或许谁也没想到,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四驱车结构,随着滑板底盘的出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突然爆火的滑板底盘
滑板底盘这个概念,事实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年,但真正把它带火的,主要归功于美国造车新势力Rivian。
这个在国内市场知名度并不高的企业,主营的业务是电动皮卡和电动货车,Rivian成功IPO之后,市值最高时甚至一度接近1500亿美元,成为了全球市场第三的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为何Rivian能够获得投资人的追捧?除了电动皮卡产品本身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其打造的滑板底盘。
滑板底盘,英文名字叫Skateboard Platform,也可以理解为滑板平台,在底盘的研发前期就将电池、电驱动系统、悬挂等部件,集成在了一个形状类似“滑板”的底盘里,好处就是可以兼容多种车型,显著降低了造车开发成本,不同的车型只需要在同一个底盘上套不同的“壳子”就行了,简直就和小时候玩的四驱车一个样。
除此以外,滑板底盘另一个特点则是线控。
以往我们控制车辆的转向和刹车,事实上都是通过经过一层层的转动和助力机构,最终“传递”到车轮和刹车盘上的,这也符合常人的理解。
但线控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以往这些硬性连接被取消,转而采用电信号控制。也就是说,我们控制的方向盘,它只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和车轮不再有直接联系,我们打方向,车辆之所以依然能够转弯,是因为这个动作触发了车轮的转向信号,和街机厅里面赛车游戏上的方向盘意思差不多了。
线控,意味着转向和刹车实现了“电子化”,也就意味着每一个控制和操作都可以实现量化,好处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将车型进行分类,然后量化出一个车型对应的特点,打造可复制的、高一致性的产品形态,比如你想打造一台性能轿车,那么直接导入性能轿车对应的调校数据,就可以完成这款车对于转向手感、刹车手感方面的调校。
另外,少了机械结构之后,车辆对线控转向和刹车的控制,精度上也将进一步提高,在未来的自动驾驶时代,线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好处这么多,为啥没有人把设计好的滑板底盘拿出来卖,这个生意肯定不错啊。
别说,还真有。近日,国内一个名为悠跑科技的公司,发布了其开发的UP超级底盘和UP SPACE超级舱体两款产品,其中UP超级底盘就是基于滑板底盘的理念打造而来,超级舱体则可以理解为其对应的模块化上装,上下分开卖。
根据悠跑的测算,使用UP超级底盘打造新车,可以大幅提升研发及制造的便利性,缩短整车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其中整车开发周期可缩短6-12个月,研发成本最高可降低60%。
汽车作为产品研发周期长、需要重投入的行业,UP超级底盘如果能够减少如此之大的成本开销和研发时间,这种看上去极具颠覆性的产品,似乎没有人可以拒绝,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落地的阻碍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车企打造的新产品,存在许多别人无法复制的技术,由此打造的护城河,最终会传导到市场竞争力上,所以,燃油车时代下,传统巨头由于进场早,技术实力雄厚,后来者是很难实现超越的。
但电动化时代就不一样了,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各家都差不多,你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我也能用,这样硬件性能带来的差异化越来越小,传统车企的技术护城河,也越来越浅了,新能源汽车,让“弯道超车”成为了可能,如今,以“蔚小理”的大厂,已经逐渐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车辆的智能化,已经成为发展新风口,一辆车的ADAS性能如何,算力多少,车机用的什么芯片,内存多大,是否有全栈自研能力等等,这些已经成为新的竞争方向。
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一个初创车企来说,如果使用滑板底盘造车,然后把省下来的资本成本用来打造差异化的智能车机以及智能辅助驾驶,相当于把更多重心用在了刀刃上,性价比显然很高。
不过,这对于老牌车企或是实力较强的企业来说,这事可就不一定这么简单了。电动车硬件上虽然已经高度同质化,但并不是说以往的技术优势完全失效,在电池结构的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与底盘进行整合,依然需要很高的功底,对于第三方滑板底盘这种通用方案来说,老牌车企很可能看不上——你把什么东西都设计好了,完全体现不出我自己的工业实力。
更重要的则是相互的信任度问题。电动化和智能化时代,最珍贵的并不是软件和硬件,而是数据,用车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比如ADAS行驶数据、每个功能的使用情况等等,会帮助车企不断优化自己的算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最终形成一个无比庞大的智慧网。
但如果一辆车整个底盘都不是自己的,作为一个车企来说,如何完全相信有关底盘的底层数据,别人能够如实的全部给到我呢,万一给到我的是过滤后的数据呢?这种信任的悖论,显然加大的滑板底盘大规模普及的难度。
基于这样的现实环境,我们可以大胆推测,随着滑板底盘的推出,其成本低、好复制、产品周期短的特点,让造车门槛得到了进一步的下探,不排除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出现。性价比将是未来这种产品的主要特点。
但对于大厂而言,用别人的滑板底盘显然在各方面都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为了各项数据能够亲手掌握、同时也为了品牌溢价等等,在诸多原因的影响下,未来大厂大概率会打造专属平台,做只属于自己的滑板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