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怀疑电动汽车?欧阳明高发话了,万字长文中这4个才是核心点
——本文系《二师兄研究所》第45期
电动汽车的飞速崛起,是这几年来汽车行业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还记得几年前特斯拉刚刚入华时,还被很多人看作是“有钱人的玩具”,比亚迪十几年前折腾新能源汽车时,也被很多人看作是“不务正业”。
而现在,情况有了明显变化。
特斯拉、比亚迪都已经成长为年销几十万辆的新能源产业巨头,电动汽车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汽车行业迎来了真正的百年变局。
然而,仍然有不少习惯了燃油车的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持观望、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其实,这很正常。
作为个人消费者来说,大多数人只会站在自身的用车需求和用车体验上来做出判断。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听听业内专家的意见,因为,他们的很多观点和理念都与我们的日常用车息息相关。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欧阳明高可以说是最权威的专家之一。
欧阳明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汽车动力系统专家,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就在12月2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欧阳明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阐述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抛开那些复杂的技术层面的讨论,他所提到的很多问题,都与普通消费者有直接关系,现在我们就来简单解读一下。
观点:汽车电动化已突破临界点,进入陡峭增长期
解读:别杠了,买电动车没问题
可能你还在对电动汽车说三道四,例如充电难、充电慢、不安全、丰田都看不上等等,但是,这些都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
欧阳明高预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30万辆,明年约500万辆,2030年约为1700-2000万辆。
这是个什么概念?
目前国内汽车年销量为25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10年后,现有的燃油车将基本上被新能源汽车取代。
欧阳明高还给出了一个“陡峭增长期”的概念。
通俗来讲,经过这几年与燃油车的拉锯战,汽车电动化已经突破临界点,未来几年增长曲线会迅速拉升。所以,别再有电动汽车将来成不了主流的想法了,市场大势已定。
观点:2030年中国品牌会占60%
解读:“国产车不行”的老黄历扔了吧,该买就买
欧阳明高在发言中表示,未来5-10年内汽车企业将大洗牌,合资车企会在2022年-2023年集体发力,国产品牌将与外资品牌进入激烈竞争期,但到2030年,中国市场的中国品牌将占到60%。
原因很简单,目前国产新能源车企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而造车新势力、比亚迪等厂商在这两年也成功站稳了中高端市场,品牌形象方面已不是短板。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欧阳明高对比亚迪一直都是推崇备至,曾经表达过“新势力应该学习特斯拉,自主品牌应该学习比亚迪”的观点。
而这次的发言中,他甚至把比亚迪称为“全球标杆企业”。
许多人都知道,比亚迪在网络上被黑成碳,一个“筷子悬架”的烂梗能被玩好几年,但实际上,这却极有可能是新能源时代的一个巨无霸车企。
其实,不光是比亚迪,其它新能源厂商也早已今非昔比,所以,也别再有“买国产车丢人”“国产车质量不行”之类的奇葩想法了,该买就买。
观点:超级快充将越来越多
解读:高速充电问题有望解决
每到五一、十一长假,网络上对电动汽车的质疑声音都会达到高潮,不少燃油车主看着电动车主因为没电而在高速上趴窝的视频一边疯狂点赞一边哈哈大笑。
的确,这是电动汽车目前的一大短板。
欧阳明高表示,其实,高功率型动力电池可以做到像加油一样快,但这种超级快充比能量偏低,无法满足长续航要求。
但是,高功率型动力电池可以为用电设备瞬间大电流供电。
欧阳明高表示,超级快充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应急补电。
一款续航里程为600公里的电动汽车,超级快充模式下5分钟可以充三分之一的电,能多跑200公里,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速趴窝的问题。
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这的确很麻烦,但如果充5分钟多跑200公里呢?
当然也有人说,200公里仍然不够用。
这话不错,但这些人跟那些因为电动汽车跑不了大西北环线就觉得它发展不起来的人一样,他们不是目前电动汽车的目标用户。
用任正非的话来说,这个叫“非核心用户噪音”。
观点:电池回收业务将不断加码
解读:下一个“财富密码”?
电动汽车反对者们有一个经常提到的论点:废旧电池会造成污染,欧洲极端“环保白左”、丰田董事长丰田章男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但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大局已定,在这个大局之下,什么问题都能解决,包括电池回收问题。
欧阳明高介绍道,2025年中国需要回收和梯次利用的电池总量将达到1.25亿千瓦时,目前达到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规范条件的企业有14家,未来还将持续扩大。
煤、石油、天然气,烧了就没了,但动力电池内含的钴、镍等金属却可以回收利用。
这些资源目前国内储量都不多,其重要性和价值会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在未来,动力电池回收会是一门很大的生意,相关人才也会变得越来越抢手。
新能源电池材料专业学生狂喜!
材料专业终于可以退出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专业行列了。
其实,任何时候技术类人才都不会被“坑”,关键还是看水平。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核心装备,这样的财富密码,怎么能错过呢?
结束语:当然,我们不能说专家全是对的,但他们至少是站在全局和全行业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20年3月份刀片电池量产的时候,欧阳明高亲自去站台,那个时候你如果看懂这个信息,现在说不定都实现财务自由了。要知道,那个时候比亚迪的股价在40元左右,而现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