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销量第一,实则问题严重,奥迪究竟还能“硬撑”多久?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随机挑选几个路人,让他脱口而出三个豪华汽车品牌,我敢打赌,百分之九十的人的答案都无外乎奔驰、宝马和奥迪。而这三个品牌虽然同为豪华品牌,“人设”却不尽相同,奔驰历来主打豪华,而宝马却强调运动,至于奥迪,在中国主打...气场算吗?
虽然看起来这个回答不太正经,但却并不夸张。奥迪的所谓气场,并非来自产品本身的设计出彩,而是它的附加属性。
在2013年以前的中国市场,奥迪拥有着最独特的身份,那就是政府用车。不是有这么这么句话吗:“别管大小官,都坐四个圈”。这话看似调侃,却足以说明奥迪的“官车”形象有多深入人心,以至于拥有一辆黑色的奥迪A6L几乎成为了当时大多数中年男人的梦想之一。
不过,好景不长,随着政策的改变,奥迪的“官车”之路在2013年正式走到尽头。失去了“官车”buff的奥迪一时间乱了阵脚,在国内的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
嗅觉灵敏的奥迪立刻在产品上试图改变“人设”,同时还在用大幅优惠企图留住消费者。效果还算明显,在刚刚公布的销量榜单中,9月份奥迪中国市场销售新车65,767辆,同比增长12.5%,1-9月累计销量达到483,001辆。
表面看来,奥迪似乎依然拥有着喜人的成绩,但我想,手握着这份成绩单的奥迪,也许并不开心。
喜人销量只是“虚假繁荣”
或许单从销量上来看,奥迪目前依然表现强劲,但是其实纵观全球市场,奥迪却并非“风调雨顺”,9月份,奥迪向全球市场交付了139150辆汽车,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大约22%。
也许有人会说:“只看中国市场的话,奥迪依然是很好卖啊?”
的确,上文提到,9月份奥迪中国市场销售新车65,767辆,占全球总销量的47%。但在这份看似令人满意的销量背后,痛处也许只有奥迪自己最清楚。
之前,总有人用“巨额优惠,以价换量”来形容通用旗下的产品,但这次,我认为它更适用于奥迪。
以奥迪在国内的成名作A6L为例,8月份,A6L以单月12878台的销售成绩成功站在了BBA的首位。但殊不知,销量虽然领先了,但A6L已经和E级、5系的“真正”差距越来越大。当5系和奔驰E级刚上市都在加价时,A6L就已经开始有不小的优惠。而当它们价格开始松时,奥迪A6L已经抛出了动辄几万的优惠,要知道,目前全国最低的A6L成交价已经在32万左右了。
如此优惠幅度,才勉强在销量上超过它们。但也许在宝马和奔驰眼里,这场“斗地主”中,早就没有奥迪这位对手了。
这样的情况,在奥迪家族比比皆是,比如奥迪A3,目前全国最低成交价居然不足十五万,不到十五万能买到“四个圈”的确是挺让人心动,但如此的以价换量消耗的却是奥迪多年苦心经营的高端形象。
多个细分市场呈现“崩盘”
如果说奥迪A6L的现状是因为换代速度慢导致的产品竞争力下跌,也的确存在一定道理。但如果放置整个奥迪目前的现状,这样的说法并不能站稳脚。
近年来,奥迪的新车投放速度并不算慢,从全新一代Q7,再到今年的旗舰产品A8L、Q5L,可以说都是卯足了劲,但实际效果,却只能让人摇头。
2015年以前的奥迪Q7,绝对算得上是百万级SUV中的头号选手。而换代后的Q7,销量却一蹶不振,今年最高的单月销售成绩仅为8月份的2765台,而在其他几个月中几乎都是在1200台左右。平均下来,甚至还不如来自北欧的二线豪华品牌沃尔沃XC90。而同级的宝马X5、奔驰GLE即使是低谷时期依然能够有着三四千台的成绩。
虽然今年奥迪最重磅的新车当属全新A8L,但关注度最高的却还是Q5L,毕竟更接地气。但全新的Q5L真正登场时,却引来了一片唏嘘声。8AT换7速双离合、quattro全时四驱换适时四驱这样的做法,让不少消费者伤了心。不过消费者都不傻,实际的市场表现自然能说明一切。即使聪明的奥迪知道利用新老款同堂销售的办法来掩盖新车不好卖的尴尬,但如果你仔细留意,看看街上Q5L的保有量就大概能猜到它究竟有多惨了。
至于A8L,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级别任何人想撼动奔驰S级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何况奥迪A8L这次既没有摸对路子也没有拿出诚意,所以销量惨淡是情理之中。
品质下降令人丧失信心
家里有位亲戚,人到中年也想享受一把“领导”的感觉,于是买了台奥迪A6L。如今,没几年的时间,他的A6L就开始故障频发。最严重的当属奥迪的通病——烧机油,现在几乎每2000公里,就要定量添加机油,后备箱的机油桶属于车上常备。后来,实在受不了高昂的维保费用,将这台A6L卖掉后买了台汉兰达。
而笔者也曾问过不止一位奥迪车主相同的问题:“如果现在让你换车,你还会选择奥迪吗?”答案几乎都是不会。而主要原因就是较高的故障率和高昂的维保费用。
打开汽车投诉网站,搜索奥迪品牌,故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投诉量更是多如牛毛。在车质网的投诉页面可以看到,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仅奥迪A4L一款车型的投诉量就多达45例,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转向异响、变速箱顿挫、发动机抖动等现象。
而奥迪的其他车型也是同样,从相对低端的A3到超过百万的Q7,无一幸免。对于一个整日标榜“科技、技术”的德系高端汽车品牌而言,这样的品控,似乎有些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