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轿车销量排名出炉,"五强"排名再变,宏光MINI长脸了?
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售162.6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增长1.2%。其中,轿车细分市场5月销量为79.4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4月的77万辆增长3.4%。

纵观5月的轿车市场,"五强"排名再次发生变化。轩逸毫无悬念地拿下冠军,卡罗拉升至第2,大众新朗逸下滑至第3,宏光MINI由第5升至第4,全新英朗排名第5。和上月一样,本月仅有宏光MINI和帝豪两款中国品牌轿车挤进前15,但帝豪临近换代,销量出现下滑。相比日系轿车,大众新朗逸、新宝来、速腾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情况如何,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TOP 1:日产轩逸
5月销量:38373辆
第14代轩逸换代非常成功,一直牢牢占据轿车市场榜单前列。5月,轩逸销量达38373辆,同比下滑16.2%,环比4月的45725辆下滑16.1%。

说到轩逸,大家对它的印象是什么?是柔软舒适如家里沙发的座椅还是强悍的保值率?虽然这是一台开起来不怎么有趣的车,但它也承载了很多家庭的美好生活,毕竟它很均衡。
轩逸定位日常通勤代步,造型非常贴合年轻人的胃口,性价比很高,在10-14万的售价区间的同级别车型中具有价格优势。而且,轩逸的油耗表现在同级别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同时,日产车型整体还有个特点,就是后排空间与同级别相比有着跨级别的表现,轩逸也不例外,毕竟日产经常被调侃为"行走的大沙发"。
TOP 2:卡罗拉
5月销量:35083辆
和新朗逸一样,卡罗拉在5月的市场表现也不尽如人意。5月,卡罗拉销量为35083辆,同比增长5.6%,环比4月的27328辆增长28.4%,排名第2。

你会发现,国内汽车销量前几名中经常会出现卡罗拉的身影。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丰田"畅销王"卡罗拉,近年来备受国人的喜爱。
在TNGA架构和第二代THS的加持下,卡罗拉从内到外均有提升,在"中保研"的全测试中成绩也很优秀。可以看出,卡罗拉的产品实力毋庸置疑,堪称全球最强家用紧凑型轿车。

作为丰田家族的销量担当,在全球市场上表现相当出色。2020年,卡罗拉的全球销量突破百万,达到113.4万辆,也是去年全球车市唯一销量破百的车型。其中,卡罗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约为34万辆。
TOP 3:新朗逸
5月销量:30375辆
作为大众神车,人人都叫好的朗逸,为什么突然卖不动了?5月,新朗逸销量为30375辆,同比下滑10.9%,环比4月的30879辆持平。

此前,国内的A级家轿王并不是日产轩逸,而是大众朗逸。如今,朗逸已经地位不保,不仅被轩逸远远超越,5月还被卡罗拉超过。
尽管朗逸的优惠力度更大,但是也无力回天了,曾经的A级家轿王,如今只卖小车价,还是让人充满感慨的。此情此景,实在怨不得别人,始作俑者就是上汽大众自己。

自从中保研公布了帕萨特和途观L的碰撞成绩后,朗逸的销量就有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尽管其优惠力度持续增高,但是不安全的车型终将受到消费者的抵制。
TOP 4:宏光MINI
5月销量:29706辆
宏光MINI定位于"人民的代步车",销量非常可观。5月,宏光MINI销量为29706辆,环比4月的26592辆增长11.7%,排名从第5升至第4。

自去年5月份预热、7 月正式上市以来,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EV就开始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迅速崛起。上市后仅用两个月时间,宏光MINIEV在国内市场的销量就开始逐渐追平特斯拉Model 3。
宏光MINIEV之所以能击败特斯拉,主要归功于价格,毕竟它看到了人间的"烟火气"。和同价位的老头乐相比,宏光MINIEV的安全性又胜出一大截。在这个价位区间,确实没有其它品牌能够比五菱做得更好。

这种模式如今正在被国内车企"复制",还面临一线城市绿牌难上的问题,这对五菱而言有利有弊,优势地位将受到挑战,需要上汽通用五菱沉着应对。
TOP 5:全新英朗
5月销量:26752辆
历经多代车型的更迭,别克英朗依然受到国人的喜爱,必定有它出众之处。5月,全新英朗销量为26752辆,同比增长24.3%,环比4月的28443辆下降5.9%,排名第5。

英朗为什么能持续热销呢?除了亲民的价格外,英朗入门便是自动挡,比朗逸、轩逸以手动挡的价格去吸引消费者到店有诚意太多了。
以落地价格、综合配置来对比的话,在国内合资轿车领域,英朗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4609mm的车长、2640mm的轴距,日常居家使用已经完全够用了。

四缸英朗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83Kw,最大扭矩达141N·m,匹配6AT变速箱,百公里油耗低至5.9L,和日系轿车差不多,也是挺香的。
写在最后:
从销量情况来看,轿车市场是国内车市第一大细分市场,其中销量占比最高的车型级别是紧凑型车。与4月相比,德系品牌销量占比有所下降,日系依旧畅销,中国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经历过近几个月的起伏,相信轿车市场会逐渐进入平稳期,后期各车型的销量走势如何,我们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