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税最新影响:德国车企让步 中国车企顽强选择另一条路加速
全球汽车业最大的话题,不是什么自动驾驶、不是什么互联网,最近无疑是征税事件。
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对这件事最准确的描述。
6月22日周五,特朗普表示在美国政府对汽车进口是否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启动调查一个月后,如果欧盟对存在的问题没有做出解决,他将会对欧盟组装的进口汽车征收20%的关税。
汽车作为欧盟重要的支柱产业,特朗普的这一表态自然引发了欧盟内部强烈的反弹。
欧盟委员会负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委员Jyrki Katainen在周六出版的法国《世界报》上表态称,如果特朗普真的对欧盟汽车实行新的关税政策,那么欧盟将“别无选择,只能反击”。
本周,作为对美国向欧盟金属制品征收关税的回应,欧盟对价值28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开征关税。同时欧盟委员会再次强调,欧盟和美国之间价值1万亿欧元的贸易是平等的。
当然,企业的决策者们想法不太相同
根据我们得到的最新消息,受影响最大的德国车企们,会更多的选择妥协让步。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愿意放弃欧盟与美国之间的汽车关税,以换取美国对欧洲汽车进口税减免25%的边境税。
据报道,Grenell曾与包括戴姆勒股份公司,宝马股份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在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的高管见面。这三家公司在美国设有工厂,在这里雇佣了数千名美国员工。
戴姆勒向“华尔街日报”证实了与格雷内尔的会晤,但拒绝进一步置评。大众汽车没有立即对这篇论文发表评论,而宝马公司表示它支持“最低或无障碍”的自由贸易。
自特朗普发出对进口汽车征税25%的威胁以来,戴姆勒、大众、宝马三巨头的总市值已经蒸发了202亿美元,股价狂跌的德国汽车制造商们已经急得没办法了。
全球最负盛名的欧洲三大汽车制造公司选择的是这样的一种思路,让我们看到了缓和的机会。
中国车企们会如何选择?
这需要把话题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在中国的车企们,尤其是与美国市场有深度关系的企业,另一个是想要走出国门进军美国的车企们。
与美国市场有深度关系的企业们,这种态势之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加速在中国本土的国产化进程。
看看数据,2017年美国生产出口中国总计28.02万辆,在中国销售宝马X4、X5、X6,已经即将投产的X7均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生产,奔驰的两个顶级SUV,GLE和GLS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生产。2017年宝马X5成为中大型进口SUV销量榜最大赢家,共售出51878辆;奔驰GLE排名第三售出31198辆;宝马X6售出8927辆。
关税调整之后,在美国的价格提升,直接导致这类车型进入中国的价格也更加昂贵,甚至车价凭空提升10%。
林肯和特斯拉两家也同样遇到这样的阵痛,因为它们全部都是进口方式引入,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JEEP旗下的进口车型,英菲尼迪、讴歌旗下的进口车型。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地位是无法改变,并且中国的汽车消费进入消费升级阶段,对豪华品牌有着极大的需求。谁都不想放弃在中国的下一个风口之下,更多的高端车型相信会做出在中国国产的考虑。
也就是说,宝马X3、奥迪Q5、奔驰GLC以上级别的车型,当中国的市场容量足够吃的下的时候,真的会可能实现国产。
而对于中国想要走出国门进军美国的车企而言:
如果长期保持这样的现状,那在北美加速建厂是解决办法。
自主品牌中,广汽传祺进军美国市场的态度十分坚决,已经连续四年参加北美车展。2017年,广汽传祺在硅谷建立起北美研究中心,2018年广汽传祺还将设立北美销售公司,并参加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年会,进一步开拓经销商资源与网络,为2019年正式进入北美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长城汽车旗下“哈弗”、“WEY”品牌计划分别于2020年、2021年进军北美市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建军更是透露此次进军美国市场,或许会采取三家汽车企业共同建厂的新模式。
当然,摆在眼前的事实也很清晰,进军美国市场的产品们,或许不会在美国市场成为主流。有机构预测,到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汽车数量预计达到50万辆,但如若关税政策维持现状,中国制造会失去最大的优势,也就是价格和性价比。
小结:
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化已经搞了这么多年,谁都没办法从中独善其身。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美国做出的这类调整,也许会直接、间接的导致世界汽车格局的重铸。
实际上各大巨头们已经都在中国做出了布局,全部进口的只有林肯、特斯拉,但两者的中国建厂计划几近全部确定。如果此为长期行为,势必会让受影响的企业们再次提速中国国产化进程。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中国市场在面临着消费升级的趋势,赶不上这波趋势,只能被越落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