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80亿元,“落子”泰州,长城汽车版图布局加速
2018年车市寒冬让不少车企仍心有余悸,从下半年开始,中美贸易战、房价上涨挤压,到年末的国六标准排放实施、新能源双积分等政策法规的实施,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大环境开始逐渐恶化,创下了2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的记录。
但从长城汽车2018年销量来看,长城汽车作为自主品牌领航者,却在车市逆境中爆发出了强大的上市势头。从销量来看,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105.3万辆,连续第三年突破百万销量。其中哈弗、WEY和长城皮卡分别以76.61万辆、13.95万辆和13.8万辆的成绩,夺得2018年SUV、中国豪华SUV和皮卡市场销量冠军。旗下四大品牌矩阵正在变得更加锋锐,经此一役,长城汽车抗压能力以及打法更加多样化,布局也更为完善。
而在研发方面,长城已经在保定、上海、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奥地利、印度建立了包括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造型等八个研发中心,拥有近7000人的研发团队,而在未来5年,长城汽车在全球研发总投入将超过300亿元。
在2019年开年之际,长城汽车基于全局,将在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建设汽车整车、内外饰及底盘制造项目。同时,规划实施以汽车整车制造为核心、关键零部件为配套及汽车金融、汽车保险、共享出行等业务,未来将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体系,打造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汽车科技产业园,先期投资高达80亿元。
至此,长城汽车已经拥有了八个整车生产基地,而重庆永川基地也将在2019年底正式建成投产。此外,随着江苏张家港、山东日照、浙江平湖和江苏泰州几大项目全部建成后,长城汽车的整车生产基地将布局华北、华东和西南地区,覆盖SUV、皮卡和新能源等多种产品,对于长城汽车未来四大品牌发展以及联动方面更具优势。
而在研发方面,长城已经构建出以保定总部为核心,涵盖欧洲、亚洲、北美的研发布局,尤其是对于新能源前沿的氢能研发,长城已经完成了德国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和保定的氢能创新中心两大研发布局,氢能技术研发团队已经高达600人。除此之外,长城汽车入股入股H2 MOBILITY,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51%股权,并控股上海燃料电池。已经对氢能完成了上下游的布局。
除了在氢能源布局方面可圈可点之外,长城汽车在全球布局版图也徐徐展开。在2018年7月,长城、宝马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合同。宣告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股50%,投资总额51亿元。而与宝马的合作也将有力的促进长城汽车的全球化进程,以及长城汽车新能源的布局和发展。
此外,长城汽车还将投资约1045万元人民币在印度设立子公司。这是继在印度成立研发中心后,长城汽车在印度又一重要投资,从而加强了长城汽车在南亚次大陆的发展布局。
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突尼斯和保加利亚等多国建设了海外KD工厂,具备了满足当地和辐射周边国家的能力。此外,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图拉州建设的中国车企海外首家具备四大工艺的现代化制造厂,将于2019年投产。建成投产后,产品不但面向俄罗斯市场,还将成为长城汽车“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中国早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并且,按照拥有率能够达到美国3/4的拥有率的话,中国还需要9亿辆汽车。按理来说,中国汽车市场还具备非常大的潜力,但事实上,由于国内消费水平的牵扯,近几年国内市场已经开始逐步疲软,在自主和合资都倍感压力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还想仅靠国内市场,在合资的降价攻势中完成“自主向上”,无疑是十分困难的。因此,走出去寻找更广泛市场是自主品牌的发展之路,是实现“自主向上”的必经之路,但也并不能盲目跟风,好高骛远的一股脑扎进去,像类似长城汽车这样一步步稳扎稳打才是可取之道,而对于其他自主品牌来讲,长城国际化战略的逐步见效,是很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的。未来5年投入300亿元人民币,打造一个全球化研发的体系,在主被动安全技术、智能互联、自动驾驶等方面形成领先优势,这是一个“广积粮 缓称王”的长期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