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危已,和中国同行相比差在哪?

来源:百姓评车
07-09 09:10

近日,全球第四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SK On宣布公司陷入危机,主要原因是电动车市场的走弱,换句话说,就是需求不旺。

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危已,和中国同行相比差在哪?

大家没有看错,电动车市场需求不旺。当然,这里说的电动车市场需求不旺,是不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瑞银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领域没有达成之前的销售预期。此前,通用汽车预测到2025年将售出100万辆电动汽车,但2024年第二季度仅售出21930辆。

SK On财报显示,该公司2023年报告营业亏损5818亿韩元,折合约4.227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继续报告亏损,亏损金额达到3315亿韩元。SK On上周表示,将冻结所有高管级员工的年薪,直到公司扭亏为盈。

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危已,和中国同行相比差在哪?

SK On因此陷入了经营困局。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因为是欧洲和美国电动车的利好政策收紧或者直接取消,“燃油车禁售令”推迟,排放限制也放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车价高和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电动车市场发展和销量不如预期,车企自身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也需要大量投入,使得车企放缓电动车计划。

相对比而言,中国的动力电池制造商确实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色。

欧美纯电车型需求减弱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电池装机总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总计达到了158.8GWh,较去年同期激增22%。其中,中国的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家公司表现尤为抢眼。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以60.1GWh和22.7GWh的装机量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宁德时代装机量同比增长31.9%,而比亚迪的装机量也上升了11.9%。令人瞩目的是,这两家公司合计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成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的前两名。

除此之外,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以及蜂巢能源等中国品牌同样榜上有名,位列该榜单的7到10名。排名3到6名的分别为LG和三星SDI、松下和SK On。

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国家排斥中国电池之后,SK On、LG和三星SDI、松下这四家电池供应商原本应该最有望获益。

但是,实际情况和想象的有些差距。

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等韩系电池三巨头在一季度的市场份额降到了23.5%。主要原因是背后的欧美电动车增速放缓。比如美国市场一季度电动车销量仅增长了2.7%(整体增长5%),尤其是5月份,在美国整体车市同比增长4.9%的大前提下,轻型车的电动车占比进一步收窄,下降至8.7%。

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危已,和中国同行相比差在哪?

欧洲情况也不太乐观,纯电动车一季度卖了约33.3万辆,同比增长仅3.8%,纯电动车的份额从13.9%下降到了13%。

别的品牌不说,就说电动车的领跑者特斯拉,现在销量都处于低谷。特斯拉2024年一季度的交付量为38.68万辆,环比下滑20.1%,同比下滑8.5%,这是自2020年以来首次季度交付量同比下降。

欧美纯电车型需求不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韩系电池企业过度押宝三元锂,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市场足够大也足够复杂

而中国的电池企业就没有韩系企业的掣肘,因为中国新能源车市热度居高不下。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92.6万辆和38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7%和32.5%,市场占有率达33.9%,行业整体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危已,和中国同行相比差在哪?

同期,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60.5GWh,累计同比增长34.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51.1GWh,占总装车量31.9%,累计同比增长34.9%;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09.3GWh,占总装车量68.1%,累计同比增长34.6%。

甚至,中国的新能源车企还掀起了一股自研电池潮。经过梳理可发现,2023年11月份,长安汽车发布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12月份,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吉利也推出了自研的金盾电池,蔚来、岚图等车企也对外发布自研电池动态。

某种程度来说,这是市场盘子高度繁荣、充分竞争的好处。因为中国新能源车市的盘子足够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不仅在市场份额上独占鳌头,在成本、价格方面更是占尽优势。

全球第四大电池企业危已,和中国同行相比差在哪?

更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新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的合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比如,前段时间,蔚来汽车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后者将为乐道提供电池供应。

此外,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也成为乐道汽车的电池供应商。再加上蔚来本身也在自研电池,这种既独立又合作还有竞争的“复杂关系”有些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以车企为核心,把各方电池供应商都纳入进来,各种需求势必会充分流通,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动力电池才更有竞争力。

这种局面是国外电池车企难以触及到的。当然,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更大,竞争形势也更加复杂。

正所谓凡事有利就有弊,就看中外电池企业如何应对了。

百姓评车

虽然有观点一直在质疑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认为这是在一家在唱独角戏,特别是欧美市场需求缩水,更是让这种声音愈发尘嚣甚上。但是从新能源车型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体验来说,现有的燃油车就是无法企及。从这个角度看,新能源取代燃油车必然是一个趋势。

过程或许有曲折,但是结果是一定的。

对于电池企业来说,经历过中国市场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绽放出更绚烂的果实。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