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订单量不足4千,李想开始“闭关”,创新有错吗?
3月中旬,汽车圈有两件热度非常高的“大事件”。第一件事莫过于小米突然官宣28日小米汽车正式上市,磨蹭了这么久,雷总终于憋不住了,小米汽终于要正式出击了;而就在小米汽车公布上市以后,笔者在北京的街头上,也陆陆续续看到了多次小米汽车的路测产品。而第二件大事,莫过于理想MEGA在网络上的风波,甚至很多汽车大V也正面“开怼”,怎一个热闹了得。
今天先抛开小米汽车不谈,毕竟此前也预测过很多小米汽车的新闻,当然目前很多产品特点还未曝光,雷总还真是能够“憋得住”,所以今天对于理想MEGA的风波舆论,笔者也想聊聊个人的想法。
今天聊理想MEGA,主要讨论3个问题,第1个问题是理想MEGA订单量不足4000,算得上是理想汽车首遭滑铁卢,那么这个“设计风波”之下的产品,算得上是失败吗?
第2个个问题,李想本人近期都没有更新个人社交平台内容,一向“大嘴”的李厂长,是有什么新的战略调整的杀手锏吗?
第3件,也是最为宏观的一个问题,理想MEGA算得上是对于新能源MPV产品的大的创新,创新有错吗?
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共同剖析,关于种种问题,想必网络上已经有很多种声音,千人千面,笔者也只是用尽量客观的方式,去评判目前关于理想MEGA所造成的一系列风波,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
理想MEGA是失败品吗?
从产品本身来判定,理想MEGA不只不是一个失败品,反而是理想汽车集“大成”之作,基本上把所有理想汽车多年的技术全部应用于这台车上,其中包括超快充功率,此前有很多媒体在海南试驾也在“指定”的充电桩做了测试,功率能够达到500kW左右,确实很快,虽然电芯本身仍旧是来自于供应商,但对于充电布局,仍旧是理想主导,目前北京周边服务区和城区也有不少理想建设的充电站,加上MEGA也是理想首台纯电产品,所以理想还是下了功夫的。
其次呢,在理想此前就一直贯彻到底的家用体验方面,理想MEGA毫无疑问,也是理想当下最强的产品,所以理想MEGA的设计,也是绝对“创新级”的,但就是因为太过于创新,尤其是这个外观设计,在一排排车辆摆放好以后,从尾部统一观感上,确实有点网络上负面新闻的既视感,当然笔者认为,理想MEGA还是更像高铁多一点。
因为网络上的新闻,以至于理想MEGA从流量、口碑纷纷迎来重创,根据目前网络上的信息,理想MEGA从上市至今,订单量甚至不足4千台,远低于目前理想在售的三款车型,理想L7、L8、L9目前月均交付基本三台车都达到万台级别,所以理想MEGA的当前成绩,的确有一点“滑铁卢”的味道。
估计李厂长本人也没想到,这么重磅级,甚至宣传噱头如此浓烈的一个产品,竟然远没有达到预期,要知道,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先生,可是一位实打实的营销高手,否则也不会有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的口号至今流传,所以李想MEGA目前的成绩,显然没有达到李想先生和理想汽车内部的预期。
其实4千台的订单量,和目前新势力顶流的理想此前推出的L9,以及问界跟新换代后的M7都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在余大嘴多次站台的新问界M7、M9,更是在近几个的交付成绩中,将理想拉了下来,所以理想MEGA的订单量,确实不能称之为优秀或成功。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理想MEGA是失败品吗?如果从产品本身来判定,笔者认为并非失败品,反而是一台具有高创新、多技术融于一身的产品,尽管产品的价格已经超过55万,超过自主品牌很多的豪华产品,但参考理想L系列的三款车型,理想MEGA也有“资本”把价格定在55.98万,所以从产品本身的特点、配置、体验来看,理想MEGA绝非一台失败品。
但根据网络上的风评,以及当前的订单量,短期内来看,理想MEGA貌似没有“翻盘”的机会,所以越来越多关注理想汽车的消费者和粉丝也为理想捏了把汗,但如果来判定产品,笔者认为该产品并非是失败品。
只不过理想目前品牌的营销还是有一定的偏差,无论是造噱头,还是内部因为一点成绩就开启“得理不饶人”的形式,笔者认为理想汽车内部确实有更多的优化空间,甚至在媒体体验中,过多的“跨界”媒体,专业知识都不合格,更没有办法让一台车辆更好、更全面的呈现在网络消费者的眼中,看来理想汽车内部应该是将自己定位为“大的数码玩具”的属性,如果这样,那理想的“一系列骚操作”就完全说得通了。
李想还有什么杀手锏?
根据李想先生的社交平台,上一次更新是在3月2日,距今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也就印证了,近期李想一改往日的“爱发言”的风格,从开朗变高冷,其实也正是可以判定,其实近期李想先生忙的不可开交,应该是在思考理想汽车和理想MEGA当前的处境是否有“解”。
其实笔者认为理想MEGA想要从负到正,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多让用户发声,用户的声音才是最好的验证,当然这里的用户值得并非是网络上为了拿“营销费”的用户,而是真正的此前理想车主复购MEGA的车主,在同时拥有多台理想产品,应该可以更友好的将增程换到纯电的产品体验进行对比,如若车主赞不绝口,想必理想MEGA也会迎来风评的转机。
而在设计方面,虽然网络一直还是有所诟病,但不如就让设计彻底“放飞自我”,给产品设计更多的“共创皮肤”,让用户选择自己的产品主题,相信也会为理想MEGA带来更多优秀的解决方案,所以笔者认为,李想本人应该也在想各类的解决方案,期待李想付出以后带来的措施。
创新的步子要迈大吗?
时间退回5年甚至10年,其实彼时的汽车市场,是非常保守的,很多车型的更新换代要达到7-10年,大部分一款车型推出上市后,是要在市场“保持”很多年。
而到了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时代,新车更新换代仿佛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一般,很多车型甚至更新周期只有1-2年,甚至价格浮动也非常快速,这也是为啥新能源时代,“割韭菜”这个词,也是常见的存在;所以从新时代汽车行业发展的角度来判定,创新是可取的,甚至更新换代的周期更短,笔者认为也是可取的,毕竟“与时俱进”也是为了吸取用户声音,为用户持续带来更好的体验的形式之一。
但创新的过程中,是否要在产品创新的设计形式中太过于激进呢?
其实很多汽车品牌是不敢太过于创新,或者说创新过于激进,毕竟汽车也好,其他很多消费级市场比如手机等,更多品牌都在“随波逐流”,因为太过于激进,结局要么是领先行业半个时代,甚至会有甚者,会直接被消费者踢回“远古时代”。
市场的表现才是产品是否成功最关键的核心,就像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先生所说:只有票卖得好,才能证明演员价值,如果花5块钱买张票看场相声回家哭两天,则证明该演员没有价值。
所以产品的创新,笔者认为是需要步子迈的大的,但也一定要根据用户的体验和需求进行创新,即便是步子大,也要回归于市场的表现,才能从根本的证明创新的价值是否是用户所需要的。
所以对于理想MEGA,笔者认为创新是对的,但是产品是否是成功的,现在评判还为时尚早,等等后续的市场表现和用户的反馈声音吧(假用户不算)。
写在最后
这个时候如果还把目光一直停留在理想MEGA的设计,显然是没意义的,不如期待一下10天以后即将上市的小米汽车,万一价格真的有惊喜,这不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保时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