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引流成为车市竞争第二要素?时代真的是变了!
这两天,汽车行业企业高管的热搜不断。
先是,前不久段建军在出席亚布力论坛上吐槽有些车企靠堆料竞争,已经忘却了基本规律,引发媒体讨论,再就是,贾跃亭在别人的朋友圈下批评高合汽车为“行业耻辱”,本以为能刷一回存在感,没想到却遭到嘲讽,一个连国都回不来的人批评前队友,确实没什么说服力,毕竟其中的恩怨情仇不足为外人道。
这也凸显了一个事实,随着中国车市价格战从“油电同价”进入到了“电比油低”阶段,竞争明显升级,各家车企高管在公开场合吐槽、引流的动作也将越来越频繁,金句将成为首要任务。
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就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为例,奔驰品牌在中国市场一直就是高高在上,段建军本人看起来又是一个温文儒雅的形象,他在亚布力的发言虽然没有李想、余承东那样咄咄逼人,但是也凸显出一丝进攻的味道,这完全就是打破以往的认知啊。
在这里,笔者不是评价段建军的发言是对是错,而是想说世道真的变了,车企竟然成为车市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家都在重新适应。
引流、引战成为新的认知
这两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可谓是多点开花,全面繁荣。
一方面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从油电同价到电比油低,上演了一年还比一年激烈的好戏;一方面是新能源销量迅猛发展。2023年中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大部分中国新能源品牌2023年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比亚迪和理想超额完成了各自的销量目标,问界增势最为凶猛;再就是车市舆论流量战愈发激烈,无论是头部新能源,还是主流合资,抑或是已经掉队的品牌,各家高管都在抢占舆论高地,试图影响消费者的认知,扩大或巩固自身品牌的影响力。
如果说价格是车市竞争的第一要素,那么高管引流能成为第二要素吗?
关于流量的战争,在此前的车市竞争中也曾出现过。只不过在燃油车时代,各家品牌还都是常规操作,比如换代车型的技术亮点、讲讲品牌故事,要么就是用户口碑宣传,主打的就是面面俱到。就连竞争对手都不提及名称,只称呼其为“某友商”。
哪像现在这样,已经变成了高管直接下场引战,其中李想最为强悍,对各路友商强势输出;还有被称为大嘴的余承东,一句遥遥领先所向披靡,吵架功夫更是了得,李想都直呼“吵不过”;雷军也不甘落后,小米汽车还没上市,各种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还有李斌,此前也是各种金句满天飞,“2021年还有人买油车”,“保时捷工厂不如蔚来工厂”。
中国车市形成了这样一种奇怪的认知,不会吵架、不会说金句的高管不是好领导!
甚至还出现了车企高管之间吵架,以前闻所未闻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家常便饭。
比如去年广州车展前何小鹏与余承东那场关于AEB的争论。何小鹏先说“友商AEB造假”,余承东跟着说“连AEB是什么,居然有车企的一把手还根本没有搞懂”,何小鹏和余承东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隔空争论。直到最后何小鹏一句“感谢老余”才算收场。
更早之前的车企高管相互battle的经典案例则是2022年7月余承东和李瑞峰关于插混和增程的讨论。
有些高管的吵架、金句引来了泼天流量,但有些也带来无尽的质疑。比如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针对比亚迪公开在微博发文:“BYD品牌名字好听吗?不就是一句骂人的话吗?”如此发言确实有些上不了台面,舆论一时哗然。
可见,引流和引骂之间的界限确实容易跨线,一不留神就容易引发反噬。
中国品牌进阶的必经之路
严格意义上来说,车企高端频频引战、引流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时代,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因为此时正值移动互联网全民普及的时期。
我们试想一下,互联网媒体之前,是电视、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媒体等传统媒体时代。从媒体的角度来说,当时内容制作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它需要前期的策划,内容制作,传播上也需要等待排期,也就是说那个时代的信息传播是具有相当滞后性的,特别是杂志,传播周期甚至是一个月。这样既谈不上效率,也谈不上互动。因为用户接收到信息,已经是时隔很久了,想反馈还得通过媒体向车企转达。
这也是那个时代的车企传播只能是面面俱到,毕竟传播周期在那呢。
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则不一样了。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从这个角度来说,车企高管作为最熟悉自家企业的人,要做信息传播肯定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社交媒体还能得到消费者的反馈,这对于车企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
另外高管参与车企的传播工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现在处于海量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收几百上千条信息,包括图文和视频,可以说,如果一条信息不是特别重要,很容易就沉默下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更多消费者更容易记住车企高管的金句和吵架。
而中国新能源品牌的兴起恰巧处于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也是中国新能源品牌的高管热衷于引战、引流的时代底色。
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改变旧的市场规则的重要体现,此前新能源车型的改变主要是电池、电机、电驱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普及。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改变是全方位的、成体系的。
也只有这样,中国新能源品牌才能绕开燃油车巨头的技术壁垒、供应链优势和品牌话语权,建立了一套新的竞争体系和产品逻辑,从而实现了对国际巨头的超越。
百姓评车/百姓汽车网
从长期来看,高管热衷于吵架和金句,只能提供一时的流量,而新能源产品在逻辑和体系的创新也只能提供一时的领先,如何继续完善产,才是巩固并扩大优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