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观察|哪有那么多农夫与蛇,不过是螳螂捕蝉罢了

文 | 君 华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第104天。
还没缓过合作的甜蜜期,恒大与FF便公然翻脸。
2018年10月7日晚,恒大健康(00708.HK)发布公告称,其投资的FF已于10月3日,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作为股东享受的有关融资的同意权,并解除所有协议,剥夺恒大在相关协议下的权利。
兴许是不好看这出“患难见真情”剧情的人终于等到了这一刻,而贾老板的前科又让媒体们更愿意相信,这不过是贾会计再一次向资本“挥刀”。
总之,似乎大家更愿意偏向于为恒大鸣不平,而媒体的报道也大多为“贾跃亭要求撕毁双方所有协议”、“投资版农夫与蛇”、“许家印将沦为下一个孙宏斌”…….
固然,拖欠供应商货款、烧钱如流水、明星投资被套、长居老赖名单、融创的后悔等等的确让贾跃亭看起来“劣迹斑斑”。

但就事论事,单从这件事来看,帮宁工作室认为,恒大与贾跃亭不过是螳螂捕蝉而黄雀在后罢了。
01.
农夫与蛇?
先看看恒大发布的毁约的原因。
时颖在2018年5月25日已提前支付完毕2018年底前应付的8亿美元。贾跃亭今年7月提出时颖的8亿美元已基本用完,要求时颖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
恒大健康称,时颖为了最大限度支持SmartKing的发展,与SmartKing及原股东签订了补充协议,同意在满足支付条件的前提下,提前支付7亿美元。
贾跃亭利用其在SmartKing多数董事席位权利操控SmartKing,在没达到合约付款条件下,就要求时颖付款,并以此为藉口于2018年10月3日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出仲裁。


解读:早就给了8亿美元,不到两个月就烧完了,没达到合约条件又要钱。
很快,贾跃亭的FF方面也给出了回应。
2018年,恒大完全了解为什么需要这些资金,何时需要这些资金,以便在2019年生产和交付FF 91。
但与此前报道的情况相反,恒大未能在最初的8亿美元投资之外支付任何承诺的额外款项,尽管FF及其首席执行官遵守了自己的义务,满足了2018年7月协议规定的所有融资条件,但恒大还是收回了付款,试图获得FF中国和FF所有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和所有权。
与此同时,恒大银行正在阻止FF接受任何其他来源的直接融资。
解读:恒大明明知道我缺钱还不给,也不让别人给我钱。
简而言之,这无非就是一场贾跃亭向投资人要钱不成的辛酸案例。至于为何大众不但吝啬同情反而还将此套入农夫与蛇的剧情。事实上,在笔者看来,除了如文章开篇贾跃亭个人“劣迹斑斑”的人设有关,更为重要的原因或许还是为8亿美金烧得太快而愤愤不平。
但事实上,8亿美金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真的很多吗?
一方面,要知道,这8亿美金里既还包含了要还供应商的欠款、拖欠员工的工资,还包括了所剩无几后的赶在2019 年初还要实现交付的前期铺垫费用。

另一方面,作为对比参考,蔚来 2018 年上半年总营业费用就已达到了 31.86 亿,而FF产品定位更高,技术、资金需求更大。
如此算来,多吗?并不多。更何况许家印也不亏,注资FF消息传出后的第二天,恒大股价便暴涨逾70%,迅速回血投资成本。
02.
螳螂捕蝉
这一点想必做过如此多投资的许家印不会不了解。正如FF回应称“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性的公平问题”。
至于为何许家印要在钱的问题上摆上贾跃亭一道——既然已经选择合作了为何又不是当初雪中送炭的你了?同时,恒大一直强调FF没达到合约付款条件,那么付款条件到底又是什么?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说?
我们杜绝阴谋论,但值得深思的是,或许正是因为钱,才能决定FF到底是姓许还是姓贾。

这是一个控制权的争夺战。
我们先回顾一下此前恒大注资FF时开出的条件:
贾跃亭如果在2018年底之前无法实现首批电动车的量产交付,则将视为对恒大健康的违约,贾跃亭也将失去1股10票的特别投票权。失去特别投票权,也就意味着贾跃亭将失去对Smart King公司的实际控制,FF也将正式从姓贾变为姓许。
显然,选择在FF量产将近的时候进行“断粮”,无异于意味着选择了对控制权的收割。因为很明显,断了资金,量产就无法继续,量产无法继续贾跃亭就无法完成“KPI”,“KPI”完成不了,按照合约只能上交控制权。
或许这也是许家印决定投资FF的最终目的,不然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怎么会甘心只是出钱做嫁衣?
事实上,也早有端倪,据FF内部人士透露,除了与恒大合作后恒大高层入驻FF外,FF员工的整个工资体系也变更为了按恒大走。当得知贾跃亭毁约后,FF员工异常淡定的表示,“早就知道了,以后跟着恒大混”。
如此,此次贾跃亭“毁约”事实上,可以视作是其在危急来临时的一次主权自保。当然,也有消息表示,事实上随着FF91更多量产的曝光,量产可能性的增大,事实上已有新的投资人看中了FF,只是受限于与FF的合约无法注资。
至于真相,或许待下一个投资者浮出水面时,就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