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来源:百姓评车
12-14 17:06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唱衰合资车的声音不绝于耳。无论是比亚迪这样的新贵在销量上异军突起,还是边缘合资品牌黯然退出中国,似乎都预示着着合资燃油车败局已定。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然而,看起来在中国市场失意的汽车品牌,全球业绩数据一公布却打了一众人的脸。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全球排名第一的丰田汽车,2023年Q3季度卖出了284.5万辆车,同比增长8.4%,创下季度新高,稳居全球车企销冠的宝座;其销售收入为11.4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560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利润1.4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同比增长155.6%。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排名第二的大众汽车集团,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汽车销量达234.37万辆,同比增长7.4%。

2023年前三季度的总销量为671.58万辆,同比增长10.9%;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50亿欧元,同比上升17%,营业利润率为6.2%。2023年第1-3季度集团的营业利润为187亿欧元,增加20亿欧元。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最出人意料的现代汽车,Q3季度在全球范围内累计销售104.5510万辆,同比增长2%,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300万辆。

而在国内市场,国际汽车巨头陷入了新能源转型慢、销量萎缩、品牌力下降的困境,但是,我们因此就判定巨头们败局已定,显然有些有失偏颇。这甚至有些坐井观天的嫌疑。

或许,我们应该换一个更为客观和长远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汽车巨头在国内并不是就被一杆子打死,中国品牌也没有想象得那样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中国市场是特例

某种程度来说,合资品牌陷入新能源转型困境,不是它们不够努力,而是中国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发展得太快,已经超出了正常的预期。正如德国汽车行业分析员法比安·布兰德说得那样,众多外企高管们在今年上海车展经历了一次“真相时刻”,猛然发现中国车企的进步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我们以转型最为积极的大众汽车为例。第一款搭载MEB平台的ID.3于2019年发布,并在2020年上市,随后发布了一系列ID.4,ID.6等系列车型。从产品布局方面走在了所有合资品牌的前面。2022年大众品牌凭借着18.8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在主流合资品牌中一骑绝尘。

但是,在面对中国同行们的时候,大众ID系列表现出了竞争力不足,智能化表现欠缺的问题。此前,由于大众CARIAD在软件研发进度缓慢,导致了相关车型的亮相延缓。此外,大众车型的车机出现了大范围的故障,信息娱乐系统出了问题。

而这几年,中国品牌在卷智能座舱、卷电池续航、卷快速补能,现在又开始卷智能驾驶辅助。中国这种卷到极致的市场,在全世界也就独此一家。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关注,中国品牌卷得如此惨烈,是以大部分车企长期亏损为代价的。这种做法就好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七伤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在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因为合资车企巨头们跟不上转型步伐,就认为它们不思进取。毕竟这种不要命的事,没几个人能干得出来。

而且我们现在也看到了巨头们已经反应过来,大众和小鹏的合作、斯特兰蒂斯和零跑的合作,已经说明了情况。

因此,不能简单判断国际车企巨头就被一棍子打死,它们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新能源的经难念

根据世界汽车工业协会(OICA)和中咨华研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到2356万辆,约占全球乘用车销量的41%。中国市场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全球还有更为庞大的59%的市场。

这些市场可并没有中国市场这么激进。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因此,我们看到像丰田、大众、现代、起亚、本田、日产等产销成规模的大型汽车集团,它们在2023年全球销量都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但是无一例外地在中国市场兵败滑铁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减少,甚至成为各自销量构成中唯一下滑的单一市场。

在更为广泛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里,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像中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充电桩和电力网络。所以这也限制了这些国家新能源车型的发展。而作为成熟市场的欧美国家,又面临着诸多的国际地缘政治和当地环保法规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成为阻碍中国品牌出口海外的桎梏。

当然,这只是现阶段新能源遇到的障碍。

从产品体验来说,新能源汽车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行业话语体系,更多地强调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和车载娱乐系统的重要性,而非传统燃油车所强调的动力参数,产品调教、驾驶感等的技术壁垒。

中国的新能源品牌更新了消费者此前对汽车的认知——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它还是智能出行空间。长期来看,这种革命性的转变,是没有力量能够阻止的。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在海外出口遇到诸多阻力的前提下,中国新能源品牌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9.3万辆,环比增长13.4%,同比增长38.4%。1—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43.9万辆,同比增长77.4%。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前三大国家为比利时、泰国和英国。看到没有,再多的不利因素,都阻止不了大家对全新产品的向往。

对于国际汽车巨头来说,即使有全球市场做支撑,再加上中国品牌的反向技术输出,目前不会被一棍子打死。但是长期来看,巨头还需要在新能源领域打造自己的产品标签,让自己拥有独特的灵魂。就像燃油车时代那样。

新能源汽车这本经,到底应该怎么念下去?

百姓评车

市场竞争没有谁能够一直高高在上,也没有谁永远被动挨打,也不能说因为新能源车在产品体验、技术研方面全面超过燃油车,就理所应当地认为燃油车就败局已定。

市场需求是复杂的,消费者的喜好更是千奇百怪。因此,我们作为行业观察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传统巨头不一定就死,新兴品牌也未必能笑到最后。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