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量关键“减产减量”,一汽丰田真撑不住了,还是另有企图?
回顾全球历史,每一个国度、王朝在经历过大灾殃后,得人心的上位者都会选择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让生产力恢复。该举措其实也贯彻在企业管理中,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在市场逆境中,许多合资品牌都开启减负模式,帮助经销商渡过难关,重新开始。
就在11月3日,一汽丰田发布一封信给经销商,其中提到:12月份配分向下调整到6.6万台,明年1月份配分向下调整到6万台,2月份配分向下调整到3.8万台。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在年底冲量的关键期,一汽丰田率先发出这样的信,自然就受到了各种质疑,甚至非议,更有甚者称一汽丰田也撑不住了,只有减产减量求生存了。
对此,阿贵哥却有不一样的看法,毕竟出发久了懂得停下脚步,放慢一下节奏,不忘初心,反而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毕竟在内卷严重的当下,是时候思考一下如何更好拥有变革、拥有未来了
减负降压,让网络更健康地拥有未来
众所周知,由于车市竞争内卷的加剧,经销商承受了更大的市场压力,不少品牌就算祭出相当额度的优惠政策,市场表现还是较为不理想,销售体系的健康状况让人担忧。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6%,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而根据品牌类型分类的话,10月份库存压力较高的是合资品牌,为61.9%,高于豪华品牌和自主品牌。
销量任务完成度方面,另有调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有19%的经销商才完成一半销量任务,有47.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度在六到八成。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品牌销售网络过于密集,厂家的销量数据是上涨,但经销商销量却是下滑。
而中汽协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则表示:今年上半年有50.3%的经销商亏损,有51.3%的合资品牌经销商亏损,实际上亏损的数据远高于报告数据。
因此,在这样关键的时刻,像一汽丰田一样理性地选择保障经销商的利益,以怀柔的方式提升经销商团队的向心力,适时减产减量,不失为明智之举。虽说从面上看一汽丰田减产减量受到一些人质疑,甚至认为其撑不住从而被迫降低了销量与产量目标,但从长远的发展与经销商利益而言,无论对于被库存重压与降价卖车不赢利所困扰的经销商,无疑是一剂上好的良药。
与此同时,阿贵哥发现今年1-2月一汽丰田的销量为86404辆,而减产后的规划中,2024年1-2月一汽丰田的产量为9.8万辆,本质上没有下降,相反还有所增长。考虑到今年是大灾过后,百废待兴,1-2月的销量不太具有参考性。可即使如此,一汽丰田在明确自己降产的同时,在2024年1-2月定出这样的产量目标更显务实与难得可贵。
众所周知,2024年的春节在2月10日,这等于2月基本是没太多上班或销售时间了,于是乎,你是不是也认为一汽丰田定出的月销量目标3.8万辆更合时宜。
轻装上阵,才能更好冲击下一个“千万”
其实一汽丰田这次减负降压的信所引起业界的震动,甚至遭到阴谋论,源于其巨大的体量和对细分的左右作用。数据显示,一汽丰田成立20年以来,在中国产销量达到1050万辆,在全国3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750家经销商,是国内最成功的合资品牌之一。
而这也是一汽丰田自信、大气地给经销商减负的原因。根据上险量数据显示,9月份一汽丰田销量为6.5万辆,前三季度终端销量超过55万辆,同比下降5.98%。这一数字比起广汽丰田同比下滑的10.21%、上汽通用下滑19.09%、东风本田下滑19.94%、上汽通用五菱下滑22.4%、广汽本田下滑23.47%、长安马自达下滑32.31%……要好得太多了。
其实,降低销售考核,在过去的“大疫”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以上汽大众为例,在2022年大封控时,生产、销售都严重受限的情况下,上汽大众也主动下调了销量、利润目标,不断为经销商减负,以激发渠道活力、稳定渠道士气、提高服务质量。得益于此,2022年上汽大众销量达到132万辆,同比增长6.3%,可以看出,减负能有效提升经销商的积极性,最终创造佳绩。
而一汽丰田此次显然不是因为封控原因,但其在冲量与春节这个传统销售旺季的关键时刻发出给经销商的那封信中可见其勇气可嘉。在信中提及一汽丰田在10月和11月已大幅减产。换而言之,一汽丰田给经销商的解压时间,长达5个月。这无疑为经销商降低库存、回笼资金提供了充足了时间与空间。虽说不上是后无来者,但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了!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功,一汽丰田这一系列的降压举措,无疑将让经销商资金更充裕,状态更放松,从而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这不仅让品牌更稳、更务实地发展,保护了经销商合作伙伴,也为明年的销量上扬调整好姿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贵言堂:
毫无疑问,就如同历史的发展一样,盛世可以大刀阔斧的前进,登上新的高度。遭遇市场下行之时,就要顺应需求,理性调整前进的步伐。就像一汽丰田这样,适当减产减量,确保彻底地改善经销商伙伴的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确保经销商有更好地姿态与实力拥抱变革,拥抱未来,确实不失为明智之举。
更何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经销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以更好的姿态在弱冠之年重新出发,更好、更快地冲击下一个“千万”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