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公众号
客户端 客户端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来源:直播车市
2023-07

7月26日,大众汽车发布了大众联手小鹏、奥迪携手上汽的消息。其中,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此外,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15美元的价格,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而奥迪与上汽集团签署备忘录,深化现有合作。两项合作均将联合开发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ICV)新增车型将补充现有产品组合,同时在快速增长的中国电动出行市场开拓更多细分及客户群体。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主要信息如下:

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在合作的初期阶段,双方计划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汽车品牌的电动车型。这两款专属于中国市场的新车将补充基于 MEB平台的产品组合,并计划干2026年走向市场。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奥迪与其中国合资伙伴上汽集团签署战略备忘录,进一步深化现有合作。双方将通过共同开发,快速、高效地拓展高端市场智能网联电动车产品组合。作为规划的第一步,奥迪将通过推出全新的电动车型,进入此前在中国尚未覆盖的细分市场。共同开发的电动车型将配备最先进的软硬件,为中国客户提供直观、互联的数字化体验。各方将在开发过程中贡献其核心能力。

弯道超车 后生可畏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汽车制造商与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成为当前行业的热门话题。而从本次合作来分析,大众汽车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积累了丰富的汽车制造经验和技术储备。而小鹏汽车则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企业,其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拥有许多创新和独特的理念,作为新势力的代表车企,小鹏在近年来一直大力发展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为核心的产品特色,在获得大众好评的同时,也成为了诸多车企对标学习的对象。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大众汽车之前虽已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但是从整车表现与市场反馈来看,并没有太多上述亮点的表现,所以突破传统,是大众汽车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此次大众汽车通过和小鹏汽车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一部分新能源汽车技术,并且加速电动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和进步。而小鹏汽车则可以借助大众汽车的制造和供应链能力,加快其产品的推向市场,并且提升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从技术合作角度看,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是互利共赢的。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其次,传统汽车制造商与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一直存在。而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可以说是一种“强强联手”的表现。通过合作,双方可以分享资源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且共同面对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从竞争角度看,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可以增强双方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实现共同的发展。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奥迪与上汽的合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近年来,上汽已经在新能源市场有着不错的成绩,在其旗下先后有着智己、飞凡等新能源品牌,并且以智己L7、飞凡F7为代表的车型已经在终端市场中有着不错的口碑。而奥迪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一直以来以其高端豪华的形象和卓越的技术闻名于世,其整体调性与注重豪华与运动感营造的智己L7、飞凡F7颇为相似,再加上奥迪与上汽长期以来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次深入合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同时,奥迪与上汽合作也将对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和便利。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入,奥迪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将更加丰富,包括更多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和配置。

优势互补 抱团取暖

根据大众汽车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共计交付145.19万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与此同时,在中国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上半年的销量为8.97万辆。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此外,奥迪的电动车在今年1月份至5月份,共卖出8952辆纯电车型,仅占总销量4%左右。通过上述数据,我们能够发现,大众汽车与奥迪品牌现阶段的销量担当依旧是燃油车,二者都急需提升自身产品力来应对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中外车企再次合作,这次的主角是新势力品牌!

小鹏汽车在今年上半年销量为41435辆,在小鹏G6到来之前,一度出现了销量下跌的情况。而此时大众汽车的出现,对于二者来说无疑是相互成就的好机会。小鹏汽车通过大众汽车集团约7亿美元的增资“填饱肚子”,而大众汽车则依托小鹏汽车以智能化见长的优势提升自身产品力。这样“抱团取暖”的方式未尝不可,依托两家企业的技术优势与品牌影响力,想必推出的产品会给到我们不小的惊喜。

直播车市

在眼下这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疯狂内卷的时代,特别是在这一领域掌握先机的自主品牌,汽车已经不再扮演单一的代步工具那么简单,智能化与科技感的强弱同样成为了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中外车企合作对于各方车企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在技术、市场、和竞争等多个层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此次合作与燃油车时代中外合资建厂造车的背景有了颠覆性的变化,擅长于智能网联的自主品牌或将成为合作的主角,“学习者”与“被学习者”的身份也将因此发生转变。

9380 条评论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10-8203-5601
  • 传    真:010-8203-1309
  • 邮    编:100029
旗下媒体
  • 汽车商业评论
  • 汽车消费报告
  • 阿蛮评车
  • 贾可时间
  • 绿方向
下载汽场APP
  •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场公众号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