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品牌打的满地找牙,合资品牌为何瞬间失势?
最近乘联会公布了11月的国内乘用车市场产销量数据,其中在厂商排名上,中国品牌在11月销量上几乎对合资品牌展现出了碾压的局势,除了比亚迪勇夺第一以外,包括吉利、长安在内的品牌也相继出位,销量前五名的车企中,中国品牌已占据了3席,且都在前列,而合资品牌只剩下南北大众。
如果把目光放长远一些,来看看今年1-11月的销量,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合资品牌的销量情况都不太理想,一汽大众虽然还坐在累销冠军的位置上,但和第二名比亚迪的差距只有区区不到2万辆,在12月排名移位已是板上钉钉。
不光是排名位次的变化,市场走势上,合资品牌也呈现出了全面败走的局面,从累销榜单上看,包括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东风本田等知名品牌都出现了超过15%以上的跌幅,即便是稍微好一点的品牌如一汽丰田、广汽本田整体跌幅也达到了5%以上,而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却整体势头极好,比亚迪今年累销同比去年增长了高达152.6%,奇瑞逆势增长19.8%,像吉利、长安等品牌也都实现了个位数的增长。
如此此消彼长,这样一来一回,从今年年底这个时间点来看,合资品牌已经呈现出了全面失守的状态,自主品牌则是逆势反攻,大幅吞噬合资品牌的市场,不得不说时代真的变了。
那么,合资品牌为何在今年遭遇如此境遇,究竟是何种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
长久以来,汽车市场一直是按照一种特定的规则来运行,比如奔驰宝马奥迪就是豪华品牌,大众就是合资品牌顶流,德系就是工艺严谨,日系除了省油一无是处,韩系只玩性价比等等,人们对此已经习惯,并默许了这样的规则,这样的规则一直沿用了数十年。
但事实上,市场之所以认可这样一套市场规则,核心在于以合资品牌为代表的车企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不仅包括技术层面,更包括了市场层面,这也是市场能够按照规则制定者的玩法持续运行下去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传统燃油车时代,无论是早期以排量论英雄,还是后来涡轮增压技术的广泛运用,不管内燃机技术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一款车的动力水平,都是决定其价值高低的关键指标,衡量一辆车好不好,人们往往看的是“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与动力相关的占了两样,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传统合资品牌时代下的价值体系构成,正是因为合资品牌在内燃机技术上存在更多技术储备,才制定了这样一套规则。
但在新能源时代下,这样的规则开始出现了松动,颠覆规则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汽车电气化的大幕已全面揭开的档口下,电机的加入,让汽车提高动力性能成了一件极其容易做到的事,一辆售价30万元的电动车,也可以轻松实现超越百万级燃油车的动力表现。
而且,万物智联的时代下,汽车也开始了一场智能化变革,不再只是从A到B的交通工具,而是被赋予了更多功能和角色,成了一个融入生活的智能载体,人们也将更多目光放在了包括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在内的“软实力”上,当汽车不再“唯性能论英雄”的时候,动力、操控等原本作为沿用数十年的产品价值评估体系,突然变得不重要了。
对于传统合资品牌来说,这种价值体系的变革,无疑意味着玩法的变革,而自己又不是身处在新规则下的有利地位,自然最终的结果是整个体系的全面崩盘。
一个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当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的被动局面,在11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36.3%,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6.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2%。
由于价值体系全面崩盘,合资品牌为了促进销量,不得不降价优惠,进而引发整个产品价格体系的崩盘,在传统燃油车市场需求不足,内卷严重的背景下,如今的合资品牌可以说用尽了浑身解数降价,但由此引发的副作用却先比主疗效先到。
多数消费者之所以购买合资车,实际上买的是品牌,买的是品质,买的是表里如一,更买的是全球标准。但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如今合资车的不少优势已经不再突出,比如在品质方面,由于降价愈发突破底线,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不少合资品牌在用料上做起了手脚,不少消费者已经明显感受到合资车整体品质的缩水,当一次年款升级成了名正言顺的降本手段,一款车越老越“良心”的时候,对于一个合资品牌表现来说似乎更好地平衡了价格和成本,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见利忘义。
目前来看,传统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下,没有一个品牌能够拿出与新时代规则相对应的优秀作品,这也就意味着,当下销量节节败退,被自主品牌打得落花流水的局面,仍将继续,直到燃油车的体量变得足够小之后才会停止,那么对于当下的合资品牌,无疑意味着洗牌、重构,乃至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