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宫”的西雅特,能否跟江淮结成正果?
上周,车市新闻不断。老牌车企巨无霸通用宣布裁员;造车新势力贾跃亭全面败诉。
来自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中国车市大跌幅度将超过10月;林肯汽车中国销量目标难实现,拟寻求加快国产化……看到这里有没有寒风瑟瑟的感觉?

北京晚报报哥车轱辘话专栏
惟一给人带来些安慰的是江淮大众签约,西雅特品牌将在2021年再次入华。寒冬需要抱团取暖,报哥今天就重点说说西雅特的中国情缘。
11月28日,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三方在西班牙马德里签署谅解备忘录,协议主要有三点内容:三方将共同开发一款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用于生产江淮大众车型;江淮大众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雅特品牌;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将于2018年底前开工建设。
大众之所以选择了江淮,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绝不会有所谓的情怀。毕竟,在国内的车企中,江淮距离情怀还有些远。

和江淮最终走到了一起的西雅特,对很多喜欢汽车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这是它第三次进入中国市场。
成立于1950年的西雅特,是西班牙最大的汽车公司,眼下是大众的子公司,其地位跟斯柯达差不多。上世纪90年代,西雅特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的南京南亚汽车公司(简称“南汽”)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买进西雅特伊比萨(Ibiza)车型,并与“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合作推出首款车型——英格尔。

谁承想,“哥哥”英特尔依旧如日中天,“弟弟”英格尔却铩羽而归。因为车型老旧等一系列原因,英格尔很快退出。
看着同门兄弟大众、奥迪、斯柯达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西雅特显然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012年,西雅特向中国市场投放了新款车型Leon,宣布了该品牌再次入华。
原本是想复制奥迪走高端路线的Leon,遭遇了和英格尔同样的结局。由于两年的销量加起来不到4000台,西雅特不得不再次选择了退出。
都说事不过三,但面对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西雅特此番第三次卷土重来。

说是第三次,其实是官方说法。如果了解奇瑞发家史的话,你就会发现,西雅特其实早已经走入中国的千家万户。
报哥2005年去德国的时候,在柏林的街头突然看到一辆熟悉的身影,当时特别激动:居然能在德国的街头看到奇瑞轿车,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看清车标后,报哥失落了,那是西雅特的LOGO。
没错,奇瑞最早的“风云”轿车就来自西雅特伊比萨。那还是在1999年,已从一汽-大众跳槽到奇瑞的尹同跃,里里外外完全照搬了西雅特Toledo,装上了从福特买来的发动机,组装成了奇瑞的经典车型“风云”一代。

西雅特Toledo是西雅特品牌第一款完全在大众主导下研发的车型,和捷达基于同样的 A2平台。在那个年代,Toledo的技术并不落伍,奇瑞风云的热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西雅特还有一次奇妙的入华之旅,这一次是一汽-大众推出的都市高尔夫,其原车型是西雅特Cordoba,由乔治亚罗设计的两厢半车型。
由于造型性感,在欧洲一度成为妓女们的首选车型。而在中国,人们并不认可,导致销量惨淡,最终不得不停产。
这次与江淮合作,官方说法是2021之前引进西雅特品牌,并在西雅特产品基础上共同进行电动化开发。
问题是,西雅特在电动汽车领域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吗?和斯柯达相比,西雅特的技术实力差距太大,这些年基本沦为代工厂。

因此,所谓的西雅特的电动汽车技术,其实就是大众的技术,只不过采用了“乾坤大挪移”的方法而已。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企业的“联姻”跟很多人的婚姻一样——各取所需。如果你非要说自己的爱情纯洁如白纸,报哥也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