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以价换量,海外品牌这是走了步“妙棋”?
了解如今新能源车市场的人应该都知道,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以2022年9月为例,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9月零售市场份额达到了67%,同比涨了9.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乘联会)。反观合资品牌,它们新能源车的9月零售份额只有5.7%,同比下滑3.3个百分点。至于特斯拉,其市场份额为12.7%,降了2.9个百分点。
市场份额在降,那自然得想办法止跌,以求步入增长通道。10月24日,特斯拉宣布,中国大陆地区的Model 3以及Model Y进行价格下调,其中Model Y降幅较大,最高达到了3.7万元。特斯拉此举让不少人为自主品牌捏了一把汗,认为降价后的Model 3和Model Y会给自主品牌带来巨大冲击。
其实,除了Model 3和Model Y,福特电马全系车型也进行了售价调整,降价幅度为2-2.8万元。福特电马跟Model Y一样,都是纯电中型SUV,加上两款车型降价间隔时间这么短,所以有人认为福特电马的售价调整是受到了特斯拉的影响。可不管怎样,新车价格下调,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
降价对销量增长作用有多大?
熟悉特斯拉的人应该都清楚,特斯拉已经不是第一次调整售价了。Model 3和Model Y此前涨价的时候都不愁卖,现在降价,未来销量恐怕会迎来一次较大上涨,有望进一步扩大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对于在中国颇受认可的特斯拉来说,降价真的很容易实现销量暴涨。
虽然福特电马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降价,但是它以往的销量比较低迷,市场认可度不及Model Y,即使降价也大概率不会有Model Y那样的市场反馈。福特电马要想彻底改变现状,不能止步于降价,还得在产品以及营销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步入畅销行列。
其实,就算是销量不俗的特斯拉进行降价,也无法对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造成致命打击,因为国产新能源车也有降价这一条路可以走,其中对供应链掌控得比较好的自主品牌走得更是轻松。可特斯拉降价,还是可以对自主品牌以及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的定价造成一定影响的,毕竟有对比就有伤害,谁也无法彻底忽视特斯拉这样强大的存在。
特斯拉Model 3、福特电马等车型的降价,或许能让海外品牌意识到,抛开固有观念,缩小与中国品牌之间的售价差距,才能对如今的中国新能源车产生真正的威胁。而在新能源车的定价方面,丰田做得相当不错。
国产新能源车的好日子即将到头?
10月10日,基于丰田e-TNGA架构打造的纯电中型SUV——广汽丰田bZ4X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为19.98-28.78万元,比22-30万元的预售价低了不少,彰显了品牌的诚意。
广汽丰田bZ4X的轴距为2850mm,长宽高分别为4690/1860/1650mm,定位纯电中型SUV。与定位为紧凑型SUV的2023款AION V Plus相比,广汽丰田bZ4X的车身更长,轴距也更大。可是,广汽丰田bZ4X的售价却与2023款AION V Plus(补贴后售价为18.98-26.98万元)非常接近,而且续航能力也不弱,CLT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15km。
看得出,广汽丰田bZ4X在定价方面是非常有诚意的,有与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一较高下的实力。伴随着越来越多类似于广汽丰田bZ4X的合资新能源车登场,实力不强的国产新能源车势必会被淘汰出局,最终留下诸多精品供消费者选择。未来,合资新能源车有望夺得更多新能源车市场份额,给国产新能源车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
不过,就算合资新能源车舍得缩小售价上的差距,与国产新能源车“近身搏斗”,也不一定能彻底击垮那些实力强悍的国产新能源车,毕竟它们所属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实现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软柿子”,这无疑大幅提升了合资新能源车的挑战难度。
同样以丰田品牌为例。一汽丰田bZ3是一款基于e-TNGA平台打造的纯电中型车,同时也是一汽丰田投产的第二款bZ系列车型。有意思的是,一汽丰田bZ3的电机和电池由比亚迪旗下的弗迪提供,这种强强联合恰好证明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具备强大的技术优势。通过搭载比亚迪的技术来击败比亚迪,这难度可想而知,哪怕它是丰田。
面对挑战,自主品牌该如何应对?
新能源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促使合资品牌不断向市场推出全新的新能源车型,给消费者提供新选择的同时,也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这些新挑战,成为了每个自主品牌必须思考的问题。
国产新能源车之所以特别受青睐,与其搭载了先进的技术有着直接关系。例如,比亚迪海豹就搭载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与车身底盘融为一体,获得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强的操控性能。另外,新车还搭载了进化过的刀片电池,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
我们都知道,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要的不仅是跑得远、充得快,还得足够安全,这些需求很多国产纯电动车都能一一满足,同时还能提供新潮的智能化体验,如此全面的新能源车自然很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拿下超一半的市场份额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不少国产新能源车是通过供应商提供方案才得以加入战场,这意味着合资新能源车也能通过这样的手段获得领先的技术,迅速缩短与国产新能源车的差距,其中一汽丰田bZ3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自主品牌想一直拥有新能源技术优势,加大自研力度是最好的办法,就像比亚迪那样。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合资品牌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必定会上涨,届时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也会愈发激烈。那么,自主品牌能守得住手里的市场份额么?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