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技术都不弱,广汽埃安为何还要频频诉苦?
提到爆火的新能源市场,更多的人最先想到的大多还是新势力品牌,无论是蔚小理、还是哪吒零跑,似乎它们才是市场上主导者和领军者。
某种角度上看,这或许是对的,毕竟没有这些造车新势力的入局的话,很多在新能源车市场流行的新概念新模式都无从谈起,今天我们可能依然处在油改电骗补贴横行的时代,造车新势力对整个新能源行业的推动,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影响广泛的。
但这显然也是片面的,虽然国内造车新势力品牌从来不缺关注度和话题度,但从市场规模上看,这些品牌市场量级都不大,即便是蔚小理第一梯队,也就是月销过万的规模,而相比之下,不少传统车企出身的新能源品牌反倒销量比新势力们好得多,其中一个就是广汽埃安。
作为从广汽传祺分离出来,专做新能源车的品牌,广汽埃安如今销量处在相当不错的水平,最新数据显示,7月,广汽埃安销量超过2.5万辆,同比增长138.3%,新能源车厂商排行榜第五位,不仅超过了奇瑞、长安等品牌,也超越了所有国内造车新势力品牌;今年累计销量12.53万辆,同比增长134.7%,可以说,无论是单月销量还是年度累计销量,广汽埃安成绩都相当不错。
但是,就这样一家已经颇具规模的新能源车企,似乎也并没有活得特别滋润,反倒有着自己的烦恼。先是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目前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50%、60%,并且在不断增加。”并直言:“我现在就是给宁德时代打工。”
这还不算完,近期,在中国汽车营销首脑风暴杭州峰会上,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表示:“华为是大牌供应商,产品比较好,但它的价格是不受控的,跟它合作没有议价能力。”
论坛上董事长喊话宁王,随后副总经理喊话华为,表示华为的自动驾驶太贵了,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在当下拥有不错销量的广汽埃安,发展上已经受到了诸多掣肘。
作为一个传统车企出身的新能源品牌,事实上,广汽埃安展现出的烦恼,也是其他传统车企阵营大多都存在的问题,新能源时代下,传统的燃油车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在新能源车上变成了三电、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然而这些占据成本大头的核心要素,很多却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导致自己格外被动。
这种掌控能力的缺失,带来的其实不止成本控制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很可能在后续的竞争中失了势。为什么更多的消费者想到新能源车,往往先想到的是比亚迪或是造车新势力品牌,因为消费者看到了这些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造车新势力大多在智能化上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建树,随着当下淘汰赛已经进行了一半,能够活下来并保持正常经营的新势力品牌,有很多已经掌握了属于自己的科技护城河,而相比之下,像广汽埃安为代表的传统车企虽然技术积累并不差,但缺少了点新势力“敢于亏损”的魄力,所以很少在走量的产品上体现自己的科技水平。
比如AION LX Plus这款车型拥有超高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超过1000公里的综合续航,并搭载了3颗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以及行业最多的35颗智能驾驶硬件,可实现高速+城市NDA功能,可但凡和上述续航或辅助驾驶沾边的车型售价都达到了40万元以上,和真正走量的车型价格差距巨大,所以这样一款车型,顶多算是广汽埃安展现一下自己的肌肉,而且还没几个人知道。
而相比之下,诸如蔚来等新势力品牌,采用的却是硬件全标配的方式,用户虽然未必开通增值服务,但即便不使用,这些硬件也是能够实打实看得见的,潜移默化当中,两者的差距就出来了。
另一方面,比亚迪之所以深入人心,和弗迪电池的存在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核心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上,只要卡住电池利润和整车利润,比亚迪在新能源这个赛道里面上实现了更好地价格优势,当电池涨价潮来临,别人涨得多,比亚迪涨得少,优势同样越来越大。
可见,新能源赛道的竞争,前期或许规模很重要,产品覆盖也很重要,但随着整个行业逐渐进入红海,最终比拼的是电池电芯、自动驾驶芯片、算法等领域的把控能力,没有这些能力的车企即便规模很大,最终也是沦为鱼肉任人宰割,难逃组装厂本质了。
最新消息显示,广汽埃安正在筹建动力电池量产生产线,推进电池自研、自产的产业化布局,实现自主可控的动力电池供应。
如此看来,如果像广汽埃安等车企纷纷认识到了问题所在,最慌的反倒是宁德时代?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