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汽车新政 护驾2022年——那些你该知道的汽车新规
2022-01-03
转眼又一春,人间换新颜。时针已经指向2022年,新的一年,汽车行业的新规也相继出炉并执行,百姓评车梳理出1月1日正式执行的相关规定,希望能陪伴广大车主顺利走过2022年。
家用汽车实施“新三包”规定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三包”对经营者提出更加严格的责任要求,扩大了家用汽车三包范围,降低了退换车条件的“门槛”,对车辆售前售后、使用、退换等相关规定也更加细化。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的新版与老版具体有如下区别:
第一,明确保障年限。“新三包政策”的年限将从交付日期起计算,而并非老版中含糊不清的“开具发票之日”或“上牌之日”等,有效避免了延迟交付的部分车型可能产生的争议。
第二,扩大三包范围。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等也进入了主要零部件行列。这也意味着,新能源车型的质量问题同样适用于“7日退换”规定。
第三,对经营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新版规定,家用汽车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内,出现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等情形的,销售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选择免费换车或者退车。
此外,三包有效期内同一质量问题累计修理超过5次或者整车累计修理时间超过35日予以换车的限定条件,缩减为4次、30日。
第四,经营者退、换车后还需赔偿消费者的车辆登记费用;扣除相应折旧后的加装、装饰费用;相关服务费等损失。
第五,新三包政策强调并明确了禁止“强制保养”的行为,经营者不得限制消费者自主选择对家用汽车产品维护、保养的企业,并将其作为拒绝承担三包责任的理由。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而言,新《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无疑是重大的利好事件,从责任时间、责任范围、特殊情形都对产品和经营者作了明确的规定,对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了限制,希望它能成为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柄利器。
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取消
《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相比2020年版文件,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新清单明确,将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1994年,我国发布的《汽车产业政策》设置了“外资企业持股比例50%的上限”,1月1日起,这一产业政策红线将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我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一直按照既定时间表稳步推进。
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公开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经过五年过渡期,中国汽车行业将对外资全面开放。
从现有趋势来看,汽车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的取消势在必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新能源自主品牌快速发展,与外资品牌在市场上有了更多的竞争机会。乘用车领域汽车合资股比的放开,意味着在乘用车领域,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正式开始。这项举措能充分激活市场,倒逼车企改革、调整,加快创新,促进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也使得汽车行业环境更加公平公正。不可否认,这项举措给自主品牌带来了挑战,但并不会改变自主品牌发展趋势的进程。
新能源补贴退坡30%优惠延续至2022年底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改委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1〕466号,以下简称《通知》),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政策于2022年1月1日执行。
《通知》显示,为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就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有关事项明确了以下三点:
一、保持技术指标体系稳定,保持平缓补贴退坡力度
自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20%。
二、明确政策终止日期,做好政策收尾工作
此次颁布的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同时,继续加大审核力度,做好以前年度推广车辆的清算收尾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产品安全监管
《通知》明确提出要健全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压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等措施。同时,围绕车辆起火、重大事故等情况,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车辆事故报告制度,对于隐瞒事故、不配合调查的企业,视情节轻重暂停或取消涉事车型补贴资格。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益于新能源政策的大力支持,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财政层面,政府对其都进行全面的支持,让车企和消费者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政府财政补贴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长远起见,企业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自身的实力与国内外同行充分竞争,才能在行业站稳脚跟,才能最终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新下线的乘用车需要强制安装EDR
根据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的发布,自2022年1月1日开始,新生产的乘用车要求配备EDR(即 Event Data Recorder,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或配备符合规定的DVR(车载视频行驶记录系统)。
DVR仅能记录简单的GPS、视频数据,EDR俗称汽车的"黑匣子",用于记录车辆碰撞前、碰撞时、碰撞后三个阶段中汽车的运行关键数据(如车辆速度、车辆碰撞加速度、方向盘的转向角度、发动机运作状态、气囊状态、驾驶辅助系统、驾驶人在事件发生时的反应动作等重要信息)。
中国EDR标准(C-EDR)也已在2019年11月底确定,分为A、B两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在2021年正式实施,要求新申请的车型要能记录并读取A级数据元素;第二阶段于2023年起实施,要求新申请的车型能记录并读取A+B级数据元素。
触发条件,基本参照美标。
百姓评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车辆起火、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从监管和技术层面进一步强化产品安全监管,确保车辆质量和信息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利益是车企和消费者的共同目标。
强制安装EDR可以在遏制严重交通违法,以及约束驾驶人员的不良驾驶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为事故分析和鉴定提供原始数据,避免车企和车主对事故归因互相推诿,对保险理赔等提供重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