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也步入造车新势力阵营,二轮变四轮的可能性有多大?
2021年,真乃新能源遍地开花的一年,不仅仅是越来越多好的产品诞生,更是各家势力进军的一年,“百花齐放”来形容当下局势再好不过。
前有搞地产的恒大,后有造手机的小米,但从品牌在自己领域的影响力来看,每一家企业都好像来头不小,但能否成功都是未知数;而最近,又有一个品牌即将加入新能源电动车市场,而这个品牌,原本就跟“电动车”有关系,就是作为电动自行车的佼佼者——小牛。
小牛造车让我想起来当年吉利李书福的一句话:“造车有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上面装个大沙发吗”,这句话用在现在的小牛身上,一切都非常合理,“造车有啥难的,不就是在这两个轮子上面,在加两个轮子吗”,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符合逻辑。
为何越来越多品牌进军新能源?
从原理上来看,不管是电动自行车还是电动车,整体构造逻辑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同样都有电池、电机以及电控单元,虽然难以结构差别较大,但整体构造逻辑确实一致;除了三电系统,小牛号称电动自行车界的智能领导者,在电池,车体本身也内置APP,可以实时定位进行一些比较超前的功能介入,相较于雅迪、小鸟等传统企业,也有拥抱当下时代科技的影子。
从造车领域来看,各家企业都是从何诞生,从何衍生,从何出生?对于很多造车新势力,可以说是在能源转变时,像孙悟空一样跟石头里蹦出来一样,没有像大众等老牌企业的历史和文化,他们更多的是看到风口,就勇敢闯入。
在这类新势力初创阶段,无一不被嘲讽、挖苦以及唱衰,对于国内汽车文化,尤其是在燃油车上,消费者的包容对于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完全就是两种心态,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恨铁不成钢”。其实不然,的确是因为合资汽车拥有更多年代的研发和历史,让消费者对他们产生的依赖和信任自然更多。
而在电驱动大潮汹涌而来,目前销量和市场表现好的品牌和车型,除了特斯拉品牌,其余表现好的品牌都为国产品牌,甚至当初在被疯狂“唱衰”的新势力品牌也战功显赫;像大众这种品牌,国内燃油车市场常年霸榜no.1,但在新能源领域,似乎效果并不是太好,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能源转变的变换,更多的是消费者在选购时的理念变化。
除了我们熟知的“小蔚理”三家一线造车新势力以及老牌强队比亚迪,在电驱动领域中,依旧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也有很多闻所未闻的品牌,而多家品牌争相恐后涌入新能源市场,就是因为目前新能源未来趋势已成定局,而越早入局就有更长的时间研发和积攒,也有更多次失败和重头再来的机会,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多方势力都想占得先机的原因。
入局门槛低,成功路艰辛
新能源行业入局门槛可以说是非常低,包括目前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造车品牌,虽然品牌大家都熟知,产品也布局很多,而无奈就是在市场上没有任何声音,即便是牛吹的再好,产品造的再好看,也无济于事,毕竟现在的消费者,都是有思考,有深入的了解后才会选择。
因为入局门槛非常低,所以铸造了目前虽然品牌很多,但真正产品能够让消费者愿意买单的少之又少;比如今年雷总也开启了小米造车之路,相较于小牛,小米造车的成功率更高,不是因为雷总影响力大,而是从数据,和当前构建来看,雷总涉及的生态链和数据量要更庞大,人才收纳更广,固然成功的概率就更大;不过这里也仅限于概率,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对于小牛品牌,入局新能源市场是没有任何对错可言,更多的是看小牛真正量产产品以后,根据产品力表现,在对入局做评价。
目前,从网络上相传的消息来看,小牛入局电动车领域,对增程式和纯电两种驱动方式共同进行,很像岚图品牌造车的思路,推出的岚图free分别有纯电版和增程式版本。
而对于小牛品牌,小编并不评判是否会成功,小编更希望有更多好的品牌入局新能源这个军备竞赛的领域当中,百花齐放,良性竞争,能够更快的带动国产电动车的向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