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竞争大势 —优胜劣汰愈加明显 大洗牌即将来临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成本直接影响整车价格,而其价格走势,又直接影响补贴逐渐退坡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一般来说,价格取决于供需关系,取决于技术进步,也取决于上游原材料成本,那么,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价格走势将如何?
2014年起,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爆发,动力电池行业成为投资重点,价格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17年降幅20%-25%。
根据CATL(宁德时代)招股书,2017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系统价格已经降到1.52元/瓦时,全年价格同比下降26%。
CATL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龙头老大,真锂研究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CATL累计装机7.32GWh,市场份额30.72%。
某种程度上,CATL在市场上已经处于可以挑肥拣瘦的地位,但鉴于中国动力电池厂家繁多,又加上它的规模(2017年底产能超过16GWh,IPO筹资新建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将超过40GWh),2018年恐怕继续降价幅度达2位数也不是难事。
2016年底,国家发布锂电产能规划,要求电池厂商产能需达到8GWh。市场需求叠加政策8GWh产能门槛驱动,各大企业纷纷扩张产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年底中国动力电池产能为 101.3 GWh,预计到 2019 年超过 300 Gwh。
考虑到2016年底电池全年出货28GWh,2017年全年出货大约40GWh,2018年新能源车市设定100万辆的目标(2017年销量为77.7万辆),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动力电池存在着严重过剩。
在这样的情况下,价格战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因为生存需要,那些新进入者,为从车企既有电池供应商中抢食,降价也是必然选项。2017年年中,市场上已经出现1.3元/瓦时、1.2元/瓦时价格。
有报道说,在一家知名乘用车量产项目的电芯报价中,一家名叫湖南金杯的企业,报出了1.1元/瓦时,远远低于CATL、国轩、孚能科技的报价。
上下挤压,必然让中间的电池企业倍感压力,而最终结果便是所有人都大打出手,价格下降呈必然趋势。
有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搅局者。
2017年底,比亚迪动力电池总产能将达到16GWh,其中10GWh是磷酸铁锂电池,6GWh是三元电池,而且据说其成本已经在1元/瓦时以下。2018年还会在青海扩建一个10GWh三元电池产能的电池工厂。这些产能如果顺利释放,比亚迪三元电池的成本恐怕还会进一步降低。
问题是,截至2017年11月的数据显示,比亚迪虽然以3.92GWh的装机量排名第二位,市场份额16.44%,但只是其2016年的54%左右。即使它已经表示动力电池业务独立向其他车企开放也不太能够改变当下局面。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不论比亚迪电池质量如何,不论国内主流汽车厂商已经与CATL、孚能科技等建立了合资企业或者战略合作关系,因为比亚迪本身在造车,想让这些企业改换门庭几乎没有可能,那些小型车企或有可能,但毕竟难以上量。
从规模效应的角度而言,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大战将上演的是强者恒强的戏码。当下已经做大的企业,他们的成本抗压能力显然要高得多。
当下电池行业面临的悖论是,与电池整体价格下探的市场趋势相悖,动力电池占成本较高的原材料价格却逐渐上涨,钴、镍、铜、碳酸锂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作为三元电池必备原材料的电解钴价格从2016年以来就基本单边上扬,近期虽有所回落,但还在40万元/吨左右徘徊。近期的价格回落应该和年底许多企业减产和停产有关。
钴矿价格却出现翻倍增长,过去两年价格翻了三倍。除了产业端的真实需求,投资者或者投机者的介入,也让钴价难以下降。2017年12月10日至14日,国内钴市均价每吨上涨26833.34元,涨幅5.26%。
虽然隔膜、电解液成本在下降,但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总体并未呈现下降趋势。这就需要动力电池企业不仅从规模上而且从技术上来降低成本,这几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否真正起来的决定性力量。
根据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主管部门对动力电池2020年的目标是,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成本降至1元/瓦时。
当前动力电池已经从磷酸铁锂逐渐转向三元系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也从110瓦时/公斤提高到200瓦时/公斤甚至250瓦时/公斤。那些能够越早达到甚至超过国家要求的动力电池企业,不仅能够在成本上获得优势,而且倘若是后来者,还可能扮演以小胜大的角色。
我们注意到,2017年9月,在江西上饶举办的“汽车四化大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电池市场产能过剩,但优质产能仍然不足。那么,在激烈竞争的大格局下,恐怕动力电池市场优胜劣汰的态势愈加明显,一场大洗牌即将来临。
有统计数据表示,动力电池企业已从2016年的150家下降至140家。预计2018年将有更多企业被挤出这个市场,市场份额将更加集中。那些继续存活下来的一定是能不断提升研发、制造能力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