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着猜一下,现在的特斯拉是几个“蔚小理”之和?
虽然还有月余才到2022,但从今年全年销量来看,“蔚小理加起来抵不过特斯拉中国”的结论基本已经可以落定。
不得不说马斯克做起产品来确实有一套,不管是Model 3还是Model Y,2021年顶着各种舆论危机和市场变化依然如加装了SpaceX的推进器一般销量猛增。
而相比之下,蔚小理销量虽说同样也是一路上扬,但数字怎么看都不如特斯拉那般夸张。
那么,“蔚小理”距离现在的特斯拉,差距究竟还有多大?
数字能体现绝对差距
谈文化谈方向太虚,销量数字总是最踏实的证据。
考虑到11月份大量新车上市影响到现有车型的市场表现,我们把时间节点放在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结束。
1-10月份,蔚来3款车型共交付70062台,同比增长123%。
考虑到蔚来主打40万+的高端市场,这个成绩来得属实不易。
这个时间段,小鹏靠着P7的强势完成了66542台的交付量,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最好统计,1-10月份交付量为32765台。
而特斯拉这边,1-10月份交付量达到了34万台之多,单是从今年1月份上架的Model Y就已经达到132814台,个别月度交付量可以超过5万台。
从数据不难看出,蔚小理与特斯拉之间,差了应该有一个“蔚小理”加起来那么多。
蔚小理,究竟输在哪?
其实论产品,蔚小理的品控和在功能上玩的花活并不算差,特别是相对于Model 3和Model Y来说。
而归根结底,蔚小理和特斯拉的差距最终还是体现在技术领先和对供应链的管控上。
前者并不需要纠结太多,毕竟在Model 3以及Model Y上,特斯拉基本做到了针对关键部件的白盒开发,特别是自动驾驶和电驱动,夸张点说是在引领着整体的发展方向。
而相比于前者,后者或许更为关键。
马斯克对垂直供应链的整合简直是玩到了极致,就比如在前段时间的缺芯期间,大众和丰田都要因为芯片的短缺而减产,奥迪都不得已只能随车带一把钥匙。
而此时的特斯拉很少听到因为零部件造成的延迟交付和产量削减,甚至在Q3还获得了不错的销量提升,除去自研芯片的优势之外,供应链管控实力同样居功甚伟。
太把对手当对手,可能本身就是错误
除去对手太强之外,太在意对手,同样是蔚小理没有走出的误区。
特斯拉确实是自主新势力品牌的动力,蔚小理三家新势力的“大佬”也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对特斯拉产品的态度,但这样恰好起了反作用。
当所有车企都在强调特斯拉之时,基本上都给纯电动的受众群体传递了一个信号,特斯拉就是那头大象。
饶是蔚小理在每一次的活动和发布会上都在用PPT强调自己在技术上的强大和产品实力上的优势,依然改变不了这种基本印象。
因此,相比于替代特斯拉或者战胜特斯拉,淡化特斯拉或许才是蔚小理应该做的事情。
结束语:
虽说特斯拉今年基本上又能在蔚小理想加起来再乘以个系数,但从蔚小理今年的发挥来看,这三家企业已经走入正轨,要比去年的黯淡和紧张好过许多。而在我们看来,在今年这个缺芯+市场波动的环境下,能做到这点已经是不错的结果,毕竟特斯拉从2003年就开始走的路,中国新势力用几年时间就走完,也太夸张了点,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