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豪车被撞面目全非,“罪魁祸首”为何总是媒体老师?
近日,汽车圈又被一台阿尔法罗密欧刷屏。别多想,不是新车发布,而是一起发生在北京门头沟妙峰山的车祸,事故车是一台市场售价为102.8万元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QV。Giulia QV是阿尔法罗密欧整个车系里的顶级性能版本,2.9T发动机、510马力、600牛米、3.9秒破百。就是这么一台性能机器,在媒体老师的手里被撞的面目全非。
据知情人士爆料称,因为售价高产量少,所以这台Giulia QV是目前整个北京区域仅有的一台试驾车。面对这么一台极品,众多媒体老师们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好好“蹂躏”一番时,试驾车出事儿了,恐怕后面排队等着拍照发朋友圈的老师都大失所望。
其实,媒体开试驾车出事故这在行业内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就单说阿尔法罗密欧的“媒体碰撞测试”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四月份阿尔法罗密欧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就已经有媒体老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新车首撞”。所以,类似事件不胜枚举,我们也就不再点名举例了。
今天我们只根据汽车媒体业圈的一些行业现象进行分析,媒体老师们为什么总能把试驾车开成事故车?
试驾车到底从哪来?
媒体行业的试驾车其实和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在4S店看到的试驾车职能都是一样的,为了让客户/媒体更加深刻直观的感受到产品的亮点而存在。其实最早在刚有汽车媒体的时候,是没有试驾车的,后来因为提出试驾要求的媒体多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宣传效果,试驾车才应运而生。
而试驾车的种类基本上分为活动试驾、厂家单独提供测试车两种类型,活动试驾比较好理解,大意为厂家在某个城市、景区策划好一场具有一定规模和规范流程的试驾活动,然后邀请媒体前往体验。单独借测试车这个就相对复杂些,厂家会根据这家媒体的影响力、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借不借、借几天等问题。
其实,试驾车对厂家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放在以前,如果一个厂家希望大规模的新闻媒体帮忙报道自己的车提升曝光率,就要花钱买合作、投广告,价格不菲。后来厂家发现,弄几台试驾车搞活动就可以让媒体帮忙宣传,甚至还可以把车借给他们做长测,这样既不花钱还能达到差不多的宣传效果,何乐不为呢。
试驾的费用谁承担?
这部分只针对单独借车的情况。按理说试驾车交付到媒体手中之后,应该是由媒体自行支付后续产生的费用,包含过路费、油费、罚款和扣分。但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少见的,因为本着不得罪任何一家媒体的原则,所以多数厂家多多少少都会拿出点诚意,比如在试驾车内加满油,或者给予一定的加油补助,从而协助媒体老师更好的完成试驾。而一但出现意外,往往由代理公司负责“擦屁股”。
那么,媒体开出问题用不用赔偿呢?当然,车一旦上路,就存在多种可能,所以媒体的道路试驾出问题也算是正常。厂家和公关公司显然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试驾车都是最高保额、最全面的商业保险。一旦出了事故,第一时间还是选择走保险理赔。
如果是小刮蹭,公关和厂家基本上都选择自然倒霉睁只眼闭只眼。但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出现超出保险赔付范围的情况,厂家和公关公司就会通过这家媒体的影响力以及二者的关系来视情况而定了。媒体白撞,厂家自认倒霉的例子还真不少,但目前更多的厂家还是会按照试驾协议上的规定去处理,毕竟现在的媒体太多了,面子实在是给不过来。如果是一些合作不多的小媒体,能借车已经是很给面子了,照价赔偿吧。
媒体“试驾意外”为何屡屡发生?
有句话说的有点意思,“什么车提速最快?别人的车”。前面说到了,试驾车基本上都有着很齐全的商业保险,这就更给媒体老师吃了一颗定心丸,来都来了,好不容易开一次性能车怎么能放过这次好机会?反正车也不是自己的,撸起袖子就是怼。而执行公司又不好意思催问哪个老师有没有驾驶经验之类的,对于新手和本本族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这样干的一般以刚入道的年轻编辑较多,因为生活阅历、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当他看到这些之后的反应,一些从业经验丰富的老媒体人往往不会这么干,甚有时候至整个试驾活动驾驶席都可以不用坐,坐在后排跟着游山玩水拍拍风景撩撩公关小姑娘,第二天三两千字的试驾体验照样满天飞。
其实汽车媒体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自我膨胀的职业,尤其是当你手持各大航空公司金卡、出入各地五星酒店、面对动辄上百万的豪车和追着你一口一个老师喊的公关姑娘时,这些很容易让你忘掉你只是一个月入几千块的小编辑。所以,如此看来,媒体总能把试驾车开成事故车这件事就说的通了。
不过,汽车媒体也不能全背这个锅,造成这些行业乱象,厂家和公关公司同样功不可没。简而言之,就是太把媒体人当回事了。我也曾经见过一些“资深媒体人”因为公关公司安排的不如意,动不动就表示要到厂家领导那告状,甚至表示要出负面新闻。把公关姑娘难为的直掉眼泪。如果从一开始,就谁也不惯着,尽可能保持良性的关系与合作,可能这些现象都不会存在。
最后,希望每一位汽车媒体人都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不要把试驾车不当车,不要把公关小妹不当人,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