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界“金钟罩”江湖再现?深度解析比亚迪汉汽车安全属性
车界“金钟罩”江湖再现?深度解析比亚迪汉汽车安全属性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已有久远历史。
江湖上曾盛传一句话即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是诸如金钟罩此类独门绝技并非注重高手对招时的快,而是棋逢对手狭路相逢时出于自身安全方面考虑而追求的“稳”。一款优秀的乘用车除了自身强有力的“攻势”特点例如动力支持外,更加尤为重要的是其“守势”的安全可靠性。
“高徒”下山,关门试武
古时候徒弟学成下山时需要经过师傅的关门试武,因为师傅要知道徒弟的功力如何,倘使水平很低贸然下山既是辱没师门,也是送命江湖。
在车界安全测试中有两大权威,他们分别是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和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此二者皆是行业内权威的第三方汽车安全测试。
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指导,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和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联合进行测评,从汽车使用者和保险角度客观评价车辆的安全性,有着“中国版IIHS”的说法,尤为重视超高难度的正面25%偏置碰撞。
C-NCAP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运营,测评内容包括车辆的乘员保护(含碰撞试验、鞭打试验)、行人保护、主动安全(含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测试)三大部分,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面、客观的车辆安全信息,已经成为“汽车安全”的代名词。
高手之间过招三招之内高下立见,现在我们一起看一下比亚迪汉的三大奇技。
第一招:降龙伏虎
在2021年6月9日发布的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测评结果中,参加测试的汉EV 超长续航版豪华型在“车内乘员安全指数”、“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车辆辅助安全指数”测试中获得优秀(G)成绩。
在C-IASI此前公布的测试结果中,有30多款车型未能在这个项目中获得G评级。该项测试需要“软硬结合”,在前舱吸收撞击能量、减少对乘员舱侵入量的同时,确保乘员舱完整、为人员逃脱或施救留出空间。
在2021年7月21日,继高分通关C-IASI碰撞测试之后,汉EV再创佳绩,以91.5%的综合得分率荣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
测试中,汉EV超长续航版尊贵型顺利通过了100%正面碰撞、40%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试验,乘员保护评价得分为66.010 分,得分率为94.30%;主动安全评价得分为15.000分,得分率为100%,展现出优异的整体安全性能。
第二招:双鹰齐飞
在正面25%偏置碰撞试验中,汉的前安全气囊和侧气帘全部正常弹出,两者相互配合承载了假人头部因碰撞产生的作用力,全方位保护驾乘人员。同时,坚固且完整的车身确保了内部乘员舱变形远小于优秀(G)限值要求,轮辋在坚固的乘员舱挤压下,碎裂吸能,避免对乘员舱对的侵入。汉的车身结构便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设计,前舱充分吸能,乘员舱充分支撑,碰撞时让能量逐步释放,在吸能的同时控制碰撞减速度,以减少对乘员舱的冲击;充分结合材料特性,主要吸能区和溃缩区选用延展率较高的先进高强钢,支撑区选用超高强钢和抗拉强度超过1300MPa的热成型钢,其中热成型钢的用料达43处,总使用量达97kg,位居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第一。
侧面碰撞试验中,汉的前/后排侧气帘正常弹出遮盖车窗,阻隔车内乘员头部直接撞向附近坚硬部件或者甩出车外,缓冲头部横向位移惯性,有效保护颈椎及头部安全;弹出的前/后排侧气囊则给予乘员胸腔髋部充分的缓冲,最大限度减轻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当发生侧面碰撞时,撞击力会直接作用在车辆B柱、门槛等部位,如果强度不足,在碰撞中变形或者断裂,那外部的物体将会直接侵入乘员舱,对车内乘员造成威胁。汉乘员舱A柱内板的上段和下段,A柱加强板的上段和下段,B柱内板和加强板,前座椅前横梁、后横梁及C柱加强板等处,均采用热成型钢,确保在碰撞中不发生变形或断裂。
第三招:霸王敬酒
车顶强度试验中,汉以热成型钢为主的A/B/C柱有效地承载了顶部力量的分布,形成对车内乘员的保护,总体评价等级为优秀(G)。车顶强度试验和正面25%偏置碰撞一样,属于C-IASI参考IIHS而设的测试项目。试想一下,假如车辆碰撞后出现翻滚情况,当车顶强度不足出现塌陷时很容易撞击乘员头部而导致伤亡。能够在车顶强度试验取得优秀成绩,一方面归因于汉高安全车身的结构和强度,另一方面则是制造工艺的提升。比如,汉在车顶关键部位采用了先进的激光钎焊工艺,有效提升了车顶强度。
相忘江湖,再振门风
自古英雄多磨难。前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今有奥运健儿剑指东京,每一帧高光亮丽的画面都是背后对“硬磕精神”的追求。比亚迪耗资1.5亿元建立了自己的碰撞实验室,深耕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始终以用户为中心,在安全的追求上从没有止境,正如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日前所说,“安全,才是一辆电动汽车最大的豪华”。车企要始终把造车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真正地让出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