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已结束 但车市的“爆冷”行为还在继续
端午过完了,7月到来了,连欧洲杯也结束了。不出意外,网友们又会发出年年相同的一句感慨——“上半年过得太快了”。感觉时间“过得快”的根本原因是留存的记忆太少,如果站在车迷的角度来看上半年,绝对不会觉得过得快。
回顾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不少,如芯片短缺限制整个汽车产业发展、跨界造车再起风云、特斯拉“维权”事件持续发酵等。那么,本期半年盘点文章,就来回顾一下上半年这些不安分的车企搞出来的大事件。有全国人民都关注的,也有我这种业内“资深人士”才关注的,一起来看看吧~
烦“芯”事层出不穷
自去年12月以来,芯片问题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桎梏。根据 AutoForecast Solutions(AFS)的最新行业报告,截至6月21日,全球范围内因缺芯而损失的汽车产量已达410万辆。
可能数字很难形象地说明目前芯片有多缺,7月8日,一汽-大众奥迪致各地特许经销商的公告显示,受全球疫情影响,奥迪遥控钥匙芯片产能不足。自2021年7月5日起,部分国产奥迪车型在交付时,仅提供一把遥控钥匙和一把机械钥匙,受影响车辆可通过新设备号“SOP”识别。
不仅仅是奥迪,今年以来,大众、丰田、本田、福特、蔚来、特斯拉等多家车企都曾表示遭遇芯片产能不足的棘手问题。
IHSMarkit预计,汽车芯片短缺将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略有缓和。一方面是由于汽车厂商出于应对芯片短缺的考虑,灵活制定了生产计划;另一方面,上半年由于停电、自然灾害等原因停产的半导体厂商,将在下半年恢复生产,从而缓解芯片短缺。中信证券预计,芯片缺货将持续至2021年四季度,2021年的前两个季度为供需最紧张阶段。
百姓评车认为,汽车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对复杂电子组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芯片问题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持续性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合作,加速推进芯片产业的国产化进程,共同打造芯片产业链,才能共解烦“芯”事。
跨界造车风起云涌
今年以来,新一轮跨界造车风骤然而至,前有百度、小米官宣造车,后有滴滴、360、货拉拉、魅族、创维、美的等“门外汉”确认或传出要叩开汽车产业大门。它们都是在自己本来的行业数一数二的巨头,因为发展接近天花板,为了保持未来增长,所以开辟了造车业务。
过去,对于积极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公司,一个普遍质疑是“骗补”。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整体退坡,以及监管的力度,“骗补”行为已经销声匿迹。相比之下,当前即使没有补贴,如今的跨界公司也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入局,显示出这次“跨界造车”热潮可能更多是基于对未来市场的考量。
汽车将成为互联网下一个流量入口,也将产生大量新的数据资源。这些本就关乎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切身利益。如今正是未来竞争的关键时刻,不会有大公司冒着损失品牌和未来的风险,去骗取一点短期利益。
互联网与科技大公司入局,很可能会加快汽车行业整体向智能汽车新生态转变的步伐。智能化零部件、汽车智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出行服务、互联网销售与售后服务等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强相关的领域,可能会带给人们未来的驾车和出行生活带来更多变化。
2021年开始的这一次智能汽车跨界新动力热潮,虽然带有一定的热点“扎堆”因素,但产业门槛相对降低、产业趋势的基本确定;跨界公司以公司行为投入大量核心资源、以长期重大战略进行推动;再加上传统车企的全面反应和反向跨界。一系列变化揭示出,智能汽车产业确实走到了一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战国时代”。
新能源市场太火爆
虽然都已明确新能源车型是大趋势,但是目前新能源车型市场迅猛增长态势,也超出多数人预料,销量是消费者认可度提高的最好证明。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当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
2021年过半,全国乘联会几次调高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最新预测认为全年销量将达24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也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辆不成问题,不仅如此,在“碳中和”目标助推下,新能源车市进入了真正的市场化阶段。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常务会长、新能源汽车委员会会长李金勇表示,超过90%的新能源汽车被个人消费者购买的事实,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进入了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引导型的转变,也反映出消费者已经接受了新能源汽车。
“纵观2021年新能源市场,仍然延续着高低两端火热的特点。”具体分析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特征,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头部三强”蔚来、理想、小鹏销量总和正逐步缩小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同样火热的还有处于更低端价位的微型电动车市场。这波火热不仅让售价仅两三万元的五菱宏光MINI成为热销“神车”,也让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车企加紧追击。
虽然许多合资品牌已经向中国市场逐步引入最新平台新能源车型,但是从市场表现来看,远不如同品牌燃油车型带来影响力大,也未对中国新能源市场带来明显冲击。反倒是像吉利极氪等新一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在发布后引发高度关注和抢订热潮,也形成新一批自主新能源车型浪潮。
这一方面反映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更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与国际车企新能源车型竞争中,自主品牌在实力上已有赶超之势。
车企又一轮密集换标
随着时代和产品的变化,汽车品牌都会通过换标来展现自己在不同时期的面貌。尤其是今年,汽车市场“换标风”还挺明显的,国外如起亚、通用、标致、雷诺均已发布全新LOGO,国内的比亚迪、吉利亦推出了全新LOGO。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海外汽车品牌,都想通过全新车标来表达全新的品牌形象。
其实,车企换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大众、通用、起亚、日产、标致等传统品牌先后调整了标识设计。换新车标有的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增强科技感或是迎合时代的审美;有的是结合品牌战略的焕新,制造新闻热点。但总体来看,这些老牌企业换标,都是基于核心元素的传承,在设计上趋于扁平化,代表了对新技术趋势的追求,从而使得车企LOGO更加简洁和便于传播。
与车企由生产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一样,汽车设计正在由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变,而车企品牌LOGO作为车企品牌关键体现,自然也承担着互联网时代风格的体现。这也是所有设计界未来共同的趋势。
与此同时,对比各大换标车企发现,宣布换标仅是其系列品牌活动的一部分。与宣布换标一同发布的还有车企的全新战略。以东风风行为例,5月,东风风行由“双飞燕”更换为“劲狮”标,主要目的是与东风风神、风光、风度等其它子品牌做区分,打造全新品牌战略,在消费者当中建立全新的品牌形象。
车企换标,换的不是寂寞,也不是刷存在感。就像此前网上争议的,小米花好几百万给logo加了个圆角,并没有那么简单。企业更换logo,代表整个企业VI体系的大幅变化,从设计到产品、渠道、制作物等诸多环节,是个大工程。所以,换标的过程,也承载着企业与企业家的深远洞察,产品与用户的品味提升,以及品牌与营销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诉求。
低速电动车转正在即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推荐性国家标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明确四轮低速电动车将作为纯电动乘用车的一个子类,命名为“微型低速纯电动乘用车”,并提出了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
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家将会从法规标准方面承认低速电动车的“合法地位”。从以前尴尬的身份到现在的国家承认,低速电动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现在终于要迎来胜利的“曙光”。
近年来,为支持低速电动车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规定,为低速电动车的发展“开绿灯”。例如,四川、福建、河南、山东等地为支持低速电动车发展出台了相关“解禁”政策。
“小型、短途、低速、实用型的电动汽车,在我国一些中小城市和城乡交界处很受消费者青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如果相关政策得当,将会发展成百万辆级或者千万辆级的市场,从而助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整体快速发展。
百姓评车
低速电动车国标政策的产生既是国家对行业重视的结果,也是对生产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能源与环境矛盾加剧的局势下,市场需求旺盛的低速电动车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你认为新国标政策之下低速电动车未来发展如何?欢迎大家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