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遭遇车市寒冬,它们却风景独好,我从中看到了中国车市的希望
2019年的中国车市可谓是寒气逼人。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整体的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48.5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15.9%,1-7月累计销量1144万辆,同比下降8.8%。
很多人认为这是国内经济大环境整体情况不佳导致的。这话说得没错,车卖得不好,这有很多原因,有外部的原因,也有产品的原因,还有营销的原因,总而言之,原因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豪华车市场销量不降反增。
具体情况如下:
奥迪7月国内市场销量达56223辆,同比增长6.1%,今年前7个月已经完成了全年总目标的54%;
宝马集团前7月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40.402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6.6%;
奔驰在7月份也迎来今年首个两位数增长,前7月在华累计销量突破41万辆。
在二线豪华品牌中:
凯迪拉克1-7月累计销量为12.9298万辆,同比增长2.1%;
沃尔沃1-7月累计销量为8.03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3%;
雷克萨斯前7月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则达到10.9933万辆,同比增长31%。
这个很有意思,一面是普通品牌(包括大部分合资和自主)在勒紧腰带过日子,一面是豪华品牌则保持了增长势头,赢得了销量也赢得了用户。
都是同一片天空,汽车市场竟然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景。
有人说这是消费升级,我不这么认为,如果是消费升级,理应是中低端品牌和豪华品牌一起升级,没钱买车的升级为有钱买车的,有钱买车的升级成为有钱买豪华车的。
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情况。
其实,豪华品牌逆势增长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豪华车市场这么多年来一直保持增长,只不过前几年车市整体的高速增长是在太过亮眼。而现在整体车市增长无力了,豪华品牌还在增长,这个对比就很鲜明了。
那为什么现在的车市是豪华品牌独乐乐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下这个问题。
首先重要的原因是,豪华品牌的价格走亲民路线
以往大家对豪华品牌的印象就是高高在上,当然价格也是高不可攀。但,这都是老黄历,现在豪华品牌在价格方面开始走亲民路线了。奔驰A级的官方指导价是21万起,宝马的1系轿车,官方指导价还不到20万,奥迪A3光放指导价18.86万,20万上下的价格,是选择豪华品牌,还是选择普通合资品牌的B级车,这道题应该很好做吧。
有人会说,这都是豪华品牌的入门车型,空间表现肯定不行,这个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豪华品牌既然敢做到价格下探,对空间方面就有足够的底气,它们名义上是紧凑级车,但实际上都是A+的表现,尤其是奔驰A级,轴距都快两米8了,就问大家怕不怕。
有空间,又有价格,还有品牌,豪华品牌抢下中端市场,这就是降维打击啊。
降维打击的不仅是价格,还有渠道。
之前豪华品牌更注重的是一二线的重点大城市,三四五线小城市似乎没有什么吸引力。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三四五线城市富裕阶层并不差钱,他们出行用车往往更讲究排面,所以豪华品牌的渠道下探也就顺理成章。
像奔驰、宝马、奥迪的4S店基本都铺到了各省份的地级市,这个覆盖范围已经相当全面了。
消费者的心态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从低到高一共分为五个层次。
现在的中国人在已经解决了生理和安全的基础需求之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
换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饱暖思淫欲。
中国经济经过了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功得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而这一部分人群的汽车消费理念和其他阶层就有着明显的不同。
比如,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家里有娃,我看车首先要看的就是空间,其次才是动力和品牌,像公司前台小妹妹,她看车看的就是颜值,丝毫不考虑空间,而我们公司领导看车就看BBA,在他认为,这才符合他的身份,所以,他们更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更加追求品质。
有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这是豪华品牌先天上的优势,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沉淀,至此,豪华品牌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一批铁粉,他们极为忠实,现在这个范围还在扩大。
根据领英此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汽车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在拥有两辆及两辆以上私家车的职场人中,最近购入的车辆主要是以20万-50万人民币的中高档车型为主,并且有13%的职场人会为最近购置的车花费50万人民币以上。
刚才说普通品牌在勒紧腰带,其实也不是所有的普通品牌市场表现都不好,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就非常出色,丰田在华的整体表现并未受到影响,丰田7月份共售出新车13.91万台新车,同比增长幅度为8.3%。而本田在国内共售出11.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9.4%,成功刷新了7月单月销量记录。7月份东风日产售出8.3万辆新车,增幅为3.5%。
虽说东风日产销量增幅最小,但还是保持了正增长。
大众的表现也还不错,7月在中国一共售出31.34万辆,同比增长1.3%,别看大众增幅小,但要知道它的基数不小,能正增长实属不易。
而以通用、福特为代表的美系车,以现代、起亚为代表的韩系车,以雪铁龙、标致为代表的法系车在7月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有部分“偏科”的品牌,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下,它们要考虑的是存活问题,而不是现在的销量下滑问题。
国内自主品牌的状况最让人揪心,今年7月份国内自主品牌销量为55.81万辆,同比下滑12.5%,今年1-7月份累计销量为455.71万辆,同比下滑20.8%。
自主品牌中除长城和比亚迪销量保持正增长之外,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传祺、宝骏等品牌的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市场经济就是这样,蛋糕就是这么大,有人涨,就有人降,有人笑,就有人哭,这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灭的规律。
如果参考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发展的经验,我们会发现这是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结果。
一个市场永远不可能百花齐放,发展到最后,总会有少数几个大品牌占据市场主流,满足普罗大众对汽车“便宜耐用的代步工具”的需求。
汽车的各个细分市场都一样,都得遵循这个客观规律。
虽然目前的中国市场在经历阵痛,但是它现在处于发展阶段,这是必然要经历的,只有经过这场生死的洗礼,活下来的品牌才能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从这个角度来说,市场是残酷的,同时也是公平的。
不管是初创没几年的小品牌,还是有悠久历史的大品牌只要一着不慎,就有可能落得个满盘皆输,甚至有可能就退出中国市场。
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
所以,市场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