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会高层论坛:汽车产业未来如何发展?听听车企大咖们都怎么说
1月15日-17日,为期三天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等大背景下,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以及投资、基础建设等领域的发展走向。
经过了长达20年的发展过程,新能源汽车从政策孵化、产业落地、补贴扶持逐渐过渡到了成熟期。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自主品牌、新造车公司、合资品牌三足鼎立的市场局面逐渐形成。
但要达成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汽车市场至少还需要数个量级的提升。届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一个数万亿的大型市场。而这样的提升,需要政策的规范与引导,需要跨界协同的创新力,更需要改变传统的企业思维。
接下来就听听车企大咖们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哪些前瞻见解。
广汽集团曾庆洪:立足市场实际,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曾庆洪认为,新的发展格局对汽车产业提出了全新的变革要求,在过去数年内,广汽推动了技术、产品、体制、效率与产业五大变革。
在技术层面,广汽通过部署全球研发网络,2020年自主品牌研发投资51亿元,累计投入215亿元,拥有专利8000多件,发明专利超40%,打造了GPMA架构、氢燃料电池车、互联生态、石墨烯电池等技术。
在产品变革方面,从燃油车系列转向了“油电”双驱动,推出了广汽埃安品牌与系列产品。
在体制变革方面,广汽推动了体制机制创新变革,增强干事创业活力,职业经理人,员工持股。
在效率变革方面,面向智能化与网联化时代,广汽集团正在快速提升全集团数字化能力。
在产业变革方面,广汽构建了开放合作、融合创新的生态体系,不仅与丰田、本田等整车厂保持合作关系,还与华为、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展开了合作。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向未来的发展,曾庆洪提出了三点要求:
1)电动车发展方面,立足市场实际,坚持多能源结构,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2)智能网联方面,政府各部门协同合作、同一目标、统筹资源。
3)核心零部件方面,制定长期有效的扶持政策,向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资源倾斜。
长安汽车朱华荣:能源机构配合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
朱华荣在本次论坛上直言了当下新能源整车厂所面临的挑战:电池技术存在短板、较难满足用户需求;整车厂盈利能力不足、补贴退坡后商业模式或受到考验;市场发展不均衡、中端产品市场压力明显。
作为整车厂代表,他向能源产业、相关研究机构、政府部门提出了五点建议:
1)能源结构需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同步调整;
2)研究电动汽车作为大型储能单元的调峰作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3)地方政府与国家战略规划保持一致,有序规划新能源汽车销售比例及提升路径;
4)构建积分池,解决双积分问题,平抑积分波动,稳定产业各方的经营预期;
5)加强标准化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铺设。
比亚迪王传福:私家车电动化需要插混和纯电双管齐下
王传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继续完善电动车安全法规标准。汽车工业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期,变革要有创新的技术、产品和引领行业的标准,要能解决市场的痛点。当下,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产品安全,比亚迪推出的“汉”车型持续热销,正是因为刀片电池解决了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痛点。
第二,增强双积分价格的可预见性,参照农业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积分供需关系受行业各车企产量、油耗等多重因素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会导致某些年份积分供大于求,某些年份积分供小于求。通过设立积分池管理制度,可在积分供大于求的时候,把多余的积分放入积分池,在供小于求的时候,再把积分拿出来使用,以此调节各年份积分市场的供需平衡,保证双积分政策的有效运行。
第三,私家车电动化需要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双管齐下。去年电动车市场是两头涨,一头是中低端车,另一头是中高端车。除纯电动之外,插电混动技术依然是一条重要的技术路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三纵”并行的发展路线,插电混动与纯电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技术路线,也是全球主流技术方向。插电混动实现了“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行驶模式,对我国实现“2025年2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上汽集团王晓秋:要研究市场,创新供给
王晓秋认为,传统整车厂在新的时代,所需要做的不再是在传统车辆性能上做到比传统燃油车强,而是应该研究市场、创新供给、创造需求。
他指出,五菱宏光MINI EV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所取得的成功,就是将经济型代步工具做到了极致。而在主流电动车领域,上汽正在通过智己汽车打造另一种极致。
王晓秋指出,智己汽车首先打造的就是一种极致的产品体验,这一品牌不仅将采用上汽全新研发的高端电动车专属整车架构,以及能够实现域融合的集中式电子电器架构,而且通过构建开放的三电系统集成能力,为用户提供永不自燃、20万公里零衰减的电池以及无线充电的补能方式,极大缓解用户对新能源车的安全焦虑和充电焦虑;同时,通过配置高算力芯片、丰富的传感器和高精度电子地图,为用户提供行业领先场景化的智驾方案和沉浸式的智驾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智能投射大灯技术、智能表面技术、智能定制化的音场技术等行业领先的智能座舱前瞻技术,都将在智己产品上创新运用。更为重要的是,智己将首次探索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基于SOA软件架构,将车辆底层进行软硬解耦和复用,实现软件功能快速迭代,通过与车主的个性化OTA交互,实现车企与用户共创软件定义汽车的新范式,打造极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体验。
除产品体验之外,智己汽车还将预期将服务体验与价值体验做到极致。智己汽车将采取类似于新造车企业的直营模式,增强与用户粘性,并通过用户贡献的数据价值反馈给用户数字权益。
王晓秋认为,在新能源汽车上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才是让消费者接受新能源汽车最好的方式。
理想汽车李想:产品数据化,下放权力
李想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将在未来的10-15年诞生全球顶级品牌。品牌价值分为三层,最基础地是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精致的产品服务;而第二层则是建立相互尊重的社区,让用户产生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高一层则是品牌自身成为伟大。
他认为,理想汽车目前正处于第二层。理想汽车已经建立了从用户到企业的沟通社区,他们能够在社区内将产品的设计,用户的疑惑完整的解答,并且能够得到用户的理解,这是这家公司获得用户信任的根本。
而在新造车的组织层面,李想表示:“理想汽车过去的组织发展过程,展现的是一种从可控到不可控,从向内收敛到向外开放的过程,体现的是每个人做各自的任务,变成每个人可以做决策的单元。”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讲产品数据化,下放权力;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关注的不再是个人会不会出做,而是个人在企业中的成长。
蔚来汽车秦力洪: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普及制约了电动车发展
秦力洪认为,当前可能制约电动汽车进一步普及,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普及是很大的一个制约因素。蔚来汽车在换电站、充电桩包括加充桩具体布局的过程中,在一线城市碰到了很多的挑战。
大部分地方无法可依,像去年国务院都把充换电设施、换电站作为“十四五”新基建明确提出来,但是在各个地方的执行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法,换电站到底该怎么报批,充电桩到底该怎么报批,物业不配合到底该怎么办。
秦力洪表示,如果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在自己的车位上装上一个加充桩,电动汽车充电的体验将超过燃油车加油的体验,那么这个离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不远了。
小结
在2021年初的关键节点上,来自政府、产业以及行业机构的各界人士齐聚一堂,期间碰撞出的观点很可能左右今年,甚至今后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从政策端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大前提下,产业上下游很可能得到相关的政策倾斜,智能网联、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领域将在未来数年内将有可能爆发红利。甚至智慧城市、智慧电网与智慧交通的风口将会一同到来,背后所主导的,是新一轮的能源革命。
而从产业端来看,大部分整车厂已做好迎接汽车产业变革的准备,但在关键技术,如冬季电池续航衰减、电池热失控等领域,产业还需要进行更多底层技术的研究,以攻克智能汽车的使用与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