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英:建立开放共创架构,将领克打造成全球互联品牌
这是一个不断爆发新需求、新创业、新惊喜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青春激扬着新技术、新思想、新模式不断变革的时代。
2020年9月26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汽场APP特邀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思英做客“有More有Young”为主题的专访间,共话车展新车以及用户思维下的新营销、新模式。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改):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领克汽车在本届车展带来哪些新车,我们的展台有哪些特色。
陈思英:本次车展我们带来了领克01、领克02、领克03、领克03+、领克05等,还有刚刚在9月6日发布的领克06,车展C位是ZERO Concept Car,是一款豪华纯电轿跑SUV。
本次领克展台有一些场景化的搭建,领克01以家庭为主题;领克02阐述生活方式,偏向健身方式;领克03在二楼展台,是一个汽车文化主题的场景。未来我们也会推出更多场景化的方式,跟用户有互动的展示。
除了汽车,领克还推出了自然生态代表的领克04,是一种生态代表,不是具象产品,可以是最后一公里的电动滑板车,也可以是下一种出行方式。
主持人:刚才也提到ZERO Concept,这款车有哪些亮点?预计什么时候上市?
ZERO concept基于浩瀚架构打造,拥有以下几大核心亮点。
第一是智能,高度驾驶搭载全新的领克Co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是一款行业领先的ADAS 可拓展系统。在Mobileye的技术支持下,ZERO concept产品将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扩展功能包,以支持不同的自动驾驶场景,包括基于导航系统的高速公路驾驶、高速公路之间以及在城市主干道,城郊地区的使用。
第二个是性能,ZERO concept有能力释放你的驾驶欲望。20万公里无衰减长寿命电池,一次充电可以实现超700公里的工况续航里程,能够满足跨城及长途出行需求。而在解除续航焦虑之于,其400千瓦超级电四驱能带来小于4秒的0-100km/h加速时间,配合世界顶级底盘调校,以及与生俱来的低重心和宽体底盘,为用户随时提供超跑般驾驶乐趣。
另外就是豪华,比如使用无边框车窗,空气悬架等等高级超跑上才能用到的配置。
预计这款车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北京车展大家看到的可以说是准量产车,距离量产已经很近了,上市后也会高度还原概念车的设计,会比概念车更好。
主持人:领克以SUV为主,除了领克03外,其余几款车销量差不多,而领克品牌不同,上市不到3年销量突破34万辆,是如何实现这样的好成绩?
陈思英:我们的产品线已经做到比较丰富,覆盖了SUV和轿车,也覆盖了燃油、油电混动、插电混动,以及明年要投放市场的纯电车型。
之所以取得好成绩一个是赶上了好时代,中国品牌持续向上,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另外就是消费者的年轻化。因为年轻化的消费者更注重品位,买车会根据品味选择,过去关注价格,性价比和油耗,而现在这些不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首要考虑颜值,够不够酷,够不够炫,够不够个性,这是设计。还会关注设计和体验,好的体验恰恰就是满足了契合了年轻人这些思维爱好。比如说我们的设计原创度很高,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采用了大量豪华材料。
调查显示,领克的车主平均年龄32岁左右,85后消费者占到2/3,90后用到了4成左右,品牌就原创度的设计,个性的设计满足他们需要,那么这是我们获得35万辆取得这样的一个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领克品牌的意愿是用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客户的生态在哪我们就愿意去哪建立生态,比如说一些社交媒体等,跟客户进行交流。
比如我们做了汽车锦标赛,推动汽车文化发展,让更多人了解汽车运动,让我们的中国汽车运动走向世界。同时我们在当地比赛当中,我们还让我们的专业的赛事运动能够更加亲民。
我们举办了领克的驾控体验营,让很多普通的消费者都可以在普通的赛道上进行这样的比赛,同时我们还做了当天下的电竞比赛,满足很多年轻人对电竞的喜爱,这些都是在设计在体验、在沟通上面一些跟客户之间的一种玩在了一起,契合了年轻人不怎样的需求,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客户来选择我们的产品,你为什么三年不到的时间我们出了这么多产品?
主持人:领克对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哪些思考,还会推出哪些新车?
陈思英:未来基于浩瀚架构打造纯电车型不止一款,这是一个开放共创的架构,希望更多供应商参与进来,搭建共创生态建设。
燃油车、插电混动和纯电方面都会有一些新的车型,未来还将与沃尔沃合作,推出新的车型。
领克是属于中国的一个全球性品牌,我们叫个性开放全球互联品牌,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所以说一个是百万量不仅仅是中国市场,我讲了他对欧洲市场,他对亚太市场都会开放。
9月30日,领克会发布欧洲商业计划,我们的产品在今年底明年初很快就要进军欧洲,在欧洲开始开发我们的销售,这是我们的一个产品的规划和市场的规划,主持人:我们也期待领克品牌能走向世界,走向全球,也是我们中国品牌的骄傲。谢谢陈总给我们精彩分享。
陈思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