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PM2.5过滤装置有用吗?驾车如何防范新冠病毒感染?
疫情当前,减小活动范围来阻断病毒传播已经成为控制疫情扩散最好的方式。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不论是必要的出门采购还是上班,大家出行的频率逐渐提高。除了通过佩戴口罩进行防护,也有不少朋友选择驾车出行,那么驾车出行需要如何进行消毒和防护?驾车出行是不是就不用佩戴口罩了?
不论是否有本次疫情发生,做好车辆的消毒与防护才是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的第一步。就车辆而言,车内污染源主要来自几个方面。新车因为内饰材料和材质的原因,容易释放苯和甲醛等有害物质;车辆的方向盘以及其他物理按键,经过长期接触容易附着细菌和病毒;空调在长期使用后,出风口位置会聚集大量灰尘和病菌;如果开窗,汽车尾气与PM2.5等物质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疫情影响,除超市外的实体店大多歇业,这时候车主们就要学会自己给车辆进行消毒。关于消毒液的选择,84、过氧乙酸、来苏水以及滴露都是不错的选择,84消毒液在使用前需要加200倍的水进行稀释,过氧乙酸原液需要加入水中稀释到0.2%-0.5%方可使用,来苏水的比例需要控制在配置后溶液的1%-3%,滴露消毒液则需按照1比20左右的比例进行稀释。
配置好的溶液可以直接用抹布蘸取或喷洒的方式,然后再用抹布擦拭方向盘、车门车窗以及经常用手接触的地方,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使用消毒液擦拭车辆后,需要打开车门车窗,对车辆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通风,方可继续使用。
经常接触的地方可以通过消毒液擦拭消毒,而对于车内存在的PM2.5等有害气体,除了自然通风,则需要车辆空调系统进行过滤和循环,目前很多车辆都已经拥有车内PM2.5过滤装置。
车载空调通过滤芯对车内空气进行过滤,其工作原理与我们佩戴的口罩相似,不同车企通过不同的技术受到来实现过滤这一结果,有的采用多层滤芯、添加活性炭等;有的则利用催化剂来使甲醛、苯等发生化学反应;还有通过静电吸附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方法,原理不尽相同,但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除臭、抗污,过滤PM2.5和甲醛等。
本次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而我们人体所产生的飞沫粒子,直径都在两微米以下甚至更低,而据科学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的直径则要更小,在0.08微米左右。即便是装有车内PM2.5过滤装置的车辆,可以过滤的粒子直接也大于等于2.5微米,车内搭载的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能力远无法达到过滤新冠病毒的标准。
那能否通过换装过滤精度更高的滤芯来达到隔绝新冠病毒的目的呢?实际上提高滤芯孔径的做法并不现实。举个常见的例子,佩戴高防护等级的口罩是可以过滤新冠病毒,但相信很多人都有因为佩戴口罩而导致呼吸不畅的时候,这对于汽车空调滤芯来说也是一样的。过小的滤芯孔径隔绝了病毒的同时也导致空气进气量的减少,在口罩上会导致人呼吸不畅,在汽车上就会导致风机负载加重、噪音更大进而导致滤芯堵塞。
通过大量的专家解读可以得知,新冠病毒无法在外界空气中存活很长时间,而长时间在室外使用的汽车,车内空气受到病毒污染的概率极低。不论是住所还是汽车,只要经常进行通风,都可以降低被病毒污染的可能。所以说,做好车内的消毒,并打开空调循环系统或者开窗通风,是降低车内被感染概率的有效方式。能在车内放置竹炭或空气净化器也能更好的在非通风时间精华车内空气。此外,驾车出行不同于走路,高速行驶状态下的汽车很难被病毒污染。
针对驾车出行是否要戴口罩的问题,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已经有过明确表示。做到了消毒和通风,如果只有您一个人开车出行,在车内大可不必佩戴口罩,和家人一起出行,只要大家健康状况良好,其实也不必过度紧张,如果是出租车司机接送陌生乘客,则需要带上口罩尽量杜绝病毒传播的可能。
以上方法,不论是对车辆进行消毒,还是经常对车内通风,都只能降低被病毒感染的可能。如果实在担心,或者经济条件优越的车主,佩戴并定时更换口罩能更大程度的减小被感染的风险。当然,如果不想被感染,还是乖乖的呆在家里,等待专家进一步的指示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