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这么多家,为啥没人提过操控性好?原因在于这几点
中国爱车的人不少,懂车文化的精通人士却并不多。再加上中国的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买车时追求的更多是舒适和实用,因此中国人买车真的不是很在乎操控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对于操控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的。
国内买车现在已经有了试驾这么一项提前体验汽车驾驶状态的服务,但是说实话,去4S店试驾,城市道路跑一跑对于一般的驾驶者是试不出汽车的操控性。就算是车和场地都很齐全,对于不经常开车的人来说,也难以分辨其中的细微之处。归根到底汽车文化还未成熟,还需成长。
买车时的观念决定车企发展
中国消费者在买车之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70后,这个时候买车主要追求的是实用,一般先计算预算是多少,然后在商用车和家用车中纠结一番,而后选出几个较为合适的车辆,对比一下配置和价格,看看空间大小,查查用户口碑,最后上门问询,如果感觉可以那就交钱提车了。
而80、90后,买车主要涂的是面子和舒适,一般都是计算一下未来预算和实用度,然后在轿车和SUV中纠结一番,而后选中一个品牌中的某种车型,对比一下那个价格性价比最高,然后实车看看,贷款下单提车。
不管提车过程是否一样,最后还是有所限制的,预算多少,那基本就定在了那个价位的车,而现在虽然消费者手里有了一点钱,但能够自由支配的钱还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买下的车往往也是谈不上很强的操控性的。
国内消费者对于操控性难说
这个得归到我们学车上,学车当然是好事,我们学车的时候不是桑塔纳就是老捷达,所以对于车辆操控性的启蒙认知就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就像给你吃的第一顿饭是到处搜刮来的残羹剩饭,那之后哪怕仅仅只是一顿街边的廉价快餐,你也会觉得这顿比之前吃的实在要好太多;而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其他美食,你对快餐的认知就会保留在极高的评分上。
关键汽车还不是个快消品。也许你今年买了苹果,明年又心血来潮换了个华为,那两边的优缺点瞬间一目了然;但汽车呢,一台车起码得开个好几年,按照这样的频率,所能接触到的车型依旧寥寥无几。
放到汽车行业也一样适用,大多数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车辆本身的硬件大家都相差不大,毕竟价位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汽车开发者选择的是将成本预算,要么放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要么放在你看的到的地方。
所谓看不见的地方,自然就是需要我们操控时才会有直观的和直接的感受。例如发动机的强弱、悬架等的选用、底盘的配置等等,而好东西往往是一些操控性能较强的车型所具备的。
所谓看得见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造型好看的车身钣金、“视觉效果更加饱满”的大轮毂、与之配套的大尺寸轮胎、车内大面积的搪塑材质、全液晶仪表、特大号中控屏、真皮座椅等等。基本上你站在车外、坐在车内,能直观看到摸到的部分,都能被归到“看得见”的范畴。
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能给你带来豪华感、科技感的配置,跟操控性都挂不上关联;且恰恰由于这些配置的存在,一定程度压缩了与操控直接相关的硬件配置。
例如:同样都是前麦弗逊悬架,下摆臂是单层冲压、双层焊接、又或是铸铝材质,对于簧下质量和悬架刚性强度都会产生不同影响。也许配置表上标的都是麦弗逊,可最常见的单下摆臂式和高阶的双球节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带来的转向手感和车身动态又都是截然不同的;再比如大家都交后连杆多悬架,但具体到底是双连杆还是三连杆、四连杆、五连杆呢,所对应的悬架几何完全是天壤之别。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开车国内市场更加看重的是舒适和实用,对于主机厂而言,一味的在机械素质上砸钱却得不到回报也是一件很亏的事。
好料都都用在了看不见的地儿,那相对应的,表面上的配置必然就得压缩;又加上消费者只会说“为什么隔壁XX有屏幕而你家没有”,绝不会问“为什么隔壁XX是橡胶衬套而你家是液压衬套”,所以大多数的主机厂会如何取舍,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写在最后:
试车最适合平时就经常开车,而且有机会开不同的车的人,只有这样才有了对比度。也就是以经验来判断一辆车的好与坏。不过试驾推行长了以后,试驾久了以后,对于很多的人来说接触的多了,那么自然也会得到成长。到时候试驾就会有了更多的感受,再加上社会的发展,以后对于汽车操控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汽车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总有一天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