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N 特写 | 车市下行时刻,头部车企如何越关山
以初心,筑美好,这是东风日产触碰未来的方法论,也是头部车企纵论发展的六字诀

作者 | 钟莫锡
编辑 | Jane
来自帮宁工作室(gbngzs)的报道
商业世界里,每个参与者都想登顶产业的“关山”。
这关乎荣誉,也是对努力的认可。但当一览众山小时,胜利的表象往往也隐藏着危机:有的企业会就此安于现状,固步自封。
公司或产业的生命历程,也如同山脉走向,不止一名经济学家将此具象为“S型”曲线——经历起步和快速成长,它会抵达极限点。盘桓在固定水平后,不可避免地落入下降通道。尽管企业家们竭尽全力把这条线拉长,但至暗时刻总会到来。
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随技术迭代而消亡。脱颖而出的公司,往往会跳出连续性逻辑,跟随时代脉络迅速跳跃进“第二增长曲线”。

这就如蒸汽时代的变革——无论多少辆马车相连,都不能追上一辆火车。只有放弃马车,跳上火车,才能获得十倍的速度。
汽车产业也在酝酿变革,且正处车市下行,对深耕其中的头部车企提出更高要求。
怎样延展第一曲线上升空间?如何跃进产业发展第二曲线?往往距离行业山巅几步之遥时,一场“翻越关山”的战役,成为横亘头部企业再进一步的重要关卡。

年初岁尾,东风日产正站在通向又一关山的十字口。
从业绩上看,这家企业以全年117.03万辆销量跻身汽车制造商前五。其中2019年前11个月,合资非豪华阵营里,10.9%市占率实现对去年同期9.8%再次扩充。
从架构上看,其连续5年突破百万辆体量,约占东风公司总销量的1/3,日产汽车全球业绩的1/4。品牌后续变革,必将关乎股东双方的发展趋向。
价值力,这是东风日产越关山战役的基本动力。“三个尊重”维持住相对稳健的市场体系;“保持引领”正在开辟业务的经营视角;“社会责任”是品牌激活市场与组织的精神内核。
保持定力,积蓄动力,东风日产正在向未来靠近。

01.
夯实第一曲线生存空间
如果对应“S型”曲线,追溯几十年汽车行业的一路发展,眼下的平台期意味着产业第一条曲线步入激变的拐点。如何向第二曲线平稳过渡?保持定力尤为重要。
在东风日产看来,车市下行背景下,稳住消费基盘,激活市场用户,赋能各方关系,这是企业延展第一曲线空间的不二法门。对此,它提出了三个尊重——尊重市场、尊重客户、尊重伙伴。
在以“寻找未知的自己”为主题的一场青年对话活动上,东风日产副总经理陈昊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日产汽车北美有位出名的老先生叫罗伯特·霍尔,他日复一日地预测销售数据整整40年。工作看起来很简单——每月11日开始,每个工作日的清晨8时半,准时给区域总部发送邮件,预测当天的北美销量,甚至可细化到地区和车型。经过不断重复摸索,老先生的成功率相当准确,正负偏差至多3.5%,这为北美市场调控提供了宝贵信息。
在陈昊看来,尊重市场,就在于老先生的极致洞察。
环境下行,头部企业更要把握政策、消费变革的每次趋向,合理调配资源、协调战略,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才可获得市场红利。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他表示,日系品牌2019年走高,与国六车型准备充分不无关系。

东风日产亦如此。比如去年初将国六b车型推向市场,保证在政策过度期,品牌业绩持稳。而随着轩逸·纯电、新逍客及易诚拍的推出,又意味着企业针对市场变化,着手延展业务的新维度。
尊重客户的意义,对各大汽车制造商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有限的市场空间内,服务是赢得消费的关键。
被下乡、减税等政策贯穿的2019年,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以补贴和置等换手段,试图激活售前领域。东风日产则尝试更进一步——在汽车“三包”政策基础上,推出新车7天包换承诺。
此外,国庆期间覆盖288条公路、460个站点的感心公路活动,让各品牌车辆免费参与安全检测,再度吸引了潜客视线。


还有售后领域,通过开展2200站感心专线;NISSAN FAMILY DAY的升级服务;5年10次基础保养,以及5年/15万公里保修服务优化,不仅提升售后服务质量,还进一步提升了口碑形象。
尊重伙伴,是夯实体系的关键所在。

存量竞争的连锁反应,已在过去一年的产业链条上集中凸显。以产定销矛盾激化,让经销商反水事件接连出现;厂商主导的定价返利,以价换量正在侵蚀渠道利润;陷入窘境的主机厂出现款项拖延,供应商三角债等事件由此暴雷。
相反,维持相互赋能的伙伴关系,则成为以东风日产为代表的头部车企保持定力的关键所在。
经销商预警机制的建立,东风日产始于2015年。“红黄牌”亮灯模式、经营识别模型的建立,让品牌网络风险率控制在7%的水平。针对库存减负,品牌的精密算法,已覆盖总部、区域,甚至个体。洞察消费后,它可实现产品提前布局、交期可视。
针对改善盈利、金色浪潮、高关爱合作伙伴计划,让培训机制细化到服务、财务等具体问题。针对帮扶渠道展开的润心计划,以第四期项目为例,其参与店面净利便提升了3.0%。

此外,从“选、育、用、留”着眼的人才体系建设,也对增强渠道竞争力有所帮助。
数据可直观反映东风日产与伙伴间的高效共存关系。2016年,其渠道人均销售8.9辆/月,此后3年,这一数字攀升至9.8辆/月、11辆/月、11.1辆/月。这与管理、帮扶、培训等多维举措齐头并进不无关系。
显然,迎接第一条曲线的关山登顶,不仅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壮大,更在于持续的洞察,清晰的布局以及健康的体系。
稳住现有基盘,与市场、客户、伙伴和谐共存,这是头部车企向上发展的更高要求。
02.
靠近第二曲线变革核心
在陈昊看来,所谓基业常青,并不是在一条曲线里把它拉得非常长、非常缓,而是能够一次又一次地跨越第二条曲线。
然而,对任何企业来说,向第二条曲线翻越关山,其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首先,经济下行,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企业维持业绩难度加大。其次,百年未有之产业变革仍在加速,技术路线趋向混沌复杂,融入新环境风险加大。第三,经过多年经营,“马车思维”已经固化,变革组织困难重重。
如果说“三个尊重”让东风日产有了应对环境变化的勇气,那么,保持引领则意味着企业将从正视自我开始,试图向科技创新、商业模式、数字转型四个层级发起融入未来的挑战。
不止一家汽车制造商有着“跳上火车”般的决绝姿态。大众汽车集团曾公开放言将于2040年全面停售燃油车,宝马集团选择了同为竞争对手的戴姆勒集团,展开智慧出行的攻坚克难。
日产汽车步伐自然不甘落于人后。M.O.V.E. to 2022、日产智行等相应战略的推出,均表明这家企业要用来自底层内心的力量,实现自我成长引领。

围绕科技创新,在智能驾驶领域,东风日产智能驾驶行动计划就是这家合资企业对上述战略的贯彻落实。
按照规划,2020年,搭载ProPILOT系统的国产车型将扩充至3款;2023年,东风日产全车系将搭载该系统,其产品植入比例达70%。与此同时,e-Pedal一体化智控踏板技术也将引入国内,2021年,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量产。
智能动力方面,东风日产清洁化车型阵营正在壮大。除e-POWER智充电动技术加速推广外,2022年,3款全新Zero Emission纯电车型、4款VC-TURBO引擎产品也将导入。
智能互联方面,东风日产主力车型已实现车联网100%搭载,包含东风启辰在内,约140万用户正在享受数字生活的技术覆盖。2019年,位于深圳的东风日产技术中心分院落地,意味着这家合资企业将在该领域持续探索。

商业模式引领上,东风日产动作颇丰。其与联友出行的合作,已覆盖网约车、分时租赁、场景出行、售前售后探索四个领域。未来,联友出行也将对二手车、汽车金融、电商等多种业务形态进行催化与赋能。
针对数字转型引领,东风日产正在发起涵盖精准营销的数字化服务转型,以及智行+数字化产品落地。2019年,数字化转型办公室的成立,意味着东风日产探索系统建设、技术储备、数据分析等多种可能,这对提升运营效率、摆脱制造型企业角色束缚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当下保住基盘,为未来延展触角,东风日产已从架构与战略的角度,为应对产业变化做好铺垫。
03.
从关注市场到关注人
除去保持当下与未来的技术优势,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看来,合资品牌的较量,也在于差别化的品牌效应。
因为品牌力的打造,不仅关乎当下消费的决策,也关乎潜在消费群体的培育。产品、规划易于复制,但品牌这一核心能力,需要日月经年的沉淀与积累。
践行社会责任,从关注“市场”转向关注“人”,就是东风日产借技术之力巩固品牌,试图收获受众的重要手段。
这包括公益、环保、安全和合规四个方面。

阳光公益IP推出迄今已有11年,随着2019年“i读计划”推出,让可视听阅读教室落建在偏远地区的校园里。通过扶贫攻坚工作办公室的启动,让精准扶贫的节奏更为精准。传递有温度、智能化的CSR形象,是东风日产试图通过公益传递于众的品牌主张。
环保领域,节能减排正成为企业生产的工作重心。通过向中国市场导入电驱技术、环保工艺,至2022年前可降低消费水量35%、降低有机物排放量50%。同一年,东风日产还将发布至少5款电驱动车型,向30%电驱销量占比发起挑战。

社会安全方面,东风日产希望通过提升安全意识,引进相关产品,用以优化出行安全。其中,i-SAFETY、ProPILOT两个系统的引进,对降低交通事故、构建零伤亡社会有积极意义。而日产筑梦课堂和车主安全驾驶课堂项目,对培养学生和车主的安全意识无疑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合规治理方面,从运营到审计,东风日产通过设立“三重防御体系”以加强管理。未来,其也将通过完善治理框架,加强治理体系,培养互补思维模式,实现企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履行公益回馈社会,务实温暖的东风日产已愈发清晰。恪守环保、提升安全,将技术落至产品,绿色智能的品牌形象业已初具雏形。加强管理、合规治理,以完善自身来践行责任,这也是头部企业应对长远发展的必要举措。

汽车产业大浪淘沙仍将持续,技术趋向混沌未明、不确定性依然潜藏。当产业发展曲线步入平台期,守正理应比出奇要来得重要。
构筑价值力的护城河,以尊重夯实市场基盘,用引领加码前沿技术,把责任落在精神内核——这是东风日产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摆脱痴迷增量市场的镣铐,越过横亘产业变革的关山。以初心,筑美好,这是东风日产触碰未来的方法论,也是头部车企纵论发展的六字诀。